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芳榮
摘要:在我國初中素質教育階段的歷史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主體意識逐漸蘇醒,學習的需求日益增多,教師為了避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出現低效化現象,應該重視學生的歷史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分析課堂教學低效化現象的成因,采用有效的教學措施,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打造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本文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低效化現象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教學策略;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5-0053
初中歷史是一門文學性較強的學科,蘊含大量的文學知識和歷史知識,在進行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常常會因無法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明確學習目標,而出現低效化的課堂學習現象。在傳統(tǒng)教育方法的影響下,教師會沿用傳統(tǒng)的單一講授法進行歷史教學,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無法高質量地進行學習。因此,教師要尋找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來解決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低效化教學問題。
一、創(chuàng)新歷史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對歷史知識進行細致的講解,但是學生無法在教學過程中長時間保持亢奮的學習狀態(tài),容易產生疲勞感,無法高效地進行歷史知識學習。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改變低效化的教學現狀,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
以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的相關教學為例。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離初中學生的生活比較遙遠,教師憑借語言的描述無法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歷史知識,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要運用信息化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具播放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的列強侵略影視資料,讓學生通過視頻直觀地了解歷史;運用多媒體教具播放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的侵華罪行幻燈片,包括:火燒圓明園、沙俄侵占中國北方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讓學生對列強的種種罪行能夠清晰地了解和辨識;引導學生根據幻燈片呈現的資料對不平等條約的相關歷史知識進行學習,掌握不平等條約的具體內容和時代影響,讓學生銘記歷史,發(fā)奮圖強,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
二、構建歷史知識體系
初中學生之所以會出現低效化的學習現象,是因為沒有明確的歷史知識體系提供支持,無法掌握內容繁雜的初中歷史知識,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也隨之降低。教師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地為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明確歷史知識之間的各種聯系,建立系統(tǒng)有效的歷史知識網絡,幫助學生提高預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以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相關教學為例。該段歷史的背景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教師在課前要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學習,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進行預習:五四愛國運動的導火線是什么?五四愛國運動是什么時候爆發(fā)的?五四愛國運動的口號都有哪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會議召開地點都分別在哪里?中國共產黨于哪天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哪些影響?學生帶著教師出示的問題進行有目的的課前預習,構建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有利于教師的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三、秉持正確教學觀念
教師要秉持正確的歷史課堂教學觀念,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歷史學習,遵循學生的歷史認知規(guī)律,有序地開展課堂教學工作[2]。幫助學生掌握具體的歷史事件發(fā)展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堅持結合學生學習發(fā)展的特點與歷史知識,選擇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歷史教學,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和教育水平,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
以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寧為戰(zhàn)死鬼,不做亡國奴》的相關教學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七七事變的前因、經過和結果,明白七七事變是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端。通過多媒體教具展示日軍的種種罪行資料展開歷史教學,例如: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毒氣戰(zhàn)、七三一細菌部隊、“三光政策”、重慶大轟炸等等。學生通過歷史學習,認識日本軍國主義的殘酷暴行,明白了日軍的侵略本質,了解了中國人民奮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跡,學習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成立過程,激發(fā)了強烈的愛國情感,樹立反戰(zhàn)、和平、民主的思想意識,形成良好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高效地學習歷史知識。
四、豐富歷史教學形式
為了避免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出現低效化的學習現象,教師要豐富歷史課堂教學的形式,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打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3]。教師要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發(fā)揮多媒體教具的作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聲情并茂的視頻或動畫,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可以采用搶答的教學形式進行歷史知識講授,鼓勵學生進行良性競爭,在班級中形成積極的學習競爭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適當邀請學生進行歷史講解,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抒發(fā)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見解,增強學生的歷史課堂參與感和滿足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以進行歷史課堂教學延伸,帶領學生參觀歷史文化紀念館、參加課外歷史教學活動,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進行歷史知識學習。
五、結束語
欲改變低效化的歷史課堂教學現狀,就要運用創(chuàng)新歷史教學方法、為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秉持正確合理的教學觀念、豐富歷史教學形式等有效方法進行歷史課堂教學。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為學生的歷史學習增添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斷提高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仁保.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方法[J].華夏教師,2019(5).
[2]房曉東.加大多媒體技術應用,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20).
[3]徐鑫鑫,劉芳.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西部素質教育,2018(1).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石馬坪中學7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