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江
【摘要】? ? 初中化學這門學科是初中教學中的重難點學科,教材中含有微觀結構知識,學生不能很好的直觀理解知識點,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 ”信息化教學平臺可以高效的解決化學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提高學生學科綜合素質能力。本文就初中化學課堂運用信息化教學展開研究,深度探討出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構建高效初中化學課堂的實踐策略,給廣大初中化學教師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 ? “互聯(lián)網(wǎng)+”? ? 信息化教學? ? 初中化學? ? 實踐策略
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就是開展化學實驗驗證理論知識,最終完成化學教學任務和目標。從初中生的身體和心理發(fā)展狀態(tài)來看,初中生的知識儲備結構還不夠充分,對邏輯性和抽象性都非常強的化學知識學習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對那些肉眼無法觀測到的知識內容無法有效理解。借助信息化平臺進行初中化學知識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快速的吸收知識,最終達到化學教學的根本目的。
一、“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化教學平臺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應用的意義
1.1增強課堂學習趣味性
初中化學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化學知識不能與生活實際相脫離,而“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化平臺在教學中有效利用,能夠實現(xiàn)初中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有效連接,用更為直觀的方式展現(xiàn)化學知識,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思考化學知識,充分了解學習化學知識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信息平臺很好實現(xiàn)了視聽結合,教師可以制作并播放科普性化學知識小視頻,活躍課堂氛圍,使化學課堂更具趣味性特征,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
1.2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進度設置過程中,一般比較緩慢,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完全掌握化學知識。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對學生灌輸化學理論方面知識,學生面對抽象性的知識,不能有效聯(lián)想,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師可以利用多種現(xiàn)代化信息手段進行化學知識的講解,有效提升課堂知識講解的速度,學生也更容易理解知識,進一步提升化學課堂的時效性。
二、現(xiàn)如今初中化學課堂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
2.1忽視對化學課堂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工作
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化教學平臺可以把初中化學中微觀、抽象的知識點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1]。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如今有一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在利用信息化平臺展開教學活動時,傾向于對多媒體的操作方面,沒有發(fā)揮出多媒體教學應有的作用,多媒體和普通黑板的差別體現(xiàn)的不明顯。另外,教師缺少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還是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有很好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良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
2.2信息技術的運用與化學課程教學不匹配
有一些教師在運用信息化教學平臺之前,就沒有對化學教學目標產生清晰的認知,信息技術的運用過程與化學知識脫節(jié),關聯(lián)性不強。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的時候,沒有掌握初中化學課程的大框架,如果只是想到哪里就對哪里進行教學設計,沒有邏輯性,那么整個化學教學過程都將成為“一盤散沙”[2]。
2.3資源的運用不夠充分
當今的時代就是信息化時代,不管什么形式的資源,網(wǎng)絡上都應有盡有。但是,有些初中化學教師在信息化資源的運用方面,還比較欠缺,不能有效的進行資源的搜集和利用。在網(wǎng)絡中篩選化學教學的信息資源時,對思想和方法陳舊的資源內容,沒有認真的辨別和剔除,導致部分初中化學教師的資源知識儲備庫空缺且內容陳舊。同時,教師獲取信息化資源的方式也比較單一,不能將現(xiàn)在創(chuàng)新化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3]。
三、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構建高效初中化學課堂的實踐策略
3.1創(chuàng)設信息化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有效的電子課件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輔助工具,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完善、有趣、高效的電子課件,不能只是單純的圖片和毫無變化規(guī)律的文字[4]。初中化學知識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講是晦澀難理解的,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把化學知識立體的呈現(xiàn)出來,可以用短視頻的形式,把化學內容用虛擬的特效表現(xiàn)出來,適當?shù)募尤胛淖?、聲音、慢動作特寫等元素,把知識點生動、透徹的表達出來。教師也可以運用嗶哩哦嗶哩動畫、微博等軟件,遠程學習和借鑒名師講解的化學課程,有效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學習初中化學“空氣”的相關知識時,推薦學生“空氣能源網(wǎng)”這一網(wǎng)站,讓學生對生活中我們感知到的氣體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后,教師再通過生動的課件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化學學習課堂。
3.2利用信息化技術模擬化學實驗
初中化學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課程,既要考察學生的理論掌握能力,又要考察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中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有毒有害的化學試劑非常多,操作不當對學生和教師的生命安全都有著嚴重的威脅。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中,有一部分實驗學生是不能親手操作的。這時,信息技術就派上了用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信息化技術平臺進行模擬實驗。例如,在對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中,教師可以推薦學生“燒杯”APP,其上面現(xiàn)有150多種化學藥劑,300多種化學反應,學生可以在燒杯上面進行虛擬的二氧化碳制取實驗,上面UI界面的生動靈活性可以讓學生仿佛親手進行操作,有效理解化學實驗的原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引導工作,及時幫助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構建高效的化學學習課堂。
3.3合理利用信息網(wǎng)絡,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初中學習緊,任務中,化學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并且利用信息網(wǎng)絡有效督促學生。手機、電腦等移動網(wǎng)絡設備現(xiàn)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工具,教師可以利用手機軟件,構建與學生之間的交互平臺。例如,在進行初中化學“元素”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搜集有關元素的內容,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給學生提供參考資料,讓學生更好的進行預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的內容,教師要通過信息平臺進行獲取。課后,教師還可以通過班級QQ群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并且運用QQ投票功能,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不斷提高化學教學的實效性。
3.4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進程中,需要堅定“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這是學校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的重要培育要求。在信息化平臺的作用下,對初中化學課堂進行設計過程中,要充分遵循學生的意愿,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根據(jù)學生在初中時期的特點,進行信息化教學。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化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設計中,讓學生利用多媒體、平板電腦等工具設計課堂教學,教師做好對學生的引導。例如,學習初中化學濃硫酸稀釋反應時,由于這項實驗比較危險,學生不能有效操作,但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網(wǎng)絡上搜集資料,分成不同小組,小組一起搜集、研究。初中生好奇心比較中,思維比較活躍,在小組搜集討論過程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然后將搜集的實驗視頻或者資料,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出來,并要求小組代表進行講解。利用這樣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力,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3.5教師要強化自身的化學專業(yè)能力
初中化學教師是整個初中化學課堂的引導者,化學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會給教學質量帶來直接影響。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好的引導學生。在現(xiàn)代信息化教學的影響下,初中化學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當其中的是,初中化學教師需要掌握全面的化學學科知識,對教材內容進行多角度的透徹了解和研究,然后整理好,在信息化平臺為學生展示時,要充分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其次,教師還要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包括多媒體的使用、微課教學以及化學信息網(wǎng)站的建設。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操作技術,提升實際操作水平。不斷對教學手段進行完善,在探索過程中,創(chuàng)新設計教學方案;教師還需要構建專業(yè)的電子檔案,然后在不同階段,都對自身水準進行自我評價。初中化學教師在面對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使教學手段充分適應教學活動,在不斷摸索過程中,選擇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最佳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升。
3.6利用信息化平臺,重組課本知識
網(wǎng)絡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課程中的有效應用,使課堂容量逐漸擴大,這一點也是傳統(tǒng)課堂無法比擬、無法做到的。教師在化學課堂中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將其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這不僅能增大教學容量,還可以增強教學訓練的密度,在復習過程中,很大程度上減輕教師與學生的負擔。不管是新授課還是復習工作,都能增強課堂效率。在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化平臺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大量時間短期內傳遞給學生,并且使學生充分接受,理解,形成有效記憶,按照順序理清化學知識點的脈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聯(lián)系課本內在內容,將有效復習內容結合在一起,利用信息化平臺精簡、濃縮的技術特點,梳理重要知識點脈絡。例如,完成“金屬和金屬材料”這一單元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建立思維導圖,與學生共同整理,插入具象化金屬圖片,對于一些重難點知識,可以插入特殊地聲音提示,使學生形成高效記憶。運用多媒體快捷功能,有效實現(xiàn)金屬相關知識點的串聯(lián),進一步促進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科學技術隨著國家的強盛也在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化技術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在近幾年的教育發(fā)展中,掀起了一股借助信息化平臺進行教學的風潮。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有效運用這種信息化平臺,讓學生在靈活、多元化、立體化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化學知識,構建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為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提供有力條件。
參? 考? 文? 獻
[1]穆海文. 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構建高效初中化學課堂[J]. 信息周刊, 2019, (8):1-1.
[2]宗曉倩. 信息化高效課堂的研究與實踐[J]. 科技資訊, 2018, 16(26):147-148.
[3]趙孟春. 淺析信息化資源運用于初中化學教學的策略[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19(8):47-47.
[4]楊娜. 基于微信訂閱號的翻轉課堂教學嘗試[J]. 中學教學參考, 2018, (1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