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娟
【摘要】針對小學生對合唱技能技巧認識的缺乏,筆者在課堂實踐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提出了有效提升童聲合唱訓練方法的幾個策略:課堂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合唱興趣,加強學生氣息、音準、節(jié)奏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歌唱習慣,更要注重科學的發(fā)聲方法,讓學生更完美自如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達到“聲情并茂、和諧統(tǒng)一”的效果。
【關鍵詞】童聲合唱;合唱教學;合唱訓練;小學音樂教學;歌唱方法;探究
合唱教學在音樂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學校音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藝術教育發(fā)展到今天,童聲合唱愈來愈受到學校的重視,更受到師生們的喜愛,它對于孩子們的性格情操、形象思維、藝術修養(yǎng)、音樂視野等方面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各地教育部門組織的中小學生合唱比賽的增多,更加有效地推動了學校合唱教學的普及與發(fā)展。
自參加工作以來,本人已先后輔導學校合唱隊參加了7屆廣州市舉辦的中小學生學校合唱節(jié)的合唱比賽。跟隨著廣州市中小學生學校合唱節(jié)的成長,我在如何訓練班級合唱方面有了深刻的體會。怎樣利用班級童聲合唱訓練,更好地推動學生的整體合唱水平呢?下面談談我在實踐中的一些做法。
一、從興趣入手,讓學生喜歡合唱
《音樂課程標準》里明確提出:興趣是音樂學習的根本動力和終身喜愛音樂的必要前提。眾所周知,合唱教學中的一系列練聲、練氣、音準訓練、節(jié)奏訓練都是比較單調(diào)、枯燥的,時間長了學生就容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從而對合唱也缺乏興趣。因此,在班級合唱課堂教學中,老師從備課開始就要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合唱的學習興趣,做到寓教于樂、寓教于情。
(一)用“愛”培養(yǎng)學生合唱興趣
大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痹诤铣虒W中,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話語,甚至是一次會心的微笑,都會讓學生如沐春風。當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遇到一些困惑時,她們都會樂意與老師分享,一起尋求解決的方法。在老師的激勵和鼓舞下,學生對合唱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作為合唱訓練的老師,在教學中還要合理地安排如:齊唱、領唱、合唱、對唱,表演唱、輪唱等各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一點實踐機會。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一起觀摩本地專業(yè)童聲合唱團表演的視頻,引導學生學習專業(yè)童聲合唱團的演唱技巧,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始終保持對合唱濃厚的興趣和旺盛的活力。
(二)利用范唱提升學生合唱興趣
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聲情并茂的范唱在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表現(xiàn)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能引起學生對歌曲的喜愛,激發(fā)學習歌曲的熱情,教師需要將歌曲表達的內(nèi)容、歌曲表達的音樂形象詳細講解給學生聽,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老師再有感情地范唱歌曲,用歌聲去感染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習歌曲的熱情。例如,二聲部合唱歌曲《紅星歌》,表達了老百姓對紅軍的期盼、擁護和愛戴,我用真摯的情感、雄壯有力的聲音分別范唱不同的聲部,過程中經(jīng)常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課堂中,學生們聽老師范唱比聽錄音還認真,他們被我的歌聲感動了,心潮澎湃,引起了強力的共鳴,“紅星是咱工農(nóng)的心,黨的光輝照萬代……”甚至有些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著我唱了起來。
老師動人而美妙的范唱,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一首歌曲所表現(xiàn)的音樂形象;老師用歌聲直接感染學生,更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二、加強學生氣息的訓練
科學歌唱方法的獲得依賴于正確的呼吸。小學生對氣息呼吸的方法和要求并不理解,需要通過具體的訓練和歌唱實踐,以形象的操作和示范等通俗的方法逐漸培養(yǎng)來獲得。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我采取了以下方法來訓練學生的氣息:
1.雙手捂在腹部,先把氣放空,然后再吸氣,讓學生感受吸滿氣后腹部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然后把氣吹出放空,反復練習。
2.快吸氣慢呼氣:指導學生用聞花的方式吸氣,把氣息慢慢的從牙縫里向外“撕”出來。在練習時,由老師數(shù)拍子,看看誰堅持的時間比較長,以此來鍛煉學生橫膈膜的自控氣息能力。
3.快吸氣快呼氣:上身保持直立姿勢,抬頭挺胸,吸氣時提眉毛、亮眼睛,兩眼平視前方,雙肩放松,雙手叉腰,收腹,快速吸氣快速呼氣,感受腰上振動的幅度。
在班級合唱訓練時,有些學生因為沒有掌握好快吸氣、快呼氣的技巧和方法,所以感受不到腰上的振動。這時,我會親身示范正確與不規(guī)范的吸氣與呼氣,讓學生在觸摸、模仿、練習的過程中進行對比,幫助他們盡快掌握方法。這種有步驟、有規(guī)律、循序漸進且有趣味性的合唱訓練方法,能讓學生快速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從而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三、加強學生音準、節(jié)奏的訓練
音準、節(jié)奏是音樂的基本的要素,它是唱好一首合唱曲的基礎。由于我們鄉(xiāng)鎮(zhèn)小學的學生音樂基本素質(zhì)的欠缺,在唱歌時常會跑調(diào),節(jié)奏也不穩(wěn)定,因此加強節(jié)奏、音準的訓練就顯得更為重要,音準和節(jié)奏要作為課堂難點來突破。筆者嘗試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幫助訓練學生的音準和節(jié)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視唱法:用一些專業(yè)的視唱曲來訓練學生歌唱時的音準。
2.練耳法:課堂上進行一些由易到難的聽音和節(jié)奏練習,通過訓練加強學生的音樂聽覺和音樂節(jié)奏感。
3.觀摩法:播放一些優(yōu)秀合唱隊排練的視頻,再選用專業(yè)合唱隊音準和節(jié)奏感的合唱練聲曲來訓練班級學生音準和節(jié)奏配合。
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效果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合唱技巧訓練也是一樣,不可能一蹴而就,以上方法只要長期堅持練習,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培養(yǎng)良好的歌唱姿勢
良好的歌唱姿勢包括坐姿和站姿,是保證學生唱歌時能正確呼吸、發(fā)聲和歌唱的必要條件。在平時合唱訓練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對歌唱姿勢不太注意,如低頭眼睛看地下的、或朝天看的、聳肩的、含胸的,這些動作都違反演唱的生理運動規(guī)律的,是不正確的演唱姿勢。還有的學生在歌唱時面部表情呆板,沒有喜憂之分,這也不符合歌唱的狀態(tài)和情感的投入。為了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在課堂上我會設計一些師生接龍的語句來提醒學生,如:①(師):挺起胸膛,(生):快樂歌唱。既能提醒學生集中精神進入歌唱狀態(tài)又能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歌唱姿勢;②(師):眉開眼笑,(生):輕輕唱。提醒學生要保持一種微笑的狀態(tài)來歌唱。為了讓學生感受和分辨“笑和不笑”兩種狀態(tài)下歌唱的不同效果,我通過表情呆板示范唱和面帶微笑示范唱,讓學生作對比,然后讓學生也用這兩種歌唱狀態(tài)來演唱歌曲,感受和體驗不同的效果。
合唱教學是一門豐富多彩的藝術,有著博大精深的學問。童聲合唱的訓練更需要老師在實踐操作中不斷學習、更新觀念,采用多元的教學手段,設計新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合唱氛圍,重視對學生基本素質(zhì)與合唱興趣的不斷認真細致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我們在班級童聲合唱教學中,才能對學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提高班級合唱能力的基礎上,為學校合唱隊儲備更多優(yōu)秀人才,不斷提高合唱隊的演唱水平和藝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海云,薛紅.童聲合唱訓練點滴[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3(08):22.
[3]段欣邑,張艷芹.淺談小學班級合唱教學[J].大眾文藝,2012(1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