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芳 施慧嫻 陳 晨
(福建省立金山醫(yī)院,福建 福州350028)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腦出血類型,主要是由高血壓誘發(fā),患者發(fā)病突然,病情嚴重,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血腫清除術是臨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主要手段,常見術式為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微創(chuàng)血腫抽吸術等,均可發(fā)揮清除血腫的作用,但受到圍術期護理風險的影響,患者手術成功率可能會降低,還需采取護理措施。手術室整體護理是基于手術室護理通過優(yōu)化護理環(huán)節(jié)后形成的一種新型護理方案,充分融入了整體護理理念,本研究為探討該護理模式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圍術期的作用,針對120 例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神經(jīng)外科收診且行血腫清除術治療的120 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隨機分為兩組,各60 例(分組方法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對照組:年齡60-84 歲,平均(72.13±10.34)歲;男女分別有32 例、28 例。觀察組:年齡60-83 歲,平均(71.68±10.29)歲;男女分別有33 例、27 例。兩組之間比較年齡、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倫理學原則,患者在知情情況下同意加入研究。
納入標準:(1)經(jīng)顱部CT 檢查、血壓檢查,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2)具備血腫清除術指征,擬行血腫清除術;(3)患者神志清醒,可配合完成研究。
排除標準:(1)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2)精神障礙、老年癡呆癥;(3)嚴重感染。
對照組選擇了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如在術前根據(jù)手術要求準備好所需藥品和器械,核對好患者信息;術中配合醫(yī)師操作,做好術中監(jiān)護;術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觀察組實施手術室整體護理,具體為:(1)術前宣教:到患者病房訪視,了解患者的認知水平,糾正其錯誤認知,為其詳細講解血腫清除術的作用和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圍手術期相關注意事項。(2)術前心理護理:在術前訪視期間,與患者進行溝通,在溝通過程中將患者心理問題列出,與患者共同從多個層面分析其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再根據(jù)分析得到的原因?qū)颊哌M行安撫,開導患者,并幫助患者識別非理性信念,幫助其糾正非理性信念,重建正確的理性信念,消除患者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3)術中體溫護理: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體溫進行嚴密監(jiān)測,確?;颊唧w溫維持在穩(wěn)定范圍內(nèi)(36-37℃),如體溫過低需使用暖風機和加溫毯,同時還應注意對術中輸注的液體溫度進行控制,適當給予加溫處理。(4)術后疼痛護理:術后為患者詳細講解術后疼痛的產(chǎn)生原因,為患者普及鎮(zhèn)痛方法,重點講解可行的鎮(zhèn)痛措施,并播放舒緩輕松的音樂,在舒緩動聽的音樂聲中,為患者讀書、讀報,或與患者進行友好交談,使患者注意力得以分散。(5)術后早期活動指導:待患者術后麻醉蘇醒后,指導患者進行適量床上四肢練習活動,從床上被動關節(jié)練習向主動關節(jié)練習過渡,從床上四肢練習向床邊站立練習、離床緩步練習過渡,同時指導患者進行日常生活項目訓練,如穿衣、刷牙等。
比較兩組的手術成功率、顱內(nèi)壓、不良情緒評分。
不良情緒評分[2]:焦慮選擇SAS 量表評估,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越焦慮,臨界值為50 分;抑郁采用SDS 量表評估,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越抑郁,臨界值為53 分。
應用SPSS 22.0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χ2檢驗用于計數(shù)資料分析,以n(%)表示,t 檢驗用于計量資料分析,以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有59 例手術成功,對照組有52 例手術成功,手術成功率在觀察組中為98.33%,在對照組中為86.6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886,P=0.015)。
兩組的顱內(nèi)壓在護理后與護理前相比均顯著降低,而護理后觀察組相比于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的SAS、SDS 評分在護理后與護理前相比均顯著降低,護理后觀察組評分相比于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顱內(nèi)壓比較(,mmHg)
表1 兩組顱內(nèi)壓比較(,mmHg)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例數(shù)(n)60 60護理前20.58±3.24 20.42±3.37 0.265 0.791護理后16.37±2.65 13.31±1.98 7.165 0.000 t 值7.791 14.090 P 值0.000 0.000
表2 兩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分)
組別例數(shù)(n)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60 60護理前54.57±6.91 54.38±6.95 0.150 0.881護理后47.23±5.47 41.68±4.83 5.891 0.000護理前55.28±6.74 55.09±6.80 0.154 0.878護理后48.37±5.86 42.50±5.19 5.809 0.000
腦出血是高發(fā)于老年人群的一種腦血管病變,近年來,我國老齡人口增多,老齡化形勢愈發(fā)嚴峻,加上生活水平上升后飲食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變,我國腦出血的患病人數(shù)逐漸增多[3]。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常見的腦出血類型,主要是由于高血壓導致腦部小動脈血管壁發(fā)生纖維樣變性壞死而引發(fā)的顱內(nèi)出血,是導致高血壓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病情發(fā)作突然,病情進展快速,致殘風險、致死風險均較高,預后較差[4-5]。
臨床主張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血腫清除術治療,手術方式較多,包括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等,均可完成對顱內(nèi)血腫的清除工作,降低顱內(nèi)壓,減輕腦水腫程度[6-7]。但圍術期患者受到病情影響易出現(xiàn)不良情緒,還存在手術失敗等風險,不利于其術后恢復,還需采取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
高血壓腦出血圍術期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以術前準備、術中配合和監(jiān)護及術后生命體征監(jiān)測為主,其護理措施的針對性不足,護理措施落實后無法對護理問題有效解決。近幾年,手術室護理中逐漸引入整體護理理念,整體護理以“整體性”為核心思想,主張在整個醫(yī)療活動中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護理措施在整個醫(yī)療活動中貫穿,在圍術期應用可貫穿于整個圍術期,其護理方案更加全面,護理措施更加完整,可針對患者圍術期的各類護理風險因素進行有效規(guī)避。本研究中觀察組施行了手術室整體護理,對照組中施行了常規(guī)護理,二者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1)手術成功率在觀察組中為98.33%,高于對照組86.67%,護理后患者顱內(nèi)壓、焦慮和抑郁評分在觀察組中均較對照組更低,說明手術室整體護理既可保證血腫清除術的手術成功率,還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況,這主要是因為在整體護理方案中,術前宣教和心理護理可加深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記憶,提高其疾病認知度,間接調(diào)節(jié)了其心理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手術工作,而術后疼痛護理可對患者術后疼痛進行有效干預,減輕疼痛對其心理狀況的影響。
綜上所述,手術室整體護理可提高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血腫清除術手術成功率,有利于降低顱內(nèi)壓,還可減輕不良情緒,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