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競周亞麗
腸癌是臨床中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較高[1]。據(jù)統(tǒng)計,該病的發(fā)病率在我國的所有惡性腫瘤中占據(jù)第三位,死亡率占據(jù)第五位,并且該病的發(fā)病率以及死亡率在逐年提升。目前,臨床中一般通過腸癌根治術對腸癌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效果相對優(yōu)良[2]。而手術中,有效麻醉是十分重要的步驟,順利麻醉,才能夠保證治療效果,術中通過適當?shù)穆樽?,可以使圍手術期的氧化應激反應的發(fā)生概率大大降低,從而對患者的預后效果進行改善。術中麻醉過淺,會引發(fā)炎性反應,氧化應激反應的概率較高,大大提升手術難度,使預后效果產生影響[3]。如果麻醉過度,則會使術后的蘇醒大大延遲,同樣會影響蘇醒期質量。目前,臨床中對于麻醉深度對蘇醒期質量的影響效果的研究文獻較少[4],所以,作者做出研究,本次研究中所抽取的病例均來自于醫(yī)院在2019年2—12月收治的腸癌根治手術治療的腸癌患者,從中隨機抽取出60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分組,展開對照研究,分析淺度麻醉和深度麻醉能夠對患者的蘇醒期質量產生的影響效果。
本次研究中所抽取的病例均來自于醫(yī)院在2019年2—12月收治的腸癌根治手術治療的腸癌患者,從中隨機抽取出60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分組,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且均由30例患者所組成,將通過淺度麻醉的患者收納入對照組,將通過深度麻醉的患者收納入觀察組,觀察組患者的年齡58 ~81 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5.10±3.34)歲,男16例,女14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57 ~82 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6.24±3.51)歲,男17例,女13例,在進行本次研究之前,作者制定一份同意書,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仔細閱讀之后,在同意書上簽字,表示同意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然后,作者將本次研究計劃上報給我院的倫理委員會,在得到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后,開展研究。研究對象中的患者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等,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沒有麻醉藥物過敏史;術前一周內沒有服用過安定等能夠對中樞神經功能產生影響的藥物;沒有發(fā)生凝血功能障礙;在同意書上簽字患者。
排除標準: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異常患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生嚴重性病變患者;精神病患者;依從性較差患者。
兩組患者均需要在術前半小時內,通過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國藥準字H50021537,生產廠家: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規(guī)格:0.1 g)以及阿托品(國藥準字H44023258,生產廠家:三才石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1 mL:0.5 mg×10 支/ 盒),苯巴比妥鈉的注射劑量為100 mg,阿托品的注射劑量為0.5 mg,對患者的心電圖、血壓水平、血氧飽和度、心率水平進行密切監(jiān)測,建立靜脈通路,清潔皮膚后,在患者的前額部位放置三個電極,通過單通道實施檢測,通過靜脈滴注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54171,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規(guī)格:2 mg)進行麻醉誘導,舒芬太尼的滴注速度為每分鐘0.5 μg/kg,滴注2 min 后,輸注丙泊酚(國藥準字H20030113,生產廠家: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規(guī)格:10 mL:100 mg),輸注濃度為2.0 μg/mL。
觀察組患者的Narcoteend 指數(shù)保持37 ~46,對照組患者的Narcoteend 指數(shù)保持在47 ~56,然后給患者注射羅庫溴銨(國藥準字H20103495,生產廠家: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2.5 mL:25 mg),羅庫溴銨的注射濃度為0.9 mg/kg,然后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治療,將患者的呼氣末的二氧化碳分壓控制35 ~45 mmHg,手術中要穩(wěn)定舒芬太尼以及丙泊酚的滴注速度,從而對麻醉深度進行有效調節(jié)。
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y pressure,MAP)水平以及心率水平的變化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的T3~T5的躁動評分(restlessness score,RS)以及Ramsay 鎮(zhèn)靜評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并發(fā)癥包括:心率異常、疼痛、潰瘍、惡心、感染。
本次研究,作者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 19.0 對本研究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為(±s),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采用χ2檢驗,當P<0.05 時,則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0~T5觀察組患者的MAP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經過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得出P <0.05 的結論,證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0~T3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心率水平比較,經過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得出P>0.05 的結論,證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T4~T5兩個時間點,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經過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得出P<0.05的結論,證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T3~T5觀察組患者的RS 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RS,觀察組患者的RSS明顯高于RSS患者,經過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得出P<0.05的結論,證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1/30),對照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3.3%(7/30),經過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得出P<0.05的結論,證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外科手術中,麻醉是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靜脈麻醉,術后患者蘇醒過程中,需要將氣管內導管拔除[5]。但是拔除氣管內導管時,患者的生命體征會出現(xiàn)較大程度的波動,心率水平以及動脈壓水平會顯著提升,這樣就會使患者的蘇醒期的躁動發(fā)生概率大大增加,患者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也會隨之提高[6],特別是嚴重性心肌缺血情況,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造成了嚴重的影響[7]。所以,麻醉質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手術中應該準確把握麻醉深度,能夠使蘇醒期質量得到改善,使蘇醒期應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大大降低[8]。
臨床中通過Narcoteend 麻醉深度檢測系統(tǒng)對患者的麻醉深度進行檢測,利用該系統(tǒng),能夠對頭部心電電極信號進行分析,從而對患者的麻醉深度進行判斷[9],通過該系統(tǒng),可以將患者的意識分為六個層次,分別為:A 層級、B 層級、C 層級、D 層級、E層級、F 層級,其中D 層級又分為三個級別[10],分別為D0級別、D1級別、D2級別。通過該系統(tǒng)能夠對麻醉藥物的使用起到指導作用,從而使患者的治療費用大大降低,使患者的經濟負擔減輕[11]。黃愛蓮等[12]研究表明:D2水平能夠使血流動力學保持穩(wěn)定,從而使患者蘇醒期的氧化應激反應得到抑制;方素娟等[13]的研究表明:麻醉深度能夠保持D2的水平穩(wěn)定,從而減少丙泊酚的使用量,從而使麻醉蘇醒時間大大縮短;劉靜等[14]的研究結果表明:D2水平或者E1水平能夠使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概率大大降低。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T0~T5觀察組患者的MAP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T0~T3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心率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T4~T5兩個時間點,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T5觀察組患者的RS 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RS,觀察組患者的RSS 明顯高于RSS 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為3.3%(1/30),對照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為23.3%(7/30)。張立冬[15]的研究結果表明:深度麻醉組患者的MAP 水平在T0~T5均高于淺度麻醉組,T0~T3深度麻醉組的心率水平與淺度麻醉組的心率水平大致相似,T4~T5深度麻醉組的心率水平均高于淺度麻醉組患者的心率水平;T3~T5深度麻醉組的RS 分值均低于淺度麻醉組患者的RS 分值,深度麻醉組的RSS分值均高于淺度麻醉組患者的RSS 分值;深度麻醉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為11.32%,淺度麻醉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為26.42%。
表1 兩組患者的不同時間點的MAP 水平以及心率水平的比較情況 ( ±s)
表1 兩組患者的不同時間點的MAP 水平以及心率水平的比較情況 ( ±s)
觀察指標 組別 T0 T1 T2 T3 T4 T5 MAP(mmHg)觀察組(n=30) 82.12±11.9286.52±11.8998.62±12.06109.46±12.32101.65±12.0184.46±10.67對照組(n=30) 79.86±11.9491.41±12.94108.46±12.95116.98±13.45110.85±12.1391.03±9.02 t 值 5.23655.76256.23546.89576.91385.302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心率(次/min)觀察組(n=30) 76.56±9.6575.52±11.0670.35±11.8669.15±11.5372.54±9.9873.46±11.52對照組(n=30) 76.23±9.8375.43±10.9371.06±11.5269.05±10.9867.26±9.2570.15±9.98 t 值 0.26350.25460.23160.21655.56825.613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的T3 ~T5 的RS 以及RSS 分數(shù)比較(分, ±s)
表2 兩組患者的T3 ~T5 的RS 以及RSS 分數(shù)比較(分, ±s)
觀察指標 組別 T3 T4 T5 RS 觀察組(n=30) 0.80±0.250.56±0.200.05±0.01對照組(n=30) 2.10±0.511.62±0.450.11±0.04 t 值 6.51246.35467.971 P 值 <0.05 <0.05 <0.05 RSS 觀察組(n=30) 1.86±0.161.90±0.192.16±0.03對照組(n=30) 1.21±0.231.56±0.152.74±0.05 t 值 7.16257.19357.2152 P 值 <0.05 <0.05 <0.05
表3 兩組患者的術后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比較情況
綜上所述,和D1水平相比,腸癌患者通過腸癌根治術治療中,采用深度麻醉,使D1水平保持穩(wěn)定,從而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性更強,進而提升蘇醒期鎮(zhèn)靜效果,蘇醒期躁動的發(fā)生概率大大降低,可以使蘇醒期質量得到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