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復習課要實現(xiàn)精講精練,教師就要精心設計習題,由一道題拓展到一節(jié)課,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綜合運用和辨析反思的能力,從而提高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效率。
[關鍵詞]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圓;復習課
[中圖分類號] G62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06-0037-01
數(shù)學綜合能力題是將幾個相關的知識點融入同一道題中,學生解題時需要綜合分析與思考,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或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順利地解決問題,發(fā)展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例如,教學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圓》這一單元后,教師通過一道數(shù)學綜合能力題進行復習課教學,引導學生綜合地運用圓的概念、圓的面積等知識解決問題,夯實學生關于圓的知識。
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平面圖形?回憶一下,這些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師:(出示題目,如下)你能算出陰影部分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嗎?陰影部分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自己試著做一做吧!
題目(如右圖):半圓S1的面積是14.13平方厘米,圓S2的面積是12.56平方厘米,那么長方形(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 )平方厘米,周長是(?)厘米。
師:大家做好了嗎?誰來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生1:題目告訴我們半圓S1的面積是14.13平方厘米,根據(jù)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求出半圓S1的半徑等于3,即大長方形的寬=2×3=6(厘米);圓S2的面積是12.56平方厘米,可以求出圓S2的半徑等于2,即圓S2的外切正方形的邊長=2×2=4(厘米),這樣就能求出長方形(陰影部分)的寬等于大長方形的寬減去圓S2的外切正方形的邊長,列式為6-4=2(厘米);最后算出長方形(陰影部分)的面積=4×2=8(平方厘米)。
師:同學們聽明白了嗎?聽明白的同學說說生1的方法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生2:他先算出半圓S1的半徑,這樣就知道了半圓S1的直徑,也就是大長方形的寬;再算出圓S2的半徑,這樣就知道了圓S2的直徑,也就是圓S2的外切正方形的邊長;最后算出長方形(陰影部分)的寬,這樣就可以算長方形(陰影部分)的面積。另外,由于長方形(陰影部分)的長和寬已知,所以根據(jù)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很容易算出它的周長為12厘米。
師:生2講得非常清楚。回憶一下,在這個計算過程中,用到了哪些公式?
生3:用到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周長計算公式、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雖然只解決了一道題,但是需要綜合運用有關圓的知識,培養(yǎng)了分析問題、綜合運用和辨析反思的能力。
1.從一道題發(fā)展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面對一道稍復雜的數(shù)學題時,五年級學生在閱讀題目時要能正確審題,提煉出題中的關鍵字詞。如上述這道題,學生分析時需要結合文字和示意圖,將題中的文字與示意圖中的各因素一一對應,明確題中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和信息,要我們求出什么。
2.從一道題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
在梳理、明確題中的已知條件與信息及要解決的問題后,學生就要在頭腦中搜尋與這道題相關的知識,并且嘗試建立解決問題與已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如出示上述這道題前,教師適當進行了平面圖形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的復習,有助于學生把所求問題與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建立聯(lián)系,尋找到計算長方形(陰影部分)周長和面積需要的條件。
3.從一道題發(fā)展學生辨析反思的能力
數(shù)學學習,不僅要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還要進行適當?shù)木毩暭右造柟?。因此,?shù)學復習課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一些綜合能力題,每道題中包含多個知識點,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不僅復習本單元的知識,還能將學過的知識與剛學的知識建立聯(lián)系。當然,在學生完成一道題的練習后,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回憶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和用到的數(shù)學知識,讓學生在反思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提高解題的質量和正確率。
總之,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經(jīng)歷讀題、審題、分析題意等過程,還要引導學生辨析和反思,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為解決更多的數(shù)學問題提供模型和思路。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