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曼
[摘 要]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啟動合唱教學法,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體驗,教師展開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聆聽情境、投放適合的曲目、傳授操作技巧、豐富演繹活動,能使學生在多種學習體驗中建立起學科認知基礎。學生對合唱學法極為熟悉,教學時,教師需要在呈現(xiàn)形式和組織手段上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以成功激活學生的合唱學習熱情。
[關鍵詞]音樂課堂;合唱;創(chuàng)設情境;投放曲目;傳授技巧;豐富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23.7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06-0019-02
合唱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最為常見的學法應用。為激發(fā)學生參與合唱學習的興趣,教師可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多種合唱實踐中建立起音樂認知基礎。合唱呈現(xiàn)形式眾多,如何切準學生的學習心理展開教學,需要教師做出深入思考。
一、創(chuàng)設聆聽情境,培養(yǎng)合唱興趣
聆聽是音樂學習中最為常見的感官體驗,在合唱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合唱操作,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聆聽機會,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但一些專業(yè)性的合唱,對技術要求太高,學生很難進入聆聽環(huán)節(jié),其助學作用就難以呈現(xiàn)出來。對此,教師要做好篩選和優(yōu)化處理,為學生準備適合的合唱素材,促使學生順利進入聆聽環(huán)節(jié),并在傾心聆聽的過程中建立起合唱認知。
如蘇少版音樂四年級下冊《我們的田野》是一首優(yōu)美的兒童歌曲,傳遞的是對美麗大自然的向往。教學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學習曲譜,準確把握節(jié)奏,然后再學習歌詞,對優(yōu)美、抒情的歌曲情緒進行重點感知。在合唱設計時,教師征詢學生意見:這首歌曲適合合唱、領唱、分組接唱,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自行設計合唱形式,對歌曲進行個性化展示。學生領受任務后,都能夠積極參與設計互動,多種展示方案不斷涌現(xiàn)。教師與學生直接交流,對學生的設計進行深入研究,推動合唱訓練順利進行。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學生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給予評價,成功激活了學生的合唱思維。
教師推出合唱學習展示任務,要求學生參與合唱形式的設計和組織,其啟迪作用十分突出,學習活動順利啟動。合唱是一種合作行為,需要全體參與者的共同努力,讓學生參與到合唱任務的設計當中,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合唱的興趣,還能夠建立和諧的音樂課堂,形成豐富的教學動力,這對全面塑造學生的學科能力有很大幫助。
二、選擇適合曲目,建立音準概念
小學生音樂基礎還比較薄弱,教師對此需要有全面把握,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音樂感知特點選擇不同的合唱曲目,讓學生自然接受合唱作品的豐富信息,從而順利建立起音準概念。如果有必要,教師不妨通過多種信息渠道搜集合唱曲目,特別要觀照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他們最為熟悉的合唱歌曲,快速將學生帶入合唱體驗之中。
如《西風的話》這首歌曲很有個性,可以獨立演唱,還可以自由哼唱,如果將其設計為合唱形式,讓學生在合唱之中加入哼唱、獨唱等,可以獲得不錯的操作效果。課堂教學啟動后,教師先為學生播放歌曲錄音,讓學生聆聽歌曲,并對其中的哼唱內容進行關注。然后,教師設計思考問題,發(fā)動學生展開集體思考和討論,說說歌曲對秋天的描繪,明確歌曲的基本特點。在合唱組織時,教師給學生分配合唱任務和角色,將獨唱、合唱、哼唱、口哨等融為一體,特別對音準做出強調。學生接受合唱任務后,都能夠積極配合,合唱訓練逐漸進入佳境。
教師為學生選定合唱曲目,對其呈現(xiàn)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和探索,幫助學生建立起多種合唱體驗,這對學生來說是難得的歷練。合唱是集體訓練項目,將合唱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進,使其形成更多亮點,對學生就是一種感官的沖擊,其訓練效果會更高。合唱不僅要講究配合,還對音高有更多要求,教師以此展開教學設計和指導,能夠給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啟迪。
三、傳授操作技巧,提高音樂審美
合唱是一種集體性學習行為,小學生掌握的合唱技巧和方法還比較有限,教師要對學情有一定把握,針對性地做出學法傳授,以獲得更好的助學效果。同步的音準和節(jié)奏訓練,這是最為基礎的合唱訓練,教師要選定技巧傳授角度,以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合唱操作水平。合唱是集體操作項目,需要團隊的通力協(xié)作,教師在互動方面做出一些方法指導,也能夠產生一定的學習促進。
在學唱《綠葉》這首歌曲時,教師先引導學生觀看一些圖片信息,帶領學生進入大自然之中,去認識小樹林,感知綠葉的存在;然后讓學生聆聽歌曲《綠葉》,對歌曲中的“牌坊”“茅舍”“溢”等詞語進行解讀;最后是分聲部教唱歌曲,并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每一個聲部。在合唱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對歌曲的音準、速度、節(jié)奏等技巧進行對應的傳授,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合唱訓練。因為教師指導比較到位,學生合唱操作順利進行。為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又為學生設計了分組展示活動,學習小組集體合唱展示,課堂學習氣氛頓時熱烈起來。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從歌詞解讀開始,對學生進行分聲部訓練,傳授一些具體的演唱技法,組織學生展開分組展示活動,都為合唱訓練提供了更多動力支持。學生雖然對合唱形式很熟悉,但由于多種制約因素的存在,其合唱水平并不高,教師針對性地傳授技巧和方法,能夠獲得豐富的助學效果。
四、豐富演繹活動,構建和諧課堂
合唱帶有表演屬性,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進入合唱表演活動之中,對學生形成的學習沖擊會更為劇烈。分組合唱、分步合唱、分組對唱等形式都能與合唱形成融合,教師以表演或競賽形式進行相關調度和組織,能夠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從而促進學生音樂審美修養(yǎng)的提升,這對成功構建和諧課堂也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有可能,教師還可以吸收部分學生參與到合唱的設計當中,以調動學生的音樂思維,使學生建立起豐富的音樂認知。
《熱愛地球媽媽》是一首少兒合唱歌曲,具有一定的敘事性,4/4拍,C大調,整首歌曲由兩個樂段構成。合唱這首歌曲時,需要注意氣息的運用,聲音要連貫,要突出環(huán)保主題。為成功調動學生參與合唱的主動性,教師為學生設計了演繹比賽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現(xiàn)場進行合唱演出,多種合唱形式綜合運用,輔以動作表情展示。我們要組織現(xiàn)場評委賦分評價,排出小組的成績和名次。學生聽說有合唱表演,還帶有競賽性質,都表現(xiàn)出更高的參與熱情。教師深入到課堂之中,對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給出更多的技術指導。合唱演繹活動正式啟動,教師主持合唱過程,對學生進行具體調度,確保了合唱演繹活動的順利推進。學生在合唱中都表現(xiàn)得特別用心,達到了理想的學習效果。
合唱加演繹,這是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學習形式,給學生帶來的感官沖擊也更為劇烈,教師抓住學生的心理展開具體布設,給出更多的技術輔助,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法指導,確保了合唱訓練活動的順利啟動,也自然形成了豐富的教學促動力。
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設計合唱學習活動,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體驗。合唱需要多聲部配合,對學生協(xié)調能力、合作精神等都是一種歷練,教師要在合唱呈現(xiàn)形式、合唱技巧應用、合唱效果評價等方面給出對應的設計和組織,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激勵,幫助學生自然建立起學科認知基礎。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