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連智
【摘? ? 要】對于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工作來說,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模式在我國的教育階段中沉積已久,導致音樂在小學課堂中沒有被足夠的重視,甚至部分教師以及學生可能會認為這是一門娛樂性課程,因此在上課期間,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聽音樂或者學一些簡單的歌曲。但是,教育制度進行了改革,音樂老師應該重視小學音樂課堂教育模式,學會通過運用互動式教學開展音樂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同時,真正發(fā)揮音樂的人文價值。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 小學音樂?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3.022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育行業(yè)誕生了很多種切實有效的教學措施,而互動式教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小學音樂教學作為整個小學啟蒙教育當中極為重要的教育學科之一,自然也在教育改革大浪潮下備受影響,因此,本文就針對互動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論述,對于其具體運用途徑進行了分析,以真正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互動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一)促進學生整體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在音樂課堂中引入互動式教學后,通過構建更加生動和靈活的教學氛圍,能夠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激發(fā)出來。特別是針對那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通過體驗音樂中蘊含的情感,能夠使其獲得學習音樂的興趣,并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音樂感受,由此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
(二)使音樂教學更人性化和現(xiàn)代化
互動式教學將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徹底摒棄,它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重新認識音樂學習,由此使音樂教學變得更加人性化、現(xiàn)代化。學生通過互動式教學,能很好地感受和分析每首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互動式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做好教學籌劃,進一步加強互動式教學的運用
無論哪一個教學階段和教學科目,教師首要的教學工作就是教學籌劃或教學準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備課。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教學籌劃更加重要。對于音樂教師來說,教學籌劃工作不僅需要充分地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還應該主張培養(yǎng)學生的美育意識和對音樂以及節(jié)奏的認知和感觸,從根本上來加強學生對于美的發(fā)現(xiàn)。小學音樂教學工作在整個小學啟蒙教育當中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但是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當中,常常存在一些問題,對此,就需要從教學籌劃方面著手,加強教師的教學籌劃工作,進一步加強互動式教學的運用,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進行《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歌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本兒歌的基礎內(nèi)容進行初步的了解,先理解其每一句兒歌的大致意思,然后教師對學生進行相關問題的提問,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再循環(huán)播放兒歌,讓學生身臨其境。同時,一個好的教學籌劃可以有效地提高整個小學音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從而從根本上提高互動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最終提高學生對小學音樂的學習興趣,加強整個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學成效。
(二)借助音樂節(jié)奏和旋律,對音樂氛圍進行體驗
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小學生往往不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所以他們感興趣的音樂,往往具有較大的自由度、清晰的旋律和較強的節(jié)奏感。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比較傳統(tǒng)的形式為唱歌、欣賞等一些簡單的內(nèi)容,而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不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教師能夠讓課堂氣氛逐漸活躍起來,并讓學生沉浸在這樣的一種活躍的氣氛中。因此,運用互動式教學能促進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師應在教材中挖掘出與學生特點相關的一些曲目,如選取一些積極向上的曲目、流行歌手的作品、旋律動聽的音樂等,在這樣的曲目選擇下,學生往往能夠更好地被課堂氣氛所帶動,以此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又如,在進行音樂作品的講解中,想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互動式教學氛圍,就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特征進行仔細分析,從而運用最為適合的互動式教學,加強互動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的運用,有效提高學生對小學音樂的學習興趣。
另外,小學生在思想方面還未成熟,基本上并不具備很強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如果壓力過大,他們可能會產(chǎn)生強烈的排斥心理,并導致一定的心理問題。在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中,學生就需要有一個發(fā)泄口,將這些負面情緒發(fā)泄出去,音樂就可以成為學生排遣負面心理的一個發(fā)泄口。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音樂能給人美好的聽覺享受,使人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學生在理解曲目所表達出來的情感的同時,還可以把自己也帶入其中,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以此來讓音樂對自己的心理素質起到一定的鍛煉作用。學生在學習了音樂之后,不僅音樂素養(yǎng)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旋律的美妙,排遣負面情緒,打造較強的心理素質。
(三)開展互動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當中,除了對學生進行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其他的必要知識傳授以外,還可以開展互動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音樂情境,加強學生的體驗,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放飛思維。對于音樂來說,往往自己的樂感和他人的樂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可以開展互動活動,讓學生進行交流探討,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三、結語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入互動式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創(chuàng)造豐富有趣的音樂課堂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軍.音樂課堂中引入游戲的教學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18(36):62.
[2]吳如美.淺談音樂課堂中欣賞知識延伸的重要性——基于音樂國測所感[J].試題與研究,2020(0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