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諾
【摘要】? ?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教學迅速發(fā)展。本文從分析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入手,著重闡述了網絡教學模式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 ? 網絡教學模式? ? 計算機基礎課程? ? 教學改革
隨著計算機以及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網絡教學這一新概念逐漸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并被迅速普及。要培養(yǎng)出既能掌握計算機基本理論知識,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能的新時代的大學生,就要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工作進行相應的改革。
一、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生們計算機學習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由于中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水平不同,有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使用辦公軟件以及查詢信息的能力,而也有一部分學生還停留在打字還不能采用盲打的情況,這就造成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安排的困難化,教學內容不好安排,如果教學進度過快,之前沒有計算機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生跟不上進度,而教學進度過慢又會導致本來有一點計算機使用基礎的學生覺得課程內容乏味無聊。
教師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一般都以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為主,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學習時幾乎沒有認真思考、積極探究的過程。
21世紀是信息社會、網絡社會、知識社會、人才社會和活躍的學習社會。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媒體和網絡已成為嵌入計算機學習中的現代學習的技術基礎。
二、計算機基礎課程傳統(tǒng)教學中合理的部分與網絡教學有機結合,實現兩者的優(yōu)勢互補
網絡教學是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對學生實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在時空上的局限,使教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網絡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協(xié)作,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網絡教學模式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它可以提供動態(tài)且開放的教學內容,可以根據學生的自主需求收集和加工海量數據,使教學內容更加多元化,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我們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合理的部分與網絡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兩者的優(yōu)勢互補,才能改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
2.1通過學生積極探索開展研究性學習
教師給學生分配研究活動,從當前主題或知識中選擇相應的內容作為研究主題,學生可以根據所研究的主題充分的利用網絡上的教學資源,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探索,學生也可以組建學習小組,共同研究問題。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可以及時交流,最終得出研究結論。通過學習探索,學生們對探索的問題印象深刻,有助于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學習模式的改進是改善教學的重要一步,是將學生轉變?yōu)橹饔^的學習研究者的重要動力。通過探索式學習,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可以被全面發(fā)掘。
2.2學生之間相互協(xié)作,拓寬知識面
基于網絡教學的模式,可以幫助通過計算機網絡學習的學生相互協(xié)作,共同進步,拓寬知識面。通過互聯網,全國的計算機學習者可以輕松地與“同學”進行交流互動,而無需出門去尋找。對于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很大幫助,教師可以使用在線學習方法組織計算機教學,在受控計算機上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并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內容進行監(jiān)控。網絡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利用網絡上的各種學習資源,鼓勵學生相互協(xié)作解決問題,通過學生群體協(xié)作能力的不斷提高,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2.3學生積極參與在線討論,深刻理解專業(yè)知識
在網絡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參與有效在線討論,網絡平臺允許來自不同年級不同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訪問資源以進行思想交流,可以認真討論專業(yè)教師提出的問題,并鼓勵討論相互矛盾的問題和程序,以便于對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此級別的討論管理系統(tǒng)可以分為同時討論和非同時討論,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參加同時討論還是非同時討論。此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及時評論學生討論的內容,也可以隨時參加討論。同時,教師可以鼓勵更多實用的想法,而對于某些可能完全錯誤的想法,教師可以使用私人聊天等方式來解決說明。通過討論問題的方式可以不斷激勵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生的學習欲望。
2.4有利于個性化教學
網絡教學模式是新時代師生之間的紐帶,具有提高教學效果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根據各個學生的不同特點以及知識掌握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通過遠程教學軟件或標準聊天工具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進行單獨輔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三、網絡教學模式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3.1運用網絡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優(yōu)勢互補的新型教學模式
為了更好的利用網絡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教師應首先建立新的教學理念,探索并運用網絡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優(yōu)勢互補的新型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學習時更加注重聆聽和專注于理論,而不是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學習。網絡教學模式,要將主體地位交給學生,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推行翻轉課堂、案例教學法、線上與線下課堂相結合的方式,任務驅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之前,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在線課程來獲取知識,并根據需要調整課程學習資源,可以有效地減少教師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并增加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討論時間,從而增加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時間。課下也可以利用釘釘等通訊軟件及時交流,實現老師與學生之間充分的交流互動。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合理的部分與網絡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兩者的優(yōu)勢互補,改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
3.2合理設置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既需要根據計算機基礎課程本身的特點,又要結合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要求進行調整,從而增強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的可操作性以及實踐性。比如對于藝術類本科院校來說,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應不斷加深基礎操作與藝術專業(yè)之間的聯系,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應能夠幫助藝術類專業(yè)學生學習在正式工作過程中可能應用到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比如美術專業(yè)的學生除了學習計算機基礎之中office辦公軟件以及網絡查詢之外,還可以學習圖像處理軟件,音樂系的學生可以學習相關的音樂制作軟件,對于演唱專業(yè)的學生可以設置自主錄音以及電腦輔助修音的教學內容。
3.3增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趣味性
以往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上課地點為教室或者機房,課堂上教師講解,學生練習,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無法突出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趣味性,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各個高校都建立了校園網,使得網絡教學迅速普及。網絡上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利用網絡可以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梢詫⑾到y(tǒng)化的理論知識點繪制成思維導圖作為學習資源放在網上,便于學生了解知識體系以及重點難點,也可以在網絡上放置每個章節(jié)的教學視頻、學習材料、在線測試習題等資源,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制訂學生所要完成的任務,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學習水平自主安排學習計劃。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對能夠及時準確地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給以適當的獎勵,同時要求學生及時進行反饋,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每個學習任務完成后可以線上提交作業(yè),教師根據作業(yè)情況,能夠及時全面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對每個學生進行單獨輔導。
3.4改進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效果檢驗方式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不斷探討與實踐各種新型考試,計算機無紙化考試便是近年來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考試形式。計算機無紙化考試是計算機技術在考試工作中的直接應用,要求學生直接在計算機上答題,有助于鍛煉學員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可以采用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的方式。
比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上機實踐內容,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題型接軌,運用計算機無紙化考試模擬軟件作為學生平時自主練習和模擬測試的平臺,可以提高學生上機練習的積極性和個人體驗感,從而有效改善了上機實踐內容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檢驗效果。
另外通過統(tǒng)計在線學習次數及時長、在線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等方式,量化評價學生在線學習投入及學習效果。
通過計算機無紙化考試模擬軟件的測試成績、線上學習成績、課堂表現、實踐作業(yè)成績等多個方面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使學生在平時充分發(fā)揮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
四、結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基于網絡的教學已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诰W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學習資源,而且加強了師生之間的紐帶,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好合作,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不斷探索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方案,從而充分的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改善教學效果。
參? 考? 文? 獻
[1]夏珺.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改革方案探索[J].農家參謀,2020(11):259.
[2]王曉生.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26):168-169.
[3]彭揚.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改革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15(16):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