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英
摘 要:美術以色彩、線條、構圖表現(xiàn)社會、表現(xiàn)事物,可以充分表達幼兒的審美情感與審美能力。而美術活動是幼兒園進行藝術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要著重培養(yǎng)幼兒審美能力。文章分析幼兒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介紹如何通過美術課堂教學游戲化,培養(yǎng)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精神情操,提高幼兒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學;游戲化;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1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7-0076-02
幼兒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重點是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即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鼓勵與啟發(fā)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強調(diào)幼兒的藝術教育是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與認知”。而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是培養(yǎng)3歲~6歲幼兒藝術表達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為了激發(fā)幼兒對美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可充分利用游戲,以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身份幫助幼兒開發(fā)智慧潛能,并在活動實踐中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本文基于幼兒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對游戲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應用策略進行論述。
一、幼兒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鑒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審美教育應該更加注重幼兒感官,如手、眼、耳的結合,讓幼兒探究物體的形狀與色彩等。這種感知活動開展得越多,對幼兒審美能力培養(yǎng)效果就越好。然而,當前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活動對此關注度并不高,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美術教學方式單一、乏味
當前,部分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仍沒有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些教師在完成教學示范之后,就讓幼兒圍繞教師布置的活動內(nèi)容,用油畫棒、彩筆開始繪畫,自己站在一旁觀看、指導。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下,通常是教師在講臺上畫什么,幼兒們便依著葫蘆畫瓢,刻板、嚴肅的教學氛圍也導致部分幼兒對美術課喪失興趣。此外,幼兒的年齡小,自制力不強,在美術活動中難以較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而缺乏多樣性與趣味性的美術教學不僅無法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而且預期的教學目標也很難達成。
2.忽視幼兒的差異,過度強調(diào)教學成果
幼兒美術教育旨在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學會用畫筆等表現(xiàn)客觀事物,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幼兒眼中的世界是光怪陸離、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對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不能與成人畫等號。教師對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應基于對幼兒學習狀態(tài)、學習熱情的了解,并采取鼓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然而,部分幼兒園的美術教學過度強調(diào)教學成果,對幼兒的美術作品的評價標準單一,當幼兒的美術作品達不到教學預設標準時,就不能得到教師積極、客觀、公正的評價,這是一種無視幼兒個性發(fā)展的現(xiàn)象。
二、游戲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應用策略
游戲是既能體現(xiàn)幼兒的天性又能轉(zhuǎn)變傳統(tǒng)美術教學單一性的教學模式。幼兒教師應合理地將游戲融入美術教學中,讓幼兒在游戲中觀察,在游戲中實踐,在游戲中創(chuàng)作,并在游戲后對游戲進行鼓勵性評價,從而提升幼兒想象能力、觀察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審美能力。
1.在游戲中觀察,培養(yǎng)幼兒審美感知能力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所展示的每一個美術作品,無論是其色彩搭配,還是畫面的整體布局,都應該為幼兒帶來視覺上的沖擊。所以,在美術活動的伊始,教師可使用演示法,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認真觀察,進行美術作品欣賞,并通過講解幫助幼兒加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這種游戲化的美術活動,對提升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有重要意義。例如,在開展美術活動“圖形變變變”時,教師可出示一些圖片讓幼兒進行觀察,并讓幼兒描述它們的形狀和特點。然后,教師可組織幼兒玩“我們一起變變變”的繪畫游戲,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看看幼兒可以把這些圖形組合成什么。隨著游戲化美術活動的開展,幼兒不僅可以學會如何觀察事物,而且可以提升審美感知能力。
2.在游戲中實踐,培養(yǎng)幼兒審美想象力
美術教學游戲法的使用還要結合其他多種方法,才能讓幼兒的審美能力獲得進一步提升。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法,仔細觀察美術作品的整體造型;在游戲過程中,當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對話法,以師幼平等對話的形式,使幼兒不受思維的限制,將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在幼兒創(chuàng)作過程中,為了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力,教師可以使用討論法,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技巧。美術教學游戲中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可以培養(yǎng)幼兒審美想象力,使幼兒在美術游戲中獲得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例如,在開展美術活動“制作郵票”時,教師可以提問幼兒:假如你是郵票設計師,如何設計才能讓郵票更好看?對此,很多幼兒開展了豐富的想象。有的幼兒說:我要加上美麗的花邊。有的幼兒說:我要設計成七彩的,像彩虹一樣。有的幼兒說:我要在郵票上畫上美麗的花朵。這時,教師可引導幼兒做“一起旅游”的游戲,讓幼兒以森林為主題進行想象。教師可讓幼兒閉上眼睛,然后播放樹林里沙沙的風聲和清脆的鳥叫,讓幼兒想象自己就在森林中,想象大樹小樹、重疊樹木的模樣。在幼兒充分想象后,教師可指導他們將想象放在郵票創(chuàng)作中,讓郵票的畫面更加豐富與立體。這種以游戲形式激發(fā)幼兒審美想象力的教學形式,能夠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美術教學效果。
3.在游戲中創(chuàng)作,激發(fā)幼兒的藝術天性
美術創(chuàng)作不是簡單臨摹,需要想象力的支撐。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知的不斷豐富,幼兒隨手就可以畫出彎彎的月亮、火紅的太陽與連綿起伏的群山,但想象力卻開始下降。因此,幼兒美術教學應當著力于激發(fā)幼兒的藝術天性,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教師可以游戲的形式,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幼兒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游戲過程中,教師可為幼兒提供輔助材料與半成品,為他們提供自由發(fā)揮的物質(zhì)條件與創(chuàng)造空間,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在美術活動“水果大作戰(zhàn)”中,教師可以多種形式的水果外殼、水果網(wǎng)兜與防撞泡泡紙等材料為輔助,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這種基于游戲的美術活動,能讓幼兒的天性得到解放,個性得以自由發(fā)展。
4.在游戲后評價,注意幼兒審美感受
幼兒審美觀發(fā)展非??欤處熢诿佬g教學中運用游戲的形式,不能忘記引導幼兒多說、多做,認真傾聽幼兒多種離奇、古怪的想法。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對美的體驗與感受,并給予肯定性的評價,使幼兒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在基于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游戲教學后,教師對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要遵循下面幾個原則:第一,要與幼兒年齡特征相符,不僅要符合該階段幼兒的思維特點,還要對幼兒的審美情感進行最大限度的激發(fā);第二,游戲活動要具備藝術性,教學評價過程也可以游戲形式進行,從藝術的角度進行教學評價。例如,《斑馬搬家》作品的評價可以通過游戲?qū)ψ髌飞式Y構與多元性等角度進行,以提升幼兒對色彩構造的重視程度,而《萬里長城》作品的評價則可以城墻磚的合理擺放為標準開展審美評價。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融入游戲,對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明顯。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結合幼兒生活經(jīng)驗與知識體系,以游戲的形式提高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實現(xiàn)游戲教學效率的最大化,還需要進一步擴展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想象空間,培養(yǎng)幼兒基本的審美能力,使幼兒獲得多元智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巖.學前教育中版畫的游戲化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20.
[2]張劍楠.基于APT教學模型的小學美術游戲化教學應用研究[D].云南大學,2019.
[3]毛曙陽.關于幼兒游戲的本質(zhì)及其對幼兒的發(fā)展價值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1999(03).
[4]葛海洋.觸摸、創(chuàng)造、樂趣——挖掘地方資源 豐富兒童版畫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4(22).
[5]朱玲玉.淺談幼兒美術教學中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重要性[J].內(nèi)蒙古教育,2020(05).
[6]王小麗.淺談大班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教學[J].當代家庭教育,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