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敏紅
[摘? 要] 線上教學以線上課堂、線上資源、線上活動等形式呈現(xiàn),學會學習是線上教學的根本指向。線上教學要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網絡的主動功能。作為教師,要積極投放課程資源,展開在線任務設計,實施在線學習管理。通過線上教學,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線上教學;自學能力;小學數學
2020年,是線上教學發(fā)展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因為疫情,全國大中小學?!巴Un不停學”,線上學習實踐走向深入。那么疫情過后,線上學習是否會持續(xù)發(fā)展呢?筆者認為,基于“互聯(lián)網+”以及多媒體化的時代背景,線上學習將逐漸成為一種與離線學習、線下學習并存的主流學習方式。那么,作為教師,如何提升線上教學的整體性效能,助推學生自學能力的發(fā)展呢?筆者認為,教師要研究線上教學的特質,探尋線上教學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無縫對接,從而提升教學的整體績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1]。
一、學會學習:線上教學的意義及特質
所謂“在線學習”,是指“師生借助網絡而展開的一種教學、輔導、答疑等活動”。在線學習不同于線下學習,它是一種身體不在場而心理在場的新樣態(tài)學習。相比線下學習,在線學習的時空更為廣闊,資源更為豐富,互動更為多元。在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自我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充分發(fā)掘相關的課程與教學資源,讓線上學習的內容與線下學習的內容相匹配。
1. 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
線上學習的主體都位于網絡終端。為了避免學生在線上學習時看影視劇、打游戲等,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線上學習的引導,從而突出自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未雨綢繆,謀定而后動,從而做好線上教學的各項準備工作。為此,教師要精心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等,精心設計導學案,從而構建“空中課堂”。比如教學“認識負數”時,通過在線集體備課、設計課件以及錄制腳本等,精心打造錄制視頻。這樣的一種具有虛擬特質的課堂,既可以讓學生在線學習、實時互動,也可以讓學生離線學習,缺場互動。較之于在場的課堂教學,“空中課堂”更具有一種內在的魔力。
2.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線上教學的直接受益者、參與者和創(chuàng)造者。線上教學不僅要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線上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獨立自主地完成全部學習過程,要積極、主動地與老師和同學商討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較之于線下學習,線上學習更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能動性等作用。借助網絡平臺,學生還可以進行拓展性、延伸性學習。比如在線學習“因數和倍數”這一部分內容,學生借助互聯(lián)網搜尋關于因數、倍數的相關信息,了解完全數的來歷、特質、發(fā)展歷史等。在線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 突出網絡的主動功能
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學,線上教學更為多元、更為豐富。如在線上教學中,教師既可以上鏡直播,也可以進行錄播;既可以將語音與PPT相結合,也可以融入微課、微視頻或者抖音等。線上教學,突出了媒體的主動性功能,讓媒體能積極、主動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線上教學中,媒體不是消極地、被動地等待學生,而是會積極、主動地誘導學生、召喚學生。比如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時,筆者將重難點內容、易錯點內容編輯成有趣的、通俗易懂的短視頻,嵌入線上學習之中,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探究,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
二、學會學習:線上教學的策略及流程
線上教學的本質特征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在線上教學中,教師要借助網絡技術更透徹地把握教材、了解學生,從而能對學生的線上學習給予有效的指導。線上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投放課程資源,展開任務設計,對線上學習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線上學習,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促進學生自主、自能地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1. 投放在線課程資源
提升學生在線學習的效能,需要教師精心投放在線的課程學習資源。有教師認為,在線教學就是簡單地將電腦打開,然后與學生進行在線或離線互動,這樣簡單化的認知是膚淺的。相較于課堂教學,在線學習的課程資源可能更加復雜。通過投放在線的課程學習資源,能更好地提升在線學習的效能。
投放在線學習的課程與教學資源,主要包括視頻材料、電子課件、在線作業(yè)、知識圖譜、檢測反饋習題作業(yè)等。從總體上可以分為預習的課程資源、學習的課程資源以及復習的課程資源等。比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部分內容時,在線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展示生活中各種長方體、正方體等三維立體的模型,向學生提供長方體、正方體的框架模型等,從而便于學生直觀感知,而且要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驗證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等,進而將各種驗證方法通過網絡進行互動。通過在線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當下的小學生,對互聯(lián)網的了解、應用是比較多的,他們習慣于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展開自主性、自能性的學習,因此線上教學是契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的。在線上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做好相應的筆記,可以讓學生將微課視頻保存,從而便于學生將微課視頻定格、回看,便于學生對學習內容展開深度研究。
投放在線課程資源,能讓師生、生生之間進行無障礙的交流。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空中課堂”視頻,教師還可以將之放置到網易云課堂、釘釘云課堂之中,從而實現(xiàn)課程資源的分享、交流,豐富學生的在線學習。
2. 展開在線任務設計
線上學習是一個處在不同空間、師生不能直接照面的學習,但通過共同的學習任務,能將師生、生生置身于同一個學習場域之中。這里的場域,不是指物理性的、實在的場域,而是指心理性的場域。通過學習任務,師生、生生彼此之間能展開對話、交往。如果沒有學習任務,學生的線上學習就可能處于一種松散狀態(tài);而有了共同的學習任務,學生的線上學習就可能處于一個積極的、自主的、規(guī)范的狀態(tài)。以任務驅動學生線上學習,是提升學生在線學習效能的重要手段[2]。
以小學六年級“比的基本性質”的教學設計為例,如果按照教材的編排,通過實例引導學生探究,按部就班地讓學生展開學習,線下的課堂教學效果可能會好一些?;趯W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分析,筆者在教學中從“商不變的規(guī)律”“分數的基本性質”等出發(fā),引導學生猜想、自我驗證,形成特定的線上學習任務:比和分數、除法有怎樣的關聯(lián)?除法中商不變的規(guī)律、分數的基本性質是怎樣的?比的基本性質是怎樣的?怎樣驗證?怎樣化簡整數比、分數比和小數比?等等。線上學習任務,讓學生的數學思考、探究有了方向,學生在線留言,或質疑,或點評,或提出自己的意見,等等。在線學習任務,將全體學生裹挾其中,讓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在線學習任務不僅是學生數學學習的載體,更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驅動。作為教師,要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借助任務驅動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對于學生在線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教師應給予積極的、有效的指導。
3. 實施在線學習管理
要提高在線學習的效率,必須加強在線學習的監(jiān)督、管理。作為教師,不僅要向學生提供在線學習的資源,設計在線學習任務,更要引導學生進行在線學習的自我管理。要對學生在線學習課程的訪問路徑、資源概況、知識理解路徑、學習頻率等進行有效的分析。通過對學習平臺的分析、監(jiān)督、管理,促進學生有效解決問題。
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在線學習進行“線上視導”,更要了解學生在線上的自主學習狀態(tài),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指定抽樣調查。要樹立線上學習的典型,強化對學生線上學習的考核、考評。可以通過訪談家長、訪談學生、家?;ネǖ确绞?,了解學生在線學習的狀態(tài)。比如在抗疫期間,筆者引導學生在線上學習“圓柱和圓錐”單元時,要求學生“打卡”,從“什么時候開始看課”到“什么時候結束看課”,在其中會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點撥、啟發(fā),這是一種具有過程性的在線管理方式。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對學生的在線學習進行“點到”,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樣態(tài),這又是一種具有過程性的在線管理方式;進行相關內容的診斷性、形成性的考察、督查,從而對學生的數學階段性學習進行了解,這同樣也是一種具有過程性的管理方式。課時管理、學段管理的交織、融合,能讓教師更加真實、全面地把握學生的在線學習。不僅如此,我們的管理不僅要定位于學生個體,還要定位于學生群體。如我們時不時地對學生群體進行督查,將“定期與不定期”“指定與抽樣調查”相結合,全方位督導學生數學線上學習的情況。
線上學習是學生數學學習的新樣態(tài),它具有空間自由、時間自主、內容可選等特質。作為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線上學習的研究和管理。通過線上學習,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提升,技術素養(yǎng)有了發(fā)展,教學轉型有了雛形。
參考文獻:
[1]? 劉彥萍. 通過創(chuàng)客教育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7(5).
[2]? 何偉鋒,鄧梨莉. 云計算環(huán)境下協(xié)作學習課堂的設計與探討[J].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