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姍姍
摘 要:伴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育過程中,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找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突破口,適當?shù)夭扇“咐虒W法,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相關的教育學者通過總結,研究出需要將案例教學法和初中階段的道德法治課程高度地結合,并且圍繞初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才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案例教學法的優(yōu)勢,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文章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案例所發(fā)揮出的優(yōu)勢和現(xiàn)階段的法治教育進行簡要的論述,找出在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不足,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從而更好地完成初中階段對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視野;初中教育;道德與法治;案例教學法;實際案例
一、 引言
初中階段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及意義,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初中生各種能力和良好素質非常利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與此同時,初中教師在這一階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等正確的觀念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也就是說,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一項非常必要的教學任務。為了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就需要初中教師將案例教學法充分地融入道德與法治教育當中,使二者緊密結合,從而促進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念,有一定的道德法律意識。
二、 簡要分析當今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的現(xiàn)狀
(一)所用案例過于簡單
科學、合理地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但是一旦使用不當,將會大大削弱其教學質量,對教學效果起到不利的影響?,F(xiàn)如今,在對初中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過程中,所提供的案例過于簡單化,所以并不能建立有效的交流平臺和情境模式,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在對初中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過程中融入具體的情境,加之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的輔助,可以極大地調動初中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目前由于使用的案例過于簡單,所以還不能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
(二)所用案例缺乏創(chuàng)新性
目前,國內(nèi)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所使用的案例并不新穎,缺乏創(chuàng)新,加之教師也沒有認識到案例創(chuàng)新型的重要性,這就大大削減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學習的進步。此外,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當中由于沒有認識到案例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所提出的問題過于老套,學生沒有興趣參與到課堂當中,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所用案例不夠典型
要想有質量的提升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的水平,就需要教師選擇典型的案例,對學生進行講解,并且要與教學目標充分地結合起來,從而為學生更好地接受法治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但是根據(jù)對當前初中法治教育課堂的總結和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并沒有選擇典型的案例,影響了案例教學法的效果。
三、 簡要分析當今道德與法治案例教學法的優(yōu)勢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相關教育學者的大力推行,對當代初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那么在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將案例教學法充分融入道德與法治教育當中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初中生的道德法律意識。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在情境上的優(yōu)勢是比較突出的,因為在應用案例的時候可以為學生直接地呈現(xiàn)出具體的情景,將場景再次還原,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為更好地掌握教學知識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 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案例
案例的選擇基本都是根據(jù)當堂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為了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以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三課《公民權利》的兩節(jié)課作為例子,分析在教學實踐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一)真實案例,強化政治認同
《公民基本權利》案例:2020年6月2日《中國速度》視頻,在視頻中為了疫情防控,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集中全部力量十天建成火神山醫(yī)院,緩解醫(yī)院的壓力減少了交叉感染,也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接著出示國家主席習近平重要談話內(nèi)容:
國家主席習近平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選取上述案例,特別要指出新冠疫情發(fā)生后,國家主席習近平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重要大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疫情期間,各級部門和黨委采取積極措施對抗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出現(xiàn)了很多的感人事跡,引發(fā)學生的共鳴,溫暖學生的內(nèi)心,從中也感受到國家的偉大,國家對人民生命健康權的重視。可適當對比國外對抗疫情的例子,使學生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堅定國家的理想信念,增強民族自信。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出生命健康權這是基本權利之一,在國難面前,國家盡最大程度地努力保護人們的生命健康權,從而增強人們的政治認同感,對國家的自豪感,同時也增強了人們的權利意識,同時也明白生命的可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二)讓法治意識生根發(fā)芽
《依法行使權利》案例:2020年7月4日下午,廈門13歲的中學生小陳拿著爸爸的手機玩,手機中出現(xiàn)廣告,為了獲得免費的游戲皮膚,他點了App內(nèi)的廣告,用QQ添加了后臺客服人員。客服人員在確認小陳拿的是爸爸的手機后,不斷哄騙小陳,幾分鐘內(nèi)分十一次把爸爸手機里115000元轉了出去,之后客服人員都不見了。設置問題:假如你是小陳,你接下去會怎么做?維護自己的權利要遵守程序嗎?我們有哪些維權的途徑?
最近幾年,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接連發(fā)生未成年人使用手機被犯罪分子詐騙案件,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還不成熟,缺乏社會經(jīng)驗容易遭到欺騙。該案例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是學生很可能會遇到的事情,是學生需要認識到的問題。用上述的案例,對學生也是一個警示的作用,增加他們的社會經(jīng)驗。并且是剛發(fā)生不久,具有時效性,讓學生設身處地,站在真實案例中的小陳的角度,感受法律的作用,明白人們維護權利的時候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才能真正地維護自己的權利,提出問題有哪些維護權利的途徑呢?引出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稍龠m當延伸《民法典》中有關部分,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讓法治意識在學生的內(nèi)心生根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