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佩
摘要:情感教育是與認知教育相對的概念,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同時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是完整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氛圍,處理好學生在情感與認知上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對于理論知識學習的情感共鳴性,激發(fā)其求知精神和探索欲望,加強與教師的情感聯(lián)系,更好的進行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英語;情感教育;實施方法
引言:
高中教育下承義務教育上接高等教育,作為將普通學子送入大學的唯一教學手段,其教育動態(tài)也被格外重視。在這種壓力之下很多學校推崇“唯理智教育”,這種教育傾向與“情感教育”剛好相反,將學生當作“學習機器”強化訓練記憶,不注重情感上的共鳴,背書刷題成為基本手段。就高中英語教學而言,師生間互動少,不進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為了純粹的達到理智訓練的目的,缺乏評價學生情感發(fā)展的措施和標準。本文針對此等現(xiàn)狀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議。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尊重學生,塑造溫和形象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庇纱丝梢姡蠋煂τ趯W生的關愛和尊重尤為重要,心中無愛,便不會懂得尊重,不知何為尊重,也就無法帶來好的教育。最基本的比如,不論何種教育體制下,教師走進教室的一瞬間,總是要說“上課”,學生們要全體起立回復“老師好”,而教師亦要微笑回復以示尊重。這種經(jīng)典的課堂開頭方式可以說是教育需要,體制默認,目的就在于將學生和教師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感,讓學生在情感上親近老師。同時也是讓教師明白要和學生互相尊重,溫和對待學生,才有利于教學的進行。
(二)有教無類,平等對待學生
新課改的實施,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已不再被普遍認可,那么作為教師,也不能繼續(xù)用成績的好壞作為對學生唯一的評判標準。子曰“有教則無類”,教育不能傾斜于某一方,而是應該平等對待。教師如果單單因為成績的好壞,而刻意傾向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冷落成績差的學生,那么只會讓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去愛護學生?!标P愛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平等看待每一位學生,是為人師的優(yōu)秀德行,是奉獻的精神。對待優(yōu)等生讓其以自學為主,適當督促,對待差生要多加輔導,適當進行心理談話,了解其內(nèi)心想法以及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促進情感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發(fā)掘自己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能力,轉變態(tài)度,進而學會如何投身學習,改善現(xiàn)狀。
(三)循循善誘,善于鼓勵學生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有耐心,不能以惡劣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過分的批評指責學生會讓其產(chǎn)生對自我的否認以及對這門課程的厭惡情緒,不利于情感教育的進行[1]。比如,高中英語人教版選修七課本Unit4 sharing當中的“reading”部分有一篇文章“A LETTER HOME”。文中包含了“rectangular(矩形的)、weed(雜草)、muddy(泥濘的)”等幾個不常見的專業(yè)詞匯,而這幾個單詞并不在本冊的必背單詞表內(nèi),學生很可能一開始閱讀文章的時候會有困難,比如出現(xiàn)發(fā)音不準、意思不理解、上下文無法聯(lián)系等問題,這會讓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學習產(chǎn)生畏難情緒。此時,教師應首先對學生加以鼓勵,示以溫和的態(tài)度,然后引導學生理解詞意,進而讀懂全文。適當?shù)墓膭钣欣趯W生在情感上相信自己,不隨意產(chǎn)生畏難、厭惡、自卑等負面情緒,從而讓學生在這種情感教育的輔助下更好的學習。
(四)潤物無聲,積極引導學生
情感教育要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即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2]。如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一課本Unit 1 Friendship的workbook中Listening部分,有兩個問題討論。分別是:“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to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和“What are the advantages?of?this?friendship?”。問題之后是以“Leslie”作為主人公聽片段勾選正確答案。教師可以先簡單闡述友情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學生產(chǎn)生向往,然后分組讓學生討論上述兩個問題,學生將會逐漸產(chǎn)生對友情重要性的理解,回答問題的同時又讓學生們具備了關于友情的細膩情感,有利于后續(xù)聽力部分的進行。由此可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至關重要,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
二、課本結合實際,引發(fā)情感共鳴
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四課本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開篇warming up中就介紹了圣女貞德、伊麗莎白·弗萊、宋慶齡、林巧稚等偉大的世紀女性。以成就女性為主題,寫她們的崎嶇經(jīng)歷、奮斗過程和為人類做出的貢獻。教師完全可以將這一篇文章作為范本,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身實際,尋找身邊女性的美麗和偉大之處,如“最美母親、最美教師、最美逆行者”等。讓學生在對課文學習的同時歸于現(xiàn)實,深刻理解知性之美、奉獻之美從而引發(fā)情感共鳴。
三、結束語
情感教育作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近些年越來越被重視,教師與學生的情感聯(lián)系也頻頻作為教學重點,希望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觸動情感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愈發(fā)濃厚,也能讓我國的高中英語教學更為高效完美。
參考文獻
[1]姚娟.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校園英語,2019(24):208-208.
[2]孫翠婷.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中學生英語,2019,000(048):P.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