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艷,廉子明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高毒性,研究食品中汞的測定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對食品中的汞有明確限量標準[1-3]:蔬果、乳制品≤0.01 mg·kg-1,糧食≤0.02 mg·kg-1,肉蛋類≤0.05 mg·kg-1,食用菌≤0.1 mg·kg-1,水產品≤0.5 mg·kg-1。同時,我國國家標準《食品中總汞及有機汞的測定》[4]中規(guī)定了食品中總汞及甲基汞的測定方法,常用的有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法、冷原子吸收光譜法、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光譜聯用法等。對食品中多種測汞方法的研究將有助于相關從業(yè)人員進行合理選擇。
1.1.1 原子熒光光譜法
原子熒光光譜法(AFS法)的工作原理是在酸性介質中,汞被KBH4或NaBH4還原成原子態(tài)載入原子化器中[5],在汞空心陰極燈的照射下被激發(fā)至高能態(tài),當再次回到基態(tài)時發(fā)射出特征波長的熒光,測得的熒光強度與汞含量成正比,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湯燕[6]對茶葉樣品采用干法、濕法和微波消解法3種不同的消解方法進行預處理,基于不同預處理方式對原子熒光光譜法進行數據總結,測定結果顯示,微波消解法的汞損失量最低,測得汞含量為0.025 mg·kg-1。因此,選擇AFS法的預處理方式尤為重要。陳曉妹[7]測定水中的痕量汞時,檢出限可達0.015 8 μg·L-1,RSD=0.91%。說明其靈敏度好,精密度高,適合對痕量汞進行檢驗。
AFS法在檢驗各種海產品、農產品時均有應用。汪娌娜等[8]人采用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了海產品中的汞,董娜[9]測定了大米中的汞,張艷等[10]人測定了食用玫瑰中的各種重金屬元素。此法具有發(fā)射譜線簡單、線性范圍較寬、干擾較少等優(yōu)點,故應用廣泛。但此類方法在測定時其預處理過程略微繁瑣,同時易導致汞損失和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此外,AFS法測定過程中硼氫化物的使用促進了過量H的形成,可能導致光譜干擾[11]。
1.1.2 原子吸收光譜法
(1)冷原子吸收光譜法。此方法基于汞的揮發(fā)性進行改進,其原理是先對樣品進行酸消解[12],將汞轉化成Hg2+,在強酸性條件下將其還原成元素汞,汽化為汞蒸氣后吹入測定裝置,在波長253.7 nm的共振線下進行吸收值測定,在其線性范圍內,測定數值與汞含量成正比,外標法定量。
氯化亞錫試劑用量大,配制濃鹽酸操作繁雜,易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譚洪濤[13]使用硼氫化鉀作還原劑代替?zhèn)鹘y的氯化亞錫,在汞加入量相同時,使用硼氫化鉀所測得的吸收值更大(平均值大約提高10),其靈敏度得到了優(yōu)化,檢出限為0.13 μg·L-1,當允許誤差≤±5%時,在含0.1 μg·L-1Hg2+的標準溶液中,SO42-、SO32-、K+、Na+、Mg2+、Cl-、Ca2+、Zn2+、Fe3+、As3+、Mn2+、I-均不干擾測定;對乳制品、青菜、鯽魚測定的相對標準偏差維持在3.2%~4.3%。因此,冷原子吸收光譜法在選擇性、靈敏度和準確性上均符合食品級國家標準,但其所用儀器和裝置較為特殊和昂貴。
(2)直接汞分析法。此法是目前提出的測定復雜基體中痕量汞的較好方法之一。該設備可用于固體和液體樣品的分析,不需要任何預處理。樣品熱分解后將汞氧化,再進行金汞齊反應,加熱釋放汞蒸氣進行測定[14]。直接存儲器存取的化學分析的效率依賴于被處理樣品的同質性。通常,校準曲線需要使用標準物質建立,但最終也可以通過外部校準技術來完成。李艷麗等[15]人的研究表明,此方法在200 ng·L-1的濃度內均具有相關性良好的線性關系,最低檢出限為0.218 μg·kg-1;在測定食用菌時RSD≤5.56%,回收率為93.3%~106.5%。說明測汞儀取樣量少,但回收率高,無需進行前處理,且能夠減少污染,降低人為誤差的同時提升分析效率,方便快捷,便于推廣。于趁等[16]人采用直接測汞儀以山楂、金銀花、白芍、中槐提取物4種中藥作為測定對象,也得到了較為滿意的測定結果,反映了此方法的廣泛適用性。
直接測汞儀法與冷原子吸收光譜法(CV-AAS)同屬于原子吸收光譜法,CV-AAS是國家標準方法,但由于儀器和裝置的特殊性,易為測定帶來不便。直接測汞儀法可將人工步驟的預處理與儀器測定步驟相結合,其操作更為簡便。另外,也可將直接測汞儀法作為對比的檢測方法,通過檢測結果的對比來檢驗新的測汞方法是否具有良好的檢出限、精密度及準確度。
1.1.3 原子發(fā)射光譜法
對于汞的分析不只單一采用原子發(fā)射光譜法(AES),而是電感耦合等離子體(ICP)與原子發(fā)射光譜相聯合使用(ICP-AES)。ICP-AES以等離子體為光源,將樣品霧化后進入等離子體通道再被原子化,發(fā)出特征元素波長的光,通過分光系統檢測特征譜線判定樣品中是否有該特征元素,并分析該元素的含量[17]。
牛建兵等[18]對罐頭食品中的汞進行檢測,得到最低檢出限為0.08 μg·kg-1,回收率94.6%,RSD=4.8%,靈敏度和準確性均能達到食品級別標準。曹燦[19]采用ICP-AES方法,確定了蔬菜中的5種重金屬的含量。李剛[20]通過微波消解預處理和ICP-AES測定搭配的方法,測定了植物樣品中11個微量元素的量值。由此可知,ICP-AES對于多種金屬元素的測定,具有明顯優(yōu)勢。說明此方法適用于檢測食品多種有害的重金屬元素,其應用范圍也可拓展到測量食物中的營養(yǎng)元素含量的高低。
利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與質譜聯用(ICP-MS)也常用來檢測食品中汞的含量。陳慧等[21]在測定進口飲料中的汞時,采用ICP-MS測得汞最低檢出限為0.004 μg·kg-1,線性系數 在0.999 4以 上,線 性 關 系良好。楊立學等[22]人在測定嬰幼兒食品時,先采用微波消解法前處理,再用ICP-MS進行后續(xù)測定。樣品加標回收率為87.5%~93.7%,最低檢出限為0.002 5 mg·kg-1,線性系數可達到0.999 0。由此可見ICP-MS的可信度和檢測限在多種測汞方法中處于較優(yōu)地位。王欣美等[23]人對英國食品分析水平評估計劃(FAPAS)組織的罐裝魚的5種元素進行檢測,得到的數據與參考值吻合,從而驗證了此方法的高度準確性。馬玲等[24]人對香辛料中的11種元素進行檢測,發(fā)現包括汞在內的多種元素的加標回收率為93.1%~96.7%,RSD為0.3%~3.6%,說明ICP-MS測定元素覆蓋范圍廣且干擾少,準確度精密度良好,適合對多種元素同時測定,但檢測成本相對偏高。
1.3.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測定汞的常用顯色劑為雙硫腙,但食品中的汞含量往往較低,傳統雙硫腙顯色劑有時不能達到要求。鄰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與汞在pH約為10的硼砂溶液中能產生紅色的絡合物,因此可作為分光光度法的顯色試劑。李秀華等[25]對動物飼料樣品先碳化再灰化,冷卻后用硝酸溶解并加熱至近于干燥,再加硝酸溶解。過濾后的濾液通過汞離子富集柱富集洗脫并調節(jié)pH=7.0(目的是排除其他金屬離子的干擾,例如鈣鎂離子),后續(xù)加入硼砂緩沖液、Triton X-100和顯色劑,測定回收率為97%~101%,與原子吸收法同步測量,得出的結果誤差較?。ú怀^0.02 μg·g-1),因此其準確度和靈敏度均合格。此方法產生的絡合物較為穩(wěn)定,反應在室溫下即可進行,靈敏度和準確度高,操作簡單,成本低廉。
1.3.2 納米銀的應用方法
納米銀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但這種方法在測汞技術中應用并不常見。任藝[26]制備了幾種粒徑均勻分散的球形納米銀粒子,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表征出靈敏度最高的納米銀粒子(平均粒徑為3.9 nm)進行實驗;在標準溶液中最低檢測限可達0.7 μg·L-1。對幾種蔬菜樣品采用酸消解,RSD為7.5%~8.3%,加標回收率為97.25%~100.63%,在鈣鎂離子存在時依然對汞離子具有高選擇性,同理也可推廣到其他食品測量中。此法準確性和精確度較高,但其原材料的制備略顯繁瑣,且為了保證方法較高的靈敏度,需將納米銀粒徑盡量做的很小,故目前未得到較大推廣。此種方法尚未完全成熟,要得到應用仍需進一步改善優(yōu)化。
1.3.3 熒光探針法
熒光探針法因其設備簡單、操作簡便,而廣泛應用于分析檢測中,通過改變熒光分子來達到不同的分析檢測目的。此種方法較為適用于水中的離子檢測,但對食品樣品進行消解后依然適用。石吉勇等[27]人對CQDs和CuNCs進行復合制作熒光探針,用于檢測螃蟹中的汞離子,回收率為102.5%~105.4%,且經過對比該比率型復合體系相比于單發(fā)射熒光檢測具有更高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此法可達到最低檢測限為2.83 nmol·L-1,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且對于十幾種常見的金屬離子均不產生相互作用,選擇性很好。但對于海鮮產品,測定汞離子的研究意義不如同時測定甲基汞和汞離子的含量。熒光探針法應該更多的應用到對蔬菜、谷物、奶制品等的檢測中。
1.4.1 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光譜聯用法
此聯用方法一般用于對不同形態(tài)的汞進行分離測量,在水產品中應用范圍更為廣泛。孫蕾等[28]使用HPLC-AFS測得無機汞、甲基汞、乙基汞的檢出限分別為20 μg·kg-1、5 μg·k-1g和10 μg·kg-1。使用鹽酸混合提取液提取狗魚樣品中的無機汞、甲基汞和乙基汞,色譜柱分離汞的不同形態(tài),測得回收率為88.2%~101.3%,RSD=1.5%~2.8%,表明該方法準確度較好。液相色譜預處理簡單,分析快速且對不同形態(tài)的汞分離效果較好。
樊祥等[29]人測定水產品的汞化合物,在濃度為1.0~20.0 μg·L-1,相關系數為0.999,無機汞和乙基汞檢出限均為0.009 mg·kg-1、甲基汞檢出限為0.006 mg·kg-1。后續(xù)測定了黃花魚中的3種形態(tài)的汞含量,無機汞由于易揮發(fā)的物理性質,其相對標準偏差略大于有機汞。此外還測定了FAPAS質控樣品蟹肉罐頭T07231QC中不同形態(tài)汞的含量,僅檢出甲基汞,對比其證書中的甲基汞標準測定值,誤差僅為10 μg·kg-1,從而驗證了此方法的準確性。
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光譜聯用法同普通原子吸收光譜(AAS)相比,其更加適用于不同形態(tài)汞含量的測定,而不是對單一元素進行分析。有機汞和無機汞的毒性差別很大,不同物質含相同濃度的汞元素,毒性差別卻未必相同,因此,對于有機汞含量較高的食品(大部分為水產品)進行檢測尤為重要。
1.4.2 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法
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法(ICP-MS)可快速精確的檢測多種元素,與HPLC聯用后可檢測不同形態(tài)的同種元素。李吉龍等[30]人以魚松為樣品(其中汞的主要存在形態(tài)為甲基汞,約占總含量的50%以上),將魚松濕法消解制成樣液,進行高效液相色譜分離,再用ICP-MS測定樣品中的甲基汞。測得檢出限為1 μg·kg-1,回收率為85.0%~108.5%,RSD≤8.0%,靈敏度和準確度高。賈彥博等[31]人也采用此方法測定東海烏參中的二價汞、甲基汞、乙基汞和苯基汞,得到的結果較好。此方法適用于不同形態(tài)的汞含量的分析,在水產品中的應用尤為廣泛。
在食品樣品中汞的測定中,定量步驟并不復雜。但由于汞及其化合物的揮發(fā)性,在預處理過程中要保證溶出率和揮發(fā)率在正常范圍內,故樣品制備步驟非常關鍵。因此,應進一步研究各種可能含有汞元素的食物基質,以確保對不同樣品進行測定時選取最適宜的預處理方法。
光譜法檢測食品中的汞是目前最常用和普遍的方法,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得到了推廣和使用,同時也衍生出了許多新型的聯用方法,大多基于現有基本方法進行改造和優(yōu)化,其核心往往是AAS或AFS。原子光譜法具有良好的推廣范圍和檢測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優(yōu)秀的聯用方法出現。
一些經典的方法例如分光光度法,依靠其簡單的原理和顯色劑的廉價易得,在當今依然在使用,隨著新型的顯色劑的涌現使得其煥發(fā)出新的光彩。此外,雖然納米技術基于分子光譜法的測定手段并不常見,但是也為間接測汞方法提供了思路,意味著檢測者不僅可以使用顯色法這種常規(guī)方法來間接測定,利用發(fā)散思維往往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獲。此外,熒光探針法中使用的試劑可以復合再使用,或者可以開發(fā)新的熒光分子用于前沿的檢測,具有研究意義。
汞對于生存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的危害巨大,因此,有必要將安全監(jiān)管體系與防止污染聯合起來,加強食品品質和環(huán)境安全,完善汞的檢測技術,分析各類樣品的預處理方法及食品中汞的檢測技術,對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