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超,賈民隆,段九菊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山西太原 030031)
萱草(Hemerocallis sp.)為百合科萱草屬植物,在我國有著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萱草適應性強,管理經(jīng)濟,適合各種形式的園林栽植,深受群眾喜愛。近年,萱草在園林綠化中廣泛使用,市場需求巨大[1-2]。據(jù)資料記載,現(xiàn)所有園藝品種的萱草屬植物,都源于七八個原始種,僅占全屬植物種數(shù)的1/2,且經(jīng)過長期的反復雜交,性狀已極其混雜,品種之間有些只具有細微差別,同時它們與性狀純一的原始種則相距甚遠[3]。目前我國萱草種質(zhì)資源尚未形成系統(tǒng)科學的品種分類體系,這給萱草種苗生產(chǎn)以及合理利用萱草種質(zhì)資源帶來了不便[4]。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區(qū),晝夜溫差大,冬季氣溫全省均在0 ℃以下,而夏季則普遍高溫少雨;城市綠化地帶多使用工程回填土,土壤鹽堿貧瘠,園林綠化迫切需要具有優(yōu)良抗性(抗寒、耐熱、抗旱、耐鹽)的萱草新品種[5]。
本研究選用9 個萱草品種進行自然干旱及復水試驗,通過比較光合特性相關(guān)參數(shù),以期了解干旱脅迫對萱草光合作用的影響,旨在為萱草抗旱育種篩選耐旱種質(zhì)資源。
2020 年,選擇在山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花卉中心露地栽培的多年生大花萱草金娃娃、香妃、香寶、紅運、金針、太谷1 號、太原1 號、黃繡客和吉星等9 個品種為試驗材料。
在萱草營養(yǎng)生長期進行干旱脅迫處理,設(shè)2 個處理,處理1 為自然干旱,土壤含水量達到16%;處理2 為復水使土壤含水量達到35%。自然干旱和復水后的土壤含水量(VWC)采用美國Spectrum 公司生產(chǎn)的TDR 350 便攜式土壤水分速測儀測定。選取長勢一致、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3 株,于每株第3~4 片新展開嫩葉的中間部位,采用美國LICOR公司生產(chǎn)的LI-6400 便攜式光合儀,葉室裝配LED紅/ 藍光源,光合有效輻射(PAR)分別設(shè)定為0、50、100、150、200、400、600、800、1 000、1 200、1 500、1 800、2 000 μmol/(m2·s),于晴日10:00—11:00 測定葉片凈光合速率(Pn)、蒸騰速率(Tr)、氣孔導度(Gs)和胞間CO2濃度(Ci)。測量期間使葉片在每個光合有效輻射水平下適應120 s 后記錄數(shù)據(jù)。
試驗數(shù)據(jù)分別采用Excel 軟件、SPSS 軟件的Duncan's 多重比較法(P<0.05)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
凈光合速率是植物總光合速率減去呼吸作用速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6]。由圖1、2 可知,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Pn呈先上升后趨于穩(wěn)定的趨勢,且在光照強度為600~2 000 μmol/(m2·s)時基本保持不變,表明光照強度超過600 μmol/(m2·s)對植物Pn基本無影響。從圖1 可以看出,自然干旱土壤濕度為16%時,Pn 最高為6 μmol/(m2·s),且金娃娃的Pn 要明顯高于其他品種。從圖2 可以看出,復水后土壤濕度為35%時,Pn 最高為19μmol/(m2·s),且金針的Pn 要明顯高于其他品種。表明土壤濕度為35%時,Pn 明顯大于自然干旱土壤濕度為16%的Pn。
蒸騰作用是植物體內(nèi)重要的一種生理過程,植物可以通過蒸騰作用來調(diào)節(jié)葉面溫度,運輸體內(nèi)的礦物質(zhì)和光合作用所需水分[7-8]。它是植物在一定時間內(nèi)單位葉面積蒸騰的水量[9]。試驗表明,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Tr呈先上升后趨于穩(wěn)定的趨勢,且在光照強度為600~2 000 μmol/(m2·s)時基本保持不變,表明光照強度超過600 μmol/(m2·s)對植物Tr基本無影響。由圖3 可知,自然干旱土壤濕度為16%時,Tr最高為1.6 mmol/(m2·s),且金娃娃的Tr 要明顯高于其他品種;由圖4 可知,復水后土壤濕度為35%時,Tr最高為4.3 mmol/(m2·s),且金針的Tr要明顯高于其他品種。表明復水后土壤濕度為35%時的Tr明顯大于自然干旱土壤濕度為16%時Tr。
氣孔是植物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通道,氣孔導度代表了氣孔的張開程度,是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騰作用的主要因素[10-11]。植物會通過改變氣孔的張開程度進而來控制與外界CO2和水汽的交換,從而調(diào)節(jié)植物的Pn 和Tr,以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12]。試驗表明,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Gs 呈先上升后趨于穩(wěn)定的趨勢,且在光照強度為600~2 000 μmol/(m2·s)時基本保持不變,表明光照強度超過600 μmol/(m2·s)對植物Gs基本無影響。由圖5 可知,自然干旱土壤濕度為16%時,Gs最高為0.06 mol/(m2·s),且金娃娃的Gs要明顯高于其他品種。由圖6 可知,復水后土壤濕度為35%時,Gs最高為0.25 mol/(m2·s),且金針的Gs要明顯高于其他品種。表明復水后土壤濕度為35%時Gs明顯大于自然干旱土壤濕度為16%時Gs。
試驗表明,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Ci 呈先下降后趨于穩(wěn)定的趨勢,且在光照強度為0~400 μmol/(m2·s)時迅速下降,在光照強度為600~2 000 μmol/(m2·s)時基本穩(wěn)定。由圖7 可知,自然干旱土壤濕度為16%時,Ci最低為100 μmol/mol,且太谷1 號的Ci要明顯低于其他品種。由圖8 可知,復水后土壤濕度為35%時,Ci最低為150 μmol/mol,且太谷1 號的Ci要明顯低于其他品種。表明復水后土壤濕度為35%時Ci明顯小于自然干旱土壤濕度為16%時Ci。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植物的蒸騰速率、光照強度、氣孔導度、胞間CO2濃度等,而這些因素也會受到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比如土壤水分情況等[13-14]。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復水后土壤水分為35%時,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均高于自然干旱時的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而胞間二氧化碳濃度低于自然干旱??梢?,土壤水分含量增加更有利于萱草進行光合作用。有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是通過氣孔導度進行的,氣孔導度的變化直接影響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15]。這與該試驗結(jié)果一致。在不同土壤水分條件下,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均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呈先上升后趨于平穩(wěn)的趨勢,且在光照強度為600~2 000 μmol/(m2·s)時趨于穩(wěn)定,而胞間二氧化碳濃度則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呈先下降后趨于平穩(wěn)的趨勢,且在光照強度為600~2 000 μmol/(m2·s)時趨于穩(wěn)定。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自然干旱時,金娃娃的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最大;復水后,金針的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最大,而金針的胞間二氧化碳濃度在2 種土壤水分條件下均達最大。說明在9 個品種中,金娃娃抗旱能力最強,可作為萱草抗旱育種耐旱親本。今后應開展萱草在其他逆境下的光合作用機制研究,為在山西地區(qū)進行優(yōu)良地被植物的引種篩選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