鮑周生
摘 要 為落實文本核心語段的讀寫一體化教學,我們以統(tǒng)編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為例,進行相應的讀寫活動設計,如“改寫詩歌活動”“仿評語言特色”“改寫結尾語段”“仿寫觀察片段”等,以達到文本核心語段的讀寫融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核心語段;讀寫一體;改寫;仿寫
讀寫一體化教學是指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讀代寫,以寫促讀,讀寫并進,做到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有機融合的讀寫教學形式。讀寫一體化教學具有比較悠久的歷史,是古代語文學習的普遍形式,以現代教育科學理論來解析,也叫“同構效應”,傳達出語文能力必須經由閱讀和寫作的相互配合才能形成的道理?,F代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認為聽說讀寫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是一個整體;讀寫要并重,讀寫應一體。
文本核心語段讀寫一體化教學是指在文本核心語段閱讀中開展多層次多角度的讀寫活動。這里的語段是指由在語義上有邏輯關系、在語法上有結構關系、在語氣上銜接連貫的一些句子組成的段落。這種教學引領學生在閱讀、鑒賞、探究、寫作、交流等活動中,將閱讀與思考相結合,閱讀與寫作相聯系,而不只是通過語段練習題來替代教學,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他們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并更好地為寫作服務,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那么,我們?yōu)楹我谛抡n程中落實文本核心語段的讀寫一體化教學呢?
首先,文本核心語段讀寫一體化教學是新課改的需要。
不少教師因為工作量大,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重閱讀,輕寫作,經常是為考試而寫作,相對比較功利;很多語文課堂是沒有寫作課的,或者說,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關聯度較低,占用教學計劃的時間比例也相差懸殊,教學效果也不盡人意。而新課標有一個亮點: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流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顯然,讀寫一體化教學是新課改的需要。
其次,文本核心語段讀寫一體化教學是新高考的需要。
一是語言賞析的需要。高考全國卷與地方卷的文學類文本閱讀題中均有對重點語段或語句的考查,尤其是浙江高考近三年在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查中明確出現了核心語段“語言特色”賞析題,這需要考生對相應語段進行文本細讀,從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詞語運用、句式變換、標點使用等方面進行探究;而考生在面對“語言特色”題時暴露出語段閱讀能力低下的短板,如缺乏細讀的方法,思維比較單一,不能進行規(guī)范答題等,導致這類題失分比較嚴重。因此,我們有必要加強對文本核心語段讀寫結合的訓練。
二是考場作文的需要。高考考場作文不僅重視鳳頭的有味、豹尾的有力,更重視豬肚的有料;而許多學生往往忽視了這一點,他們比較重視開頭與結尾,但對于文章核心段落的寫作比較隨意,給人一種“腹中空”的感覺。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必要對核心段落進行專項訓練,而要寫出有分量的重點段落,先要從學習研讀重點段落開始。因此,進行語段的讀寫一體化教學,很有必要。
因而,根據學情,我們不妨立足于日常的文本核心語段閱讀教學,采取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下面筆者就以統(tǒng)編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有關文本為例,談一談如何落實文本核心語段的讀寫一體化教學。
1.研讀典型語段,改寫創(chuàng)作新詩
這個活動需要我們選擇一個比較典型的語段開展閱讀賞析活動,主要從修辭、句式、詞語、標點等方面入手;然后進行相關的改寫活動。如學了《沁園春·長沙》下闋中的“少年學子圖”,開展“六行青春小詩”的改寫活動,即用新詩形式改寫現代詩。我們來欣賞一下王依玲同學的改寫詩句:
我們正青春年少/我們正風華正茂/我們正意氣奮發(fā)強勁有力/我們評點國家大事/我們書寫激濁揚清的文字/我們將當年的軍閥官僚看作糞土一般。
這首小詩寫得不錯:一是尊重原文內容,基本意思不變;二是每句都用“我們”開頭,組成排比句,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氣勢;而且,前三句均用了一個“正”字,起到反復的作用,強調了“我們”奮發(fā)向上、年輕有為的精神風貌。
又如,學了《荷塘月色》,筆者讓學生將第四段改寫成一首關于“荷塘月色”的小詩;有同學馬上聯想到鳳凰傳奇演唱的流行歌曲《荷塘月色》,優(yōu)美的歌詞讓人陶醉。我將歌詞搜索出來,讓學生品讀交流,他們發(fā)現這首歌詞與文本沒有什么直接聯系,只是借用了這個標題而已。他們明白了改寫要尊重文本,尊重作者的寫作意圖,無論是將現代詩改寫為新詩,還是把散文改寫為新詩,都要做到這一點。
2.細讀經典語段,仿評語言特色
這個活動是對語段語言特色的賞析,我們首先要理解語段內容,再從多角度進行評析,包括修辭、句式、詞語、標點等方面,以便對語段有深入的理解。因為學生沒遇到過這類題目,筆者就在教學郭沫若的詩歌《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時,進行了示范,從感嘆詞、句式、反復、疊詞運用等方面去賞析。然后,在教學《故都的秋》時,精選了第三段(從“早晨起來”到“淡紅者最下”),讓學生開展語言特色的仿評活動,從修辭、感覺變化、詞語等方面進行品析與評析;要求每人寫出三點。下面是于波同學的作業(yè):
(1)視聽結合、動靜結合?!氨叹G的天色”是視覺,是靜態(tài)的;而“馴鴿的飛聲”是聽覺,是動態(tài)的;兩者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北國秋景圖。(2)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像喇叭似的”,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牽?;ǖ摹巴饷病保ㄐ螤睿?最后的排比句,明確寫出了作者對不同顏色的牽牛花喜愛程度的不同。(3)運用動作描寫。“泡”“坐”“數”“對”等詞,寫出了作者悠閑與愉悅的心態(tài)。(4)寫景用語與景色特點吻合。“碧綠”“青”“藍”“白”等詞,屬于冷色調,給人清涼的感覺,與故都秋景的特色相符。
這個評析語段寫得比較到位,評析角度的選擇也較全面,幾乎沒有什么遺漏(除了句式的變化,即長短句的結合);語言表達也比較完整,既有語言特色的歸類,更有結合文本的具體分析。
例如,學習《燭之武退秦師》第三段時,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從句式變化、詞語選擇、標點運用、語氣語調等方面進行品味,從而簡評燭之武的說話藝術(語言特色)。
3.探究關鍵語段,改寫結尾表達
不少文本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提升主旨的作用的;我們可以通過改寫結尾內容,再進行比較,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比如,學習《哦,香雪》最后幾段,香雪一個人在鐵軌上走回家,有點孤單,當她看到小姐妹們來迎接她時,這種情景是感人的,一下子提升了人物的形象,升華了主題;如果改為無人來找她,也許也很正常,但表達效果大不相同。筆者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寫香雪一個人走回家的片段活動,并讓他們進行比較品味,加深體會。下面是張超越同學改寫的“香雪獨享孤寂夜晚”:
列車很快消失了,留給她一片空曠。一陣寒風吹來,她感到很害怕,她害怕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黝黝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靜。一輪滿月升起來了,照亮了寂靜的山谷,也照亮了香雪手中那只閃閃發(fā)光的小盒子。一看到那個盒子,一想到明天還要上學,她的心里很滿意,風也柔和了許多。她不再害怕,在枕木上大膽地往前走。走著走著,她想到了那四十個雞蛋,想到了娘與爹,回家后她怎么與他們說?她想問群山,群山沉默著;她看楊樹林,樹林窸窸窣窣,但不告訴她;她想問問鳳嬌,可是姐姐們不在身邊。一想到姐姐們,她犯愁了:也許她們已經回家,或者把事情對爹娘說了;也許她們還等在臺兒溝車站,等她回來一起回家。這么一想,香雪覺得精神倍增,她去小溪洗了臉,小溪濺起浪花,好像在歌唱。只要心中有姐姐們,心中有爹娘,心中有臺兒溝,一個人走路也不怕;只要手中擁有了小盒子,心里就有歡樂、滿足與驕傲。香雪唱起了老師教的歌,歌聲在幽靜的山谷里回蕩……哦,香雪!香雪!
這個片段與原文一樣,也寫出了香雪經歷的心理變化過程,從害怕到滿意,由發(fā)愁到精神高昂,尤其最后達到“快樂、滿足、驕傲”的高潮,顯示了她在那個夜晚的心靈成長,比較真實,比較細膩。是小盒子給了她力量,是姐姐們給了她勇氣,是爹媽與臺兒溝給了她信心。
另外,學習《雷雨(節(jié)選)》,我們可以開展對結尾部分的改寫活動。如果魯侍萍當時接受了周樸園的錢,表達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通過活動的開展,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對人物形象的感受會更加深刻。
4.研讀重點段落,仿寫觀察片段
人物形象的描寫離不開作者細膩的觀察,我們應該引導學生也學一學,寫一寫,以提高他們的觀察力與寫作能力。如學了《荷塘月色》第四段(“月光下的荷塘”)后,筆者設計了撰寫“月光下的校園”語段的活動,150字左右。因為現在的學生不一定熟悉“荷塘”,但他們熟悉“校園”;即使他們很少看見“月色”,也可馬上去觀察,不存在多大的困難,因此。觀察活動要先讓學生學會觀察,從他們熟悉的地方開始觀察。這是徐可悅同學寫的“月光下的校園”:
我走出教室來到操場,遠遠就能看見閃亮的星空。顯然,校園的夜景和白天不一樣:如果說白天的校園是熱鬧的,那么此時的校園就是冷清的、寂靜的。小路因月色也發(fā)出白色的光,引領我一直向前走。我一個人走在熟悉的小路上,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這樣的夜晚讓我感到十分自由與放松,像白天的鳥兒在廣闊的天空中飛翔一般。此時,周圍的燈光淡淡的,它們似乎看見耀眼的月光就害羞了。我倒喜歡這種意境,就讓月色給我們的校園增添獨特的美吧。樹木也好像被夜晚洗成了黑色,與星空交相輝映,畫了一幅美麗的校園夜景圖。我發(fā)現自己非常喜歡這種寧靜,非常喜歡這月光下的校園。
語段寫出了“月光下的校園”的夜景美,分別寫了校園的小路、燈光、樹等,能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也有直接抒情(最后一句);而且,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與擬人、比喻等修辭,生動地描繪了校園之美;并能選用“洗”“畫”等動詞,做到動靜結合,將本來安靜的校園寫活了。
另外,學了《我與地壇》第五段,筆者要求學生仿寫觀察片段一則,以表現動植物生命力的頑強,150字左右即可。可以寫校園或小區(qū)里的花草,或者是見到的流浪貓,林間的小鳥等;可以主要寫一種動植物,也可寫多種。這種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讀寫結合的學習機會。
綜上所述,實施文本核心語段讀寫一體化教學,既可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能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作者通聯:浙江嘉興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