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娟
[摘 要]情境游戲讓小學音樂教學充滿了靈性與活力。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以游戲為契機展開教學調度,為學生提供音樂學習感知的良機。情境游戲種類眾多,教師應做好充分篩選,表演游戲、訓練游戲、競猜游戲、模擬游戲等都具有豐富的助學作用,教師適時投放音樂游戲,能夠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音樂教學;情境游戲;靈性;活力
[中圖分類號] G623.7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06-0015-02
小學生對游戲有特殊情懷,教師對此需要有清醒認知,利用多種教輔手段展開教學布設,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演游戲、音準訓練游戲、音樂競賽游戲、人聲模擬游戲等,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音樂感知和體驗的機會,發(fā)展音樂思維。在具體選擇和調度中,教師要注意適時適度切入游戲內容,讓音樂游戲成為重要的助學手段,促使學生在玩樂之中形成嶄新的音樂學習認知。
一、情境表演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
課堂演繹是學生最為熟悉的助學手段,學生接受度很高,教師將演繹與游戲相結合,能夠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感知和體驗,其應用價值更為突出。演唱歌曲、音樂律動、唱譜識譜、學習樂理的過程都可以引入游戲內容,只要能夠巧妙融合,便可以形成嶄新的音樂學習契機。如果有需要,教師可親自參與到音樂游戲活動之中,與學生展開良性互動,其情境調動效果會更為豐富。
情境表演游戲,是將情境創(chuàng)設和游戲相結合的一種教學實踐嘗試,教師要對游戲和演繹的結合有更多的思考和設計,以便提升教學啟動效果。例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趕海的小姑娘》時,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趕海的小姑娘》,學生大多對歌曲旋律比較熟悉,都情不自禁地跟唱起來,課堂學習氣氛漸濃。為進一步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為學生設計了音樂表演游戲:“根據(jù)歌曲旋律特點,每人設計一段舞蹈,在歌曲演唱時展示出來,看誰設計的舞蹈更為貼近。大家輪流展示,我們要評選出最佳的舞蹈設計,作為課堂教學方案,并加以推廣?!睂W生聽說要自行設計配樂性舞蹈,都表現(xiàn)出極高的參與熱情。教師深入到課堂中,與學生展開多重交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課堂展示階段,學生分組展示,課堂互動氛圍十分熱烈。教師組織學生評選最佳舞蹈設計,將課堂學習推向了高潮。
教師為學生布設舞蹈設計任務,因為沒有具體的要求,其游戲屬性更為突出。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根據(jù)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展開設計和操作,課堂學習走進了特定的情境之中。其實,學生大多不熟悉舞蹈創(chuàng)編,“湊熱鬧”的趨勢更為明顯,但正是這樣的“湊熱鬧”,給學生提供了更多音樂感知和體驗的機會,學生在不斷歷練的過程中形成了學科認知基礎。小學生對表演性游戲有特殊情結,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心理有到位了解,利用多種游戲設計展開教學調度,這勢必能夠為音樂課堂教學注入豐富活力。
二、音準訓練游戲,提升學生的樂感水平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準確掌握音階和音準,但很多學生對樂理學習缺少主動性。如果教師能夠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融入一些游戲內容,勢必會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的沖擊,其助學效果將更為豐富。將音準訓練和游戲結合,教師要創(chuàng)新探索意識,找到音準訓練和游戲開展的接軌點,在具體活動組織方面做出創(chuàng)新設計,讓學生順利進入音樂游戲中,并逐漸進入音準訓練情境之中。小學生對音準訓練存在一定畏懼感,教師在游戲設計時,需要觀照學生的生活認知基礎,化繁為簡,以提升教學效度。
音樂教學方法應用呈現(xiàn)自由化特征,將音樂訓練和游戲相結合,需要教師大膽設計和發(fā)動,以帶給學生更豐富的音樂感知和體驗的機會。如教唱《小螺號》這首歌曲時,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讓學生對歌曲進行感知并討論。學生在聆聽之中,對歌曲有了一些主觀認識,特別是歌曲旋律靈動感十足,呈現(xiàn)出活潑、快樂的氣氛,讓學生記憶深刻。歌曲中運用了“彈跳”的聲音演唱,教師以此布設音樂游戲:反復聆聽音頻材料,看誰能夠準確找出“彈跳”的聲音,凡是能夠找準確的都有獎勵。學生快速進入聆聽狀態(tài),課堂學習氣氛緊張起來。在演唱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求學生在唱第二樂段時進行氣息的調整。因為對氣息要求更高,音準就很容易發(fā)生偏離現(xiàn)象,這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投放游戲:“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視唱活動,看誰能夠找出音準偏離的現(xiàn)象,如果誰出現(xiàn)了偏離,我們就要給予他象征性的懲罰?!睂W生領到游戲任務后,表現(xiàn)出極強的應對態(tài)度,在小組互動學習中自然建立起了音準意識。
教師在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投放音樂游戲內容,雖然這些游戲沒有太多的內涵,但學生能夠接軌音樂學習并展開感知和體驗,也能夠收獲不錯的學習成效。音準訓練講究專業(yè)性,教師將游戲融入其中,需要找到適合的切入點,不僅要體現(xiàn)教學設計的用心,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響應。如果教師能夠將音準訓練和課堂演繹有機結合起來,就可以獲得更多游戲切入的契機,這對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學力基礎將有更多幫助。
三、音樂競猜游戲,拓寬學生的感知視野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針對教學實際需要,適時引入一些游戲內容,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品質,使學生在音樂體驗中建立起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聽音、識譜、表演、節(jié)奏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妨準備一些競猜性游戲,讓學生在輕松、互動的游戲過程中獲得音樂感知和體驗。如教師利用鋼琴作為聽音工具,要求學生在聆聽中做出準確判斷,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而樂理知識競答活動也可以用游戲方式呈現(xiàn),學生在競答之中不僅能夠掌握樂理知識,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認知。
音樂競猜內容豐富,教師要通過巧妙設計,使之自然形成游戲形式,讓學生在不斷聆聽、分析、歸結中建立起音樂認知。例如,教唱《我們的田野》這首歌曲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學唱歌曲,讓學生從旋律、情緒等方面對歌曲進行分析解讀,然后給學生投放一個競猜游戲:“這首歌曲由三句不規(guī)則的樂句組成,旋律優(yōu)美流暢,仔細聆聽,你能夠找出全曲有幾處弱起小節(jié)?如果能夠猜對,老師可以為大家表演一個節(jié)目。”學生聽說有競猜活動,都表現(xiàn)出極高的參與熱情。因為都想看教師表演節(jié)目,自然會主動參與到競猜分析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反復多次播放歌曲,學生集體討論,很快就找到了一些弱起小節(jié)。
教師為學生投放競猜游戲,而且親自參與到游戲中,成功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游戲帶上一定的競賽成分,便有了更豐富的調動作用。特別是教師親自參與到游戲之中,這是學生普遍期待的。教師的游戲設計切準學生的學習思維,自然贏得了教學主動權。學生能夠反復多次地聆聽歌曲,對歌曲展開細致地研讀分析,其主要動力都來自于游戲,這無疑也給教師教學帶來了更多啟迪和反思。學生都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只是我們教師缺少發(fā)現(xiàn),唯有切準學生的學習心理,展開適合的教學設計,才能夠形成顯著的教學調度效果。
四、人聲模擬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靈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人聲模擬樂器有特殊興趣,教師以游戲形式展開教學發(fā)動,讓學生學習人聲模擬,學生會感覺很好玩,參與學習的熱情會更高。模擬樂器聲音是一種口技訓練,教師運用這種游戲方式展開教學調度,其目的是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結。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經典口技表演材料,使學生形成嶄新的音樂學習感知和體驗。如果有需要,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模擬競賽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讓學生在反復訓練中形成樂感基礎。
學生對人聲模擬游戲有很強的回應力,教師需要抓住難得的教學生成,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感知和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游戲互動中建立起樂感認知。在教學《歡樂的潑水節(jié)》時,教師先為學生做示范演唱,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要求學生跟隨視頻學唱。為了讓學生對歌曲有更清晰的了解,教師還專門給學生介紹了傣族樂器:鑼、象腳鼓等。學生逐漸熟悉了旋律后,教師又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模擬游戲:“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演唱歌曲,再抽出兩名同學,模擬傣族樂器鑼和象腳鼓,為演唱伴奏?!毖堇[任務下達后,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演繹準備之中。每一個小組經過選拔,挑選了兩名同學模擬樂器聲音。因為這個節(jié)點帶有新意,給更多的學生帶來了學習觸動,在選拔時,很多小組都出現(xiàn)了激烈比拼的場面。課堂演繹正式開始,每一個小組都能夠準確表達歌曲內容,特別是模擬樂器的學生,其表現(xiàn)成了課堂中的亮點。
教師為學生設計樂器模擬游戲,將學生帶入了特定的學習情境之中。學生對這個內容感覺十分奇特,自然就有更多的關注。雖然學生模擬樂器的能力還非常有限,但學生的反響極為強烈。這也從側面說明,教師的教學設計是非常成功的,給學生的音樂學習帶來了豐富的沖擊力。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模擬更多的樂器聲音,相信學生的參與熱情會更高,并能在具體的模仿展示過程中建立起音樂感知。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樂器缺少基本了解,教師不妨給學生設計一些展示活動,讓學生聆聽一些口技模仿秀,這樣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觸動。
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將情境創(chuàng)設作為重要的助學手段,以帶給學生全新的音樂學習體驗。小學生對音樂游戲有特殊情感,教師利用游戲展開教學設計,學生喜聞樂見,其助學效果十分顯著。表演游戲、訓練游戲、競賽游戲、模擬游戲,都能夠創(chuàng)設出適宜的學習情境,教師合理運用這些游戲展開教學調度,能夠使課堂形成豐富的學習動機,從而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成長。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