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偉文,賴 幸,譚靜敏
(廣州市海珠區(qū)江海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廣東 廣州 510300)
隨著我國居民飲食結構的變化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增加,骨質疏松癥在臨床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已逐漸成為威脅現(xiàn)代人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老年人是骨質疏松的主要群體,特別是絕經(jīng)后的女性,發(fā)生骨質疏松的風險明顯高于男性,是臨床重點防治對象[1]。老年骨質疏松的危害較大,可引起骨質疏松性骨折,甚至造成殘疾。臨床研究顯示,老年骨質疏松與飲食結構不合理、少曬太陽、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而積極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對骨質疏松的認知,采取有益于骨骼健康的生活習慣,能有效降低骨質疏松風險,提高骨骼健康程度[2]。因此,加強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社區(qū)是骨質疏松防治的一線醫(yī)療結構,擔負著疾病宣傳教育、病情監(jiān)測等重任。但常規(guī)社區(qū)健康教育形式單一,教育效果不佳。近年來,醫(yī)療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通過遠程醫(yī)療、視頻講座、微信健康管理等形式,能有效提升對患者的監(jiān)督和指導作用,有助于健康教育質量的提升[3]。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對社區(qū)老年居民骨質疏松認知的影響,現(xiàn)匯報如下。
將2019 年1 月—12 月在我中心治療的80 例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0 例,男13 例,女27 例,年齡60 ~87 歲,平均年齡(71.3±9.6)歲;對照組40 例,男14 例,女26 例,年齡60 ~89 歲,平均年齡(71.6±9.8)歲;所有患者均經(jīng)骨密度檢查確診為骨質疏松,年齡≥60 歲,具備良好的溝通及認知能力,未使用過影響骨密度的藥物;排除繼發(fā)性骨質疏松、合并嚴重軀體疾病、精神或意識障礙等;對比兩組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方法,要求患者每月來社區(qū)檢查1 次骨密度,同時發(fā)放健康宣傳資料,進行統(tǒng)一的飲食及運動宣教,給予健康行為指導。在此基礎上,觀察組聯(lián)合微信教育平臺、在線醫(yī)療咨詢等健康宣教方式:(1)建立健康檔案。對本社區(qū)所轄老年居民進行健康普查,篩查有無骨質疏松存在,對伴有骨質疏松的老年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進行系統(tǒng)化管理[4]。(2)開辦視頻講座。采取線上教育的模式,每周開展1 次視頻講座,講解骨質疏松相關疾病知識、日常保健方法,并介紹最新的疾病知識,可與患者進行在線交流,不斷反饋問題、解決問題,加強患者的自我監(jiān)督能力和自律性[5]。(3)開設骨質疏松微信群或公眾號。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整合社區(qū)醫(yī)療資源,開設骨質疏松微信群或公眾號,可邀請骨科專家定期分享骨質疏松相關知識,由社區(qū)醫(yī)生和護士輪流值班,為患者微信答疑,預約門診,提醒患者復診等,使患者在家也能享受到持續(xù)的醫(yī)療服務,提升健康管理的深度及廣度[6]。(4)家庭隨訪。社區(qū)醫(yī)護人員制定家庭隨訪日程表,每月對患者家庭隨訪1 次,個體化講解骨質疏松的日常保健方法,指導患者多食用高鈣食物,多曬太陽,合理運動鍛煉等,督促患者主動采取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對伴有心理問題的患者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保持正向、積極的心態(tài),促使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7]。兩組均干預6 個月后評價效果。
采用骨質疏松癥知識問卷(OKT)評估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包括骨質疏松危險因素、攝鈣知識、運動知識、總健康知識評分,總分0 ~24 分,得分越高,則骨質疏松認知越好;采用骨質疏松癥自我效能量表評估自我效能,包括食鈣自我效能、鍛煉自我效能以及自我效能總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越好;統(tǒng)計堅持食用豆類及豆制品、堅持食用奶類及奶制品、堅持戶外曬太陽、堅持運動鍛煉等健康行為依從率。
觀察組干預后骨質疏松危險因素、攝鈣知識、運動知識、總健康知識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shù) 骨質疏松危險因素 攝鈣知識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0 6.13±1.02 9.78±1.10 4.56±0.93 7.63±1.19對照組 40 6.11±1.04 8.04±1.13 4.59±0.97 6.15±1.16 t 0.178 3.602 0.201 3.547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運動知識 總健康知識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0 3.71±0.78 6.17±1.08 14.40±2.73 23.58±3.37對照組 40 3.69±0.82 5.01±0.90 14.39±2.83 19.20±3.19 t 0.182 3.207 0.143 4.414 P>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干預后食鈣自我效能、鍛煉自我效能以及自我效能總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shù) 食鈣自我效能 鍛煉自我效能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0 42.35±5.21 56.73±5.84 31.18±5.46 39.60±5.25對照組 40 42.42±5.17 50.29±6.13 31.24±5.52 34.97±5.61 t 0.249 4.652 0.231 4.518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自我效能總分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0 73.53±10.67 95.33±11.30對照組 40 73.66±10.69 85.96±11.74 t 0.278 5.063 P>0.05 <0.05
觀察組堅持食用豆類及豆制品、堅持食用奶類及奶制品、堅持戶外曬太陽、堅持運動鍛煉等健康行為依從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近年來,我國老年骨質疏松患病率逐年升高,不僅可引發(fā)明顯的腰背疼痛,而且增加了骨質疏松性骨折發(fā)生率,嚴重影響患者健康。骨質疏松的發(fā)病過程漫長,發(fā)病機制復雜,早期癥狀多不明顯,缺乏特效治療手段,臨床多通過體檢篩查發(fā)現(xiàn),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以期達到防治的目的。
社區(qū)是骨質疏松防治的基層醫(yī)療機構,也是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主力。但常規(guī)健康教育對骨質疏松疾病認知的改善效果有限,難以形成健康的行為習慣,無法發(fā)揮骨質疏松防治效果。近年來,現(xiàn)代化醫(yī)療科技發(fā)展迅速,利用網(wǎng)絡平臺,建立微信群或微信公眾號,進行視頻健康教育、在線醫(yī)療咨詢等網(wǎng)絡技術手段,能有效整合社區(qū)醫(yī)療資源,對患者進行有計劃、科學、連續(xù)的健康干預,提升患者健康認知,強化自我管理意識,提高自我效能。
綜上所述,聯(lián)合微信教育平臺、在線醫(yī)療咨詢等健康宣教方式明顯提升了社區(qū)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疾病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健康行為依從率,值得在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