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教師們開始思考和實踐在閱讀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在閱讀教學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時,寫話教學作為語言技能中最難的一項,也逐漸受到關注。如果教師在英語寫話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寫話訓練,一方面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カ,另一方面培養(yǎng)大膽表達的自信心,不就體現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嗎?疫情期間的一次口語平臺單元寫話訓練引民筆者的思考。本文試圖從教材編寫、高段課文內容和體裁及高段學生的讀寫心理過程三個方面來說明英語讀后寫話教學可以通過多種策略來實現優(yōu)化。本文以五、六年級讀寫教學為例,具體闡述了如何利用多種微寫話策略來訓練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的實踐。
【關鍵詞】單元整體;小學英語高段;讀后寫作
【作者簡介】樓尹乃(1983.08-),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杭州市蕭山區(qū)高橋金帆實驗學校,教師,本科,研究方向: 小學英語教育。
引言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讓我們困在家通過網絡教學。網課讓我們重新思考學習效率問題,并探索新的學習方式。2020年8月研讀了朱浦和祁承輝主編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與研究叢書》,總在思考:每單元結束,該如何鞏固單元的重點詞句?讀后寫話,對于小學高段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有效地鞏固輔助訓練方式。那么如何省時、高效地開展呢?筆者觀察和實踐PEP 6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運用口語100軟件中“拍拍說”的功能,捕獲了很多驚喜。由此萌發(fā)“微”設計單元寫話的念頭,困惑集中在兩大方面:1. 小學高段的讀寫課,文本篇幅長,語言點豐富。在讀寫課的基礎上,如何帶領學生走向更深層次又省時省力的寫作微練習?2. 如何通過多種“微寫話”方式,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捕捉不同類型信息,發(fā)展歸納概括、邏輯、批判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從課本走向生活,促進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問題探源】
在平時教學或單元檢測中,不少學生反映,在面對讀后寫作或寫話時,因為不知道 “寫什么”或“怎么寫”而產生畏難和緊張的情緒。根據對一線老師日常讀寫課教學的觀摩以及對學生在寫作活動中的學情進行分析,結合與同行和學生的探討,筆者發(fā)現目前單元讀后寫話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方面的問題。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觀點時,常常感到詞匯量不足,無法把握詞匯的應用情景,尤其無法準確描述人物的心理、神情、肢體語言環(huán)境等細節(jié),導致自己在作文中實際表達的意思與想要表達的意思之間存在很大偏差,甚至出現背道而馳的結果。學生由于沒有牢固掌握和靈活運用語法、句型等語言知識,導致邏輯思維混亂,措辭句型單一,謀篇布局失調,寫作或寫話偏離文本主題。
2.教師方面的問題。在小學高段的寫話教學中,教師往往以小升初應試為目的,特別關注寫作技巧的傳授。在對學生作品進行講評時,側重文本中的詞匯拼寫、語法結構和寫作套路的評價。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要求學生背誦或抄寫范文。雖然這些做法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提高話題寫作的得分,但對讀后寫話的提高效果欠佳,因為學生已經習慣于死記硬背和仿寫范文,他們的思維受到限制,創(chuàng)作意識受到束縛。長此以往,上述做法阻礙了學生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使他們逐漸對寫話失去信心,產生畏懼心理。
【初衷設想】
一方面,教師希望每個單元能夠有一次單元寫話訓練,通過寫話的方式,讓學生有一次綜合運用語言的機會。另一方面,學生不會寫也非常畏懼每個單元的讀后寫作;教師苦于不得法,寫話教法單一;學生苦于硬著頭皮寫,卻無話可寫。于是,筆者萌發(fā)了每單元讀后“微寫話”的設想。何謂單元“微寫話”?
1. 微:以單元“微”主題為導向。英語“微寫作”始終是為教學服務的,所以其主題應與教材內容、教學進度保持較強的一致性。教師確定“微寫話”主題時,應基本圍繞課本單元話題,適當拓展或延伸。
2. 寫:以生活體驗為“寫”作內容。“微寫話”立足學生的日常生活、見聞、想象、理想等,用學生的眼睛看世界,用學生的語言描述世界。同時,也可借助家長、書本、報紙、電腦、手機、網絡等資源,拓寬學生眼界,提高學生認識。
3. 話:用已學詞匯句型 “話”思維。要求學生在每次“寫作”中盡量使用課堂學過的詞匯和句型,但也鼓勵學生少量(一般為1至2個)使用在校沒學過但卻能通過情境、語境理解的生詞或難句。但在寫作時,千萬不能滿足個別學生炫耀和炫技的需求,過多使用生詞和陌生句型,因為那樣不符合教學要求,不是合適的教學內容,起不到為教學服務的作用,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不到教學的效果。
【具體策略】
一、“寫”什么?——分析讀寫文本,確定主題、語言和體裁
浙江省小學英語教研員鄭文老師曾在“關于小學英語Read and write板塊的教學建議”的講座中強調:讀寫板塊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讀和寫的能力。其中,讀要以默讀為主,寫主要包括hand-writing和仿寫。讀和寫的時間分配是靈活的,要根據不同的年級、不同的體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處理。
筆者首先對PEP小學英語教材五、六年級四冊書課本Read and write部分的讀寫文本進行了梳理,如表1。
在單元讀寫教學中,閱讀是起點,寫作是延伸,讀和寫相輔相成,才能實現互動與協(xié)同。研讀如PEP小學英語教材五、六年級課本各個單元的Read and write部分,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與本單元語言知識點相關的主題,每篇讀寫課文均與該單元主題相關。筆者認為,教材編寫者既然在每個單元都給出了語言規(guī)范,那么設置體裁豐富的讀寫文本就是想讓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讀,如何讀后再寫,從而落實單元的核心知識點,習得和鞏固單元目標語言,并在確定寫之前做到以下幾點:
1. 厘清新舊知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尤其要重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要“用70% 的舊知滾動30% 的新知”。拿到一個文本后,文本中出現的知識點需要教師分清楚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教師還要搜羅下自己知識庫中學生已經學過的和這些新知可以掛鉤的舊知。
2. 尋找關聯(lián)信息。在分清新舊知識后,就要找到它們之間的關聯(lián)點。思考所涉及的話題、學生已有的知識以及基于現有的語言能力能獲取哪些知識和技能、文本包含了怎樣的情感和文化等。
3. 確定語言體裁。通俗地講,教師接觸到每個單元的讀寫文本,特別是句型紛繁復雜的教學材料時不要急于著手設計,要精心分析,理清脈絡,找準切入點,層層推進。教師把單元整體放心間,要引導學生探究讀寫文本的語言風格和體裁特點,找到單元每課時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并考慮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用整合和拓展語言的方法,促進學生語言技能的提高和語言知識的積累。更要根據該單元的教學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地進行微寫話訓練。
二、如何“寫”?——聚焦單元視角,搭建“寫”話支架
單元整體視角下的小學高段微寫話,如何寫?要落實,落在何處?筆者認為可以鏈接微主題,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體驗,采用多種形式搭建“寫”話支架,借用多種平臺途徑趣化寫作。
1.鏈接微主題,以閱讀文本促寫話。影響小學生寫作的主要因素是詞匯量不足,詞匯量影響著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開展“微寫作”教學時,應該由詞到詞組,再到句子和篇章,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有了詞句“輸入”的前提,寫作的“輸出”就有了基礎的保證。我們可以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閱讀促進寫作,有助于學生在閱讀中獲取寫作信息,最終完成以讀促寫的目的。
以筆者開頭提到的PEP 6 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這一單元的微寫話為例。
預設:在單元整體教學的視角下,筆者進行了單元整體規(guī)劃和設計,將本單元的微寫話放在第五課時,主題為“My favorite season”。微寫話的教學內容在前四課時的基礎上進行了整合設計,并給出了語段示范,引導學生從季節(jié)所在的月份、天氣、活動、美食等方面進行思考,仿寫“我最愛的季節(jié)”語段。核心詞匯、句型的單元教學目標通過語篇的仿寫得以落實。
實踐:在微寫話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讓學生參與欣賞歌曲和圖文配對等活動,幫助學生與話題建立聯(lián)系并激活學生已有的關于季節(jié)所在月份和天氣等信息,以此落實核心詞匯的教學目標;在掃讀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出核心問題,引導學生獲取關鍵信息“My favorite season is...”,并進行口頭模仿和書面表達;在尋讀活動中,教師借助信息卡,引導學生讀取關于季節(jié)的活動和天氣等信息,完成信息卡的填寫;學生根據自選季節(jié)和對應信息卡,完成“我最愛的季節(jié)”的書面表達。最后,借助口語平臺“拍拍說”進行寫話,每個學生至少寫五句話。
反思:通過這樣的寫話教學課,核心詞匯的教學目標得以達成。核心句型方面,學生熟練運用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usually do?”進行口頭表達,語音、語調正確,表達流利,筆者將其融于寫話教學活動過程中,設計了“借助圖片,同伴問答”活動來實現核心句型教學目標的達成。
2.鏈接微生活,多種途徑搭支架。小學高段英語單元“微寫話”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基于學生的能力與生活經驗,讓學生可以跳一跳就摘得到蘋果?!拔懺挕敝黝}雖然依據課本,但具體內容卻來自學生不同的生活經歷,學生采用不同的角度看生活,擷取不同的生活片斷,采用不同的語言特色,因此“微寫話”包含了濃重的學生個人色彩,使學生不會討厭寫英語作文。
(1)開展“頭腦風暴”。頭腦風暴旨在鼓勵學生在小組內或全班范圍內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小學階段的英語知識都以主題的形式分布在各年級的教材中,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是零散的、片段式的。利用頭腦風暴可以喚醒學生頭腦中相關聯(lián)的信息,形成相關信息的語義場,建立相關的詞匯庫,增加學生語言的輸出量,為寫作打好基礎,促使其寫作思維從前結構提升至單點結構。
例如,在教授PEPTUnit2讀寫課時,筆者讓學生以“Transportation”為主題進行微寫作(海報形式)。上課伊始,筆者讓學生圍繞主題開展頭腦風暴,提出了一系列關于交通方式和交通規(guī)則的詞組和短句。頭腦風暴激活了學生頭腦中的相關短語,為寫話積累了大量的詞匯,提供了語料。圖1便是學生的微寫話作品。
(2)借用“漢堡寫作”。在寫作訓練過程中,有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叫“圖形組織者”,俗稱“漢堡寫作法”,旨在幫助學生具象地理解并檢查文章結構。我們知道,漢堡包的大致結構為:最上面是一層面包,中間部分是一層綠葉、一層西紅柿和一層肉,最下面也是一層面包。這種結構類似作文中常見的“總-分-總”結構,即“開頭”“包含著若干個細節(jié)的正文”和“結尾”。我們平時可以在微寫話教學中引導學生用這樣的方法來搭建寫話支架。
例如,在教授PEPTUnit3時,筆者讓學生以“My weekend Plan”為題進行微寫話(日記形式)。上課伊始,筆者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開展頭腦風暴,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周末活動的詞組。頭腦風暴激活了學生頭腦中關于周末活動的相關短語,為寫作積累了大量詞匯,為后續(xù)微寫話提供了語料。圖2為該主題的學生微寫話作品。
(3)建構“樹狀思維”。樹形圖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而且可以拓展學生思考的廣度,使寫作內容更加充實。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樹型圖從舊知識引入新知識,即“以舊帶新”,也可以用新知識來鞏固舊知識,即“以新固舊”,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促進學生微寫作思維水平的提高。
除了以上列舉的常用的三種語言支架法,我們還需關注學生情感支架的搭建。因為情感具有調節(jié)、感染、強化和遷移等功能,在教學過程中,執(zhí)教老師可以借助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去感悟教學內容,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和最優(yōu)化。
3.鏈接微平臺,多種形式“寫”話。在實際操作中,因課堂時間有限,我們可以在課后采用微信群、QQ群、一起作業(yè)App、口語100等平臺來開展微寫話,還可以借助平臺來評價,使微寫話成為學生能力螺旋上升的過程(如下圖筆者總結圖示)。
三、怎樣“評”?——多元評價,以展示促改進
1.多元評價。新課標提出,要通過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跨文化意識和健康人格的發(fā)展。評價體系應包括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日常教學中的評價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和進步。
如前所述,在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教師將單元核心語言知識融入微寫話教學課的實施過程中,通過設計聽、說、讀、寫、評等活動幫助學生豐富寫話內容,搭建寫話框架,了解評價標準,讓學生有話想寫、有話可寫、有話能寫。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融入評價,幫助學生克服害怕寫話的心理,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表達。
在微寫話過程中,教師采用多元評價方式鼓勵并促進學生進行正確的書面表達。對于中心詞句的書寫(重點關注拼寫和大小寫),教師在自身示范評價后,引導學生參照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在學生書寫關鍵句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大小寫、標點符號使用正確與否,明確評價標準。然后,學生采用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評價。不同的評價活動可幫助學生自查和互查。在同伴合作中,學生害怕寫話的心理得以緩解,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學習自信心逐漸樹立起來。
2.成果展示。按照老師、同伴的評價建議,學生最終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此后,教師要恰當地展現學生的寫作成果,讓學生體驗寫作的成就感。教師還可以建議學生給自己的作文配上精美的簡筆畫或插圖,然后將圖文并茂的作文張貼在班級的英語角,供全班同學學習、交流。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制作自己的作文檔案袋,每半學期開展一次檔案袋交流和展示活動,以便學生回顧自己的寫作歷程,感悟其中包含的辛勤汗水、進步、退步、反復、成績和成就。
結語
歷經將近三年對一屆學生的微寫話進行研究,筆者的寫話教學從理論走向實踐,通過實踐提煉經驗反思不足,思考優(yōu)化策略,信心滿滿地走向下一個研究階段。這一屆學生對寫作寫話的畏難心理減輕了,能主動思考,其寫話表達有主題句,體現出一定的邏輯順序,并且學生具備自查意識,會將已有知識進行重新組織,會關注大小寫、標點符號等,并在寫后進行再次自我檢查。
寫話教學不僅促使教師思考如何將其融入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促進了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而且?guī)椭鷮W生熟練運用核心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樹立學習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朱浦,祁承輝.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與研究叢書.單元教學的教研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3]梁蓮紅.閱讀教學視角——解讀文章標題[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4(10):39-45.
[4]顧宏.利用文本特征提升學生閱讀能力[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3(3):37-39.
[5]錢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探微[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9(6):23-26.
[6]朱曉燕.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如何有效選擇和運用[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