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芳
摘 要:構建趣味語文課堂,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文章從教學形式趣味化、教學內容趣味化兩方面,對趣味語文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探究,以促進語文教學高質量發(fā)展,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標。
關鍵詞:語文教學;趣味課堂;構建;策略;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6-0090-02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承擔著傳授語文知識、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任。強化語文課堂的生動性及趣味性,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選擇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構建語文趣味課堂,喚醒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趣味語文課堂概述
構建趣味性高語文課堂,就要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運用趣味教學,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生動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因此,趣味語文課堂的構建應緊緊圍繞“趣味”二字展開,教師在開展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個性特征,借助多元化的趣味性教學模式,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中。
構建趣味課堂,應遵循“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一原則,充分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語文的魅力,真正愛上語文這一學科,提高語文學習的自覺性。趣味性語文教學,形式應靈活多樣,教學手段應新穎別致,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索語文的形式美和內在美,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欲望。
二、趣味語文課堂教學的價值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應用已彰顯出顯著的應用價值。具體而言,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推動了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應用,使語文課堂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徹底改變了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第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第三,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趣味性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趣味語文課堂教學的構建原則
原則一,主體性。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的主體性原則,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此,教師可依據學生貪玩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喜好被肯定等特點,精心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教學目標下,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
原則二,適宜性。教師在設計趣味性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文章內容、題材、結構、教學目標,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和游戲,確保趣味性教學融入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流程中,并與其搭配得當,銜接自然、流暢。
原則三,審美性。在語文趣味性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設計趣味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應將語文的魅力展現(xiàn)出來,最大限度地喚醒學生內在的審美素養(yǎng),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設計趣味性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時,不僅要引領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還要保證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美感,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
原則四,有效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狀態(tài)予以關注,以免學生在趣味性教學模式下出現(xiàn)紀律失控的現(xiàn)象。為此,教師在開展趣味性教學時,必須要做好相應的保障工作,確保趣味性教學的順利開展,提高教學實效。
四、趣味語文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
1.教學形式趣味化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興趣愛好等,對教學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要增強課堂導入的趣味性,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在趣味性教學模式下,教師可借助觀察、猜謎語、創(chuàng)設情境等趣味性的導入方式,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點燃學生語文學習激情。例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斷了尾巴的壁虎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在觀察中,學生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壁虎的尾巴斷了,此時,教師可提出問題:“小壁虎的尾巴斷了,怎么辦呢?”從而自然而然地導入本課的學習。又如,在教學《畫風》一文時,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以“風”為謎底,引導學生在猜謎語的趣味活動中進入到本課的學習。
教師還可以開展游戲教學,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游戲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游戲,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例如,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摘蘋果”游戲,將生字以蘋果的形式掛在“蘋果樹”上,讓學生在比一比誰摘的蘋果多的趣味游戲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字的學習中來。又如,在寓言故事的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再現(xiàn)故事情境。學生在角色扮演中,不僅能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還能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實現(xiàn)高質量學習。
2.教學內容趣味化
在語文課堂趣味性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實現(xiàn)語文教學內容的趣味化,使學生在趣味化的語文內容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更高。
第一,實施生活化教學。要實現(xiàn)語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教師就要將語文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借助生活化教學,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探索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蘊含的美,使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例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jié)》一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實際生活中有關春節(jié)的內容進行回顧,將放鞭炮、拜年、吃餃子等習俗融入到教學中,從而使語文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第二,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轉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抽象的、靜止的語文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動態(tài)化,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加深學生的印象。以識字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漢字演變的過程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會更加有趣,有利于構建趣味語文課堂。第三,融入趣味性的故事。要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將一些趣味性的故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喜歡聽故事,將趣味性故事融入語文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還能輔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總之,構建趣味語文課堂,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遵循趣味性教學模式的設計原則,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兩方面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提升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賴昌遠.趣味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9(36).
[2]范妍妍.趣味教學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魅力[J].黑河教育,2020(08).
[3]狄得禧.打造語文趣味課堂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13).
[4]閆金林.小學語文趣味課堂之我見[J].內蒙古教育,2019(35).
[5]高靜.趣味中的智慧——以生為本的語文課堂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