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生活素材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指出合理運用生活素材能夠更好地踐行作文源于生活基本理念、為教學活動提供多方面支持等優(yōu)勢。并重點從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引導學生構建素材庫、培養(yǎng)學生素材轉化能力、根據寫作需求選擇素材、立足教材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優(yōu)化教學評價等方面,對基于生活素材的初中作文寫作指導策略進行探討,以期能夠為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生活素材;初中作文;積累素材;運用素材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7-0121-02
【本文著錄格式】張玉紅.基于生活素材的初中作文寫作指導策略[J].課外語文,2021,20(07):121-122.
初中作文寫作指導難度較大,需要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特征、寫作基礎、語文能力、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生活經驗等多方面因素。為了保障實際教學效果,教師應當準確理解運用生活素材對寫作教學的促進意義,并在教學實踐中采取各方措施引導學生積累和運用生活素材,最大程度地挖掘和發(fā)揮生活素材作用,打造更加高質高效的寫作教學課堂。
一、生活素材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對初中作文教學而言,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學習、訓練往往離不開生活素材,在脫離了生活素材支撐的情況下,作文教學往往難以取得良好成效??傮w來看,生活素材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主要體現于以下幾方面:
(一)踐行作文源于生活基本理念
正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寫作作為重要的藝術表達形式,其不僅來源于生活,而且還需要為生活而服務,相應的初中作文寫作指導中少不了生活素材。作文只有貼合生活實際,才能有效喚起人們的情感,讓人在閱讀作文的時候能夠產生情感共鳴,帶給人美的享受。即便是以科幻、幻想等為主要內容的寫作,同樣是建立在生活基礎之上的,不可能脫離生活。換言之,教師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積累和運用生活素材,讓作文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讓學生充分感受寫作魅力,促使學生在有效實踐中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二)為作文教學提供多方面支持
初中作文教學面臨著不少難點和阻礙,而生活素材能夠為之提供多方面支持,促進教學效果的全方位改善。生活素材的運用能夠以更加適合初中學生身心特征的方式優(yōu)化寫作教學。初中學生寫作水平不高,對寫作方法、技巧的掌握較為有限,同時寫作經驗不足,相應的寫作教學也主要停留于淺層階段,教學難度較大。與此同時,寫作教學和訓練本身屬于較為抽象的過程,教師往往只能從理論層面提供指導,而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導致學生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不過在生活素材的支持下,教師能夠以更加簡單、直接甚至形象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為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奠定良好基礎。而且學生在積累和運用生活素材的過程中,能夠對作文源于生活有深刻理解,切實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配合更加真實的情感,不斷提高寫作能力。另外學生能夠在積累與運用生活素材的過程中深入感受生活,逐步形成完整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體會和感受真實的美,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并反過來為作文教學效果的改善發(fā)揮積極作用。
二、基于生活素材的初中作文寫作指導策略
(一)積累生活素材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要想有效積累生活素材,學生必須具備主動、細致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全面發(fā)現和挖掘生活中能夠作為寫作素材的事物。如果學生本身欠缺對生活的觀察力,那么其很難在生活經驗中凝練、提取出大量豐富的素材,在進行寫作時也難以得心應手地運用各種生活素材,不利于寫作水平的提升,尤其容易出現無事可寫、無話可說的情況。因此在初中作文寫作指導中,教師應當重視和落實對學生生活觀察習慣與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引導學生對生活多加留心,用心去發(fā)現生活中的亮點與美好。這樣在寫作中需要用到相應的生活素材時,學生才不至于陷入無事可寫的窘境,為學生寫作訓練活動的開展以及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身邊的風景、人物、事跡等,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感受,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為日后的作文寫作積累大量素材。
2.鼓勵學生構建獨特的生活素材庫。初中學生對生活素材進行積累除了要認真、留心地觀察和體驗生活外,還需要構建獨特的素材庫,不斷積累大量豐富的素材,并且可以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記憶,這樣在寫作時才能信手拈來地運用各種生活素材。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搜集各種生活素材,并且要及時將這些素材記錄下來,形成獨屬于自己的素材庫,以便自己在之后進行強化記憶。學生應當將自己對自然環(huán)境以及生活實踐的各種認知、感悟等進行整理和記錄,如將自己看過的自然風光記錄在素材庫中,又如將自己幫媽媽洗衣服的事情記錄在素材庫中,都是學生構建獨特生活素材庫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對語文教材、課外閱讀、各科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生活化聯(lián)想,不斷補充生活素材庫。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聯(lián)想一名自己的小學教師,并將自己知道的教師相關實際進行簡單整理,補充到生活素材庫中。學生們紛紛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在自己的生活素材庫中加入了和小學教師相關的素材,對教師寬以待己、嚴以律己等的各種事情進行了記錄,不僅豐富了素材庫內容,也對自己小學教師的感情發(fā)生了一定變化。
3.培養(yǎng)學生科學轉化生活素材的能力。教師在初中作文寫作教學中指導積累生活素材時,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科學轉化生活素材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真正將這些素材轉化成為自己所用的內容。實際上部分學生只顧著一個勁地補充和拓展生活素材庫,將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種見聞和思想情感等都納入其中,但在進行寫作時卻不能對這些素材進行有效運用,無法有效挖掘和發(fā)揮生活素材的價值。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在積累生活素材的同時強化理解和記憶,尤其要對一些具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的素材進行重點記憶,這樣在寫作時才能及時聯(lián)想起對應的素材并加以運用,促使學生寫作水平在生活素材的支持下有所提升。例如在教學《鳥》這篇課文時,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聯(lián)想自己生活中見到的各種動物,并圍繞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外形、性格特點等進行描寫,積累生活素材。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對自己記錄的生活素材進行背誦,強化記憶,促使學生轉化生活素材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運用生活素材
1.根據寫作需求合理選擇生活素材。初中學生不僅要大量積累生活素材,更要合理選擇與運用素材,只有這樣生活素材才能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媒介。教師則要在作文寫作指導中引導學生根據寫作需求,合理選擇與運用生活素材。其中最基礎的一點在于確保素材內容與寫作內容高度一致,如果不顧寫作表達隨便選擇生活素材,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導致作文整體看起來極不和諧,也不能發(fā)揮生活素材對思想情感表達的支持作用。另外還需要綜合考慮寫作情感、寫作風格等因素,優(yōu)選合適的生活素材,最大程度發(fā)揮素材對作文寫作的服務作用。例如在教學《抓住細節(jié)》這一作文寫作要點相關內容時,教師鼓勵學生對生活素材進行綜合對比,考量不同素材中的細節(jié)表現情況,從大量素材中選擇內容契合且在細節(jié)方面有一定表現的素材進行寫作。
2.立足教材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教材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相應的寫作教學同樣離不開教材。教師一定要立足于教材,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素材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不斷提高寫作能力。例如在指導學生于作文寫作中寫出人物的精神時,教師將教材中的課文《鄧稼先》《說和做——記錄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憶魯迅先生》《孫權勸學》等進行研究,探究這些課文是如何表現人物精神的。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在寫作中運用生活素材時對課文進行模仿,嘗試對人物的精神進行深刻、準確表現。
3.針對性地優(yōu)化學生寫作評價。教學評價歷來都是教學的重點組成部分,是反映教學情況以及為教學優(yōu)化提供依據的關鍵。教師在作文寫作指導中應當針對性地優(yōu)化學生寫作評價,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自己在運用生活素材進行寫作時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不斷糾錯和成長,促進學生寫作能力不斷提升。例如在作文寫作的文從字順方面的教學指導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運用生活素材時的語言表達進行重點評價,促使學生明白自己在寫作表達時存在的問題,提出明確的批改意見,幫助學生以明白準確的語言進行清楚表達,確保行文通順流暢。
三、結束語
初中寫作教學少不了生活素材,教師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指導學生積累和運用生活素材,促使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師一定要掌握積累和運用生活素材的有效方法,并在教學實踐中持續(xù)性地進行指導、滲透,讓學生逐步掌握相應方法并形成獨特的生活素材庫,根據實際寫作需求靈活運用合適的素材,讓作文寫作不再是干癟的口水話。
參考文獻
[1]王濤.淺析初中作文的生活素材積累[J].課外語文,2016(12).
[2]唐鑫.初中作文生活化探索[J].中華辭賦,2019(3).
[3]陳麗珠.初中寫作教學中素材的積累和運用[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8(10).
[4]劉亮.讓濃郁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談初中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運用[J].讀與寫(教師),2020(4).
作者簡介:張玉紅,女,1974年生,山東東營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