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永濤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小學教學模式也在不斷轉變,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交流與探討,不僅能夠使教學更加高效,還能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對師生互動開展積極探索實踐,讓學生在良好的互動中學習與成長.本文針對師生互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進行了相關論述,希望能為教學工作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師生互動;實踐探索;對策
前 言
數(shù)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數(shù)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能夠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提供方法支持,且在實際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年齡的差距和思維方式的差異,在數(shù)學教學中時常會出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思維不同步的情況,這樣造成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當今學生的自主性也隨之更強,因此,倘若師生之間的溝通不到位,就會不斷加劇二者之間的隔閡,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及時認識到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通過互動實現(xiàn)知識的傳授和情感的交流,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并不斷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更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長此以往,學生能夠逐漸養(yǎng)成樂于交流、善于溝通的良好習慣,促使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溝通解決問題,不斷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來提升學生參與互動的主動性,同時注重良好互動情景的創(chuàng)設,不斷增進師生之間課上的和課下的互動,讓師生互動真正發(fā)揮其優(yōu)勢,為學生長遠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1.缺乏互動環(huán)境
就當前的小學課堂教學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學校采取的都是田字形的座位結構,只有在一些特定模式下才會組織學生將課桌圍成圓形上課.這樣一來,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一方面,田字形座位結構的初衷是為了保證良好的學習秩序和課堂紀律,從而帶給學生一定的約束感;另一方面,田字形座位結構使得坐在后排的學生距離講臺較遠,因而也會降低學生的互動欲望.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大多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的輸入,無法促進學生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另外,在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qū),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部分學校存在多媒體設備配備不足的情況,無法為師生互動提供有利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影響課堂互動的效果.
2.互動活動形式化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許多教師已經意識到了課堂互動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互動活動.但是,就當前這些互動活動來看,仍然存在形式化較重的問題,即沒有真正組織學生融入師生互動中去,而是停留在表面,無法取得理想的互動效果.例如,有的教師雖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但沒有充分參與其中,使整個過程缺乏合理的監(jiān)督及完善的檢查和評價.再如,有的教師在師生互動過程中缺乏正確的互動合作意識,仍然以指揮者的身份參與,這樣就會在無形之中增加師生之間的距離,既不利于課堂互動的開展,又不利于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
3.缺乏互動策略
互動策略是師生互動中的重要內容,只有在科學合理的策略指導下,才能使互動過程不斷發(fā)揮其價值.但是,在當前小學課堂互動過程中,很少有班級能夠采用有效的互動策略,科學開展互動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能力尚不成熟,因而無法自主自覺地開展互動交流;同時,部分教師只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詢問,沒有進行深入分析,也沒有給予學生充分鼓勵,這樣既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又會使學生的互動過程流于形式.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師生互動教學時還需要重視策略的制訂,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特點做出行之有效的計劃,使互動教學能夠得到不斷完善.
二、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開展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數(shù)學學習熱情
小學生個性鮮明、好奇心強,要想引導其主動配合教師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首先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其數(shù)學學習的熱情.小學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準確把握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吸引其注意力,確保每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首先播放一段視頻為學生呈現(xiàn)即將要學習的新知識.視頻的內容為學生生活中出現(xiàn)的購物場景,教師事先對其中出現(xiàn)錢幣的部分進行標注,當學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場景時,其注意力能夠被迅速吸引,從而有效激發(fā)其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師也能夠通過卡通人物這一媒介來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順利展開教學工作.然后,教師與學生一起扮演商店的老板和顧客,使用人民幣道具模擬付款和收款的場景,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與人民幣有關的知識,在實現(xiàn)良好師生關系的同時,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
2.培養(yǎng)學生課堂學習參與主動性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在設計、組織各項教學活動時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得到不斷增強,幫助其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和信息;增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促進互動型課堂的有序開展.例如,在講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剪紙、拼接,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進行推導,準確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同時將學過的知識寫在黑板上予以提示,以有效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使學生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在自主學習探究中溫習舊知識、探索新知識,最終實現(xiàn)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3.注重良好互動情景的創(chuàng)設
小學生大多活潑好動、天性愛玩,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互動情景能夠迅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互動的場景中向教師提問,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斷促進師生之間的密切交流.例如,在講解“多邊形面積”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學習情境:出示學校內的多邊形花壇,然后要求學生合理判斷哪個花壇的面積更大,同時闡述自己判斷的理由.當學生完成了分析與探討后,向教師匯報結論,教師再針對不同的結論進行講解,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與學生開展更深層次的交流,這樣不僅能夠帶領學生開展深入的思考,還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促使每名學生都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問題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4.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有效師生互動的前提,也是當前廣大教師需要著重考慮的重要問題.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不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首先,教師需要發(fā)自內心地愛護學生,尤其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時,需要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使學生在得到鍛煉的同時具備克服困難的勇氣.其次,教師需要保持寬容的心.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初期階段,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可能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師需要采用恰當?shù)姆绞揭龑W生認識自身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同時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完善自己,不斷發(fā)揚自身優(yōu)點、改正缺點,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最后,無論是在教學計劃還是學生培養(yǎng)工作中,教師都應當始終堅持長遠發(fā)展理念,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視為教育的重點和目標,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綜合型人才.
5.加強課下師生互動
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僅僅存在于課堂上,課下的溝通也同樣重要.要想將其真正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需要教師加強與學生課下的互動,不斷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才能營造更加完善的互動環(huán)境.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后主動與學生交流,了解其日常學習情況,針對其遇到的問題或瓶頸給出自己的看法供學生參考,這樣能夠在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可以主動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去,例如,主動了解學生的喜好、積極參與班級集體活動等,減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為教師教學工作的制訂提供客觀的依據(jù).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家庭作業(yè)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例如,針對在課堂上打瞌睡的學生,可以在批改作業(yè)時寫上“休息和學習同樣重要,一定要勞逸結合喲!”這樣既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又能對其不足之處給予一定的提醒,構建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
結 語
綜上所述,互動是小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小學數(shù)學教師需要不斷加強對師生互動的重視,并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營造愉快、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鄒妮.淺析小學數(shù)學中師生交往互動教學[J].文淵(中學版),2018(12):348.
[2]楊玉梅.加強師生互動,學好小學數(shù)學[J].速讀(上旬),2018(9):225.
[3]鐘瑞玲.如何使數(shù)學課堂的師生互動更有效[J].華夏教師,2020(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