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敏
摘 要:閱讀和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有重要影響,也關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具有密切關系,且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教師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就要找到閱讀和寫作的契合點,采取有效的整合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文章從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入手,簡單闡述了當前小學語文中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具體的整合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16
閱讀和寫作不僅對語文和英語這種語言學科極其重要,數(shù)學課程的學習也需要閱讀。通過閱讀學生才能理解文章,讀懂題目,找到癥結所在,從而有效地梳理文章,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閱讀和寫作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必須具備的能力,大量閱讀可以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和寫作技巧,讓學生在寫作時更加得心應手,從而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課程中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一)閱讀是寫作的前提,也是寫作能力提升的基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兩個獨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考試中也是兩個獨立的部分。但從教學中可以看出,二者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閱讀是通過自己對語言文字的感知,主動獲取信息和認識世界的過程,從而得到相關知識。而寫作是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傳遞信息的過程。由此可見,閱讀是吸收知識,寫作是靈活運用知識去表達,這直接表明了二者間的關系。閱讀形式多種多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是課內閱讀,一是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對語文教材的閱讀,這一過程的組織者是教師,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獲得了大量有效素材,積累了寫作經驗。課外閱讀的主體是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提高閱讀能力,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延伸,彌補了語文教材的不足之處,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知識,為語文寫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寫作是對閱讀的深化,也是檢驗閱讀水平的有效方式
寫作是對閱讀的深層表達,可以展現(xiàn)學生的寫作實力,側面展示了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寫作可以體現(xiàn)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閱讀過程是否有效,是否達到要求。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作者的想法和所要表達的情感,這是情感上的交流,如果缺少實踐過程,很難實現(xiàn)讀者和作者的心靈共鳴。另外,寫作不僅是對閱讀的檢驗,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對主旨思想的提煉,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隨著閱讀和寫作的逐步進行,學生的思維也會越來越活躍,知識面也會越來越廣,所思所想也越來越深入。因此,教師要了解到閱讀和寫作間的關系,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加強閱讀和寫作間的關聯(lián)性,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從而促進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閱讀和寫作不可分割
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是相互依存的,教師要看到二者的關聯(lián)性,如果單獨教學會降低教學效果,效果也會不理想。閱讀和寫作還是互為因果的關系,閱讀可以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通過寫作能使閱讀更加順利;閱讀可以為寫作積累比較豐富的素材,寫作可以使學生懂得怎樣準確運用語言文字,從而再進行閱讀時才會更有效率。小學是學生進行系統(tǒng)訓練的開始,是開展閱讀和寫作的關鍵時期,對學生影響深遠。小學生的社會經驗欠缺,閱讀內容也比較有限,所以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合理開展閱讀和寫作教學,采取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整合閱讀和寫作教學,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當前小學語文中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把二者看作獨立的兩個部分,采取分開授課的形式,這樣的教學模式過于死板,學生的積極性也不高,難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過于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講解,以讓學生理解文字和句子為主,或者只是單純地讓學生背誦課文。這種強制地灌輸式教學法,過于單一和死板,學生的學習也比較被動,給閱讀能力的提升造成了阻礙。識字對小學生固然重要,但更要讓學生深入理解文字,從而進一步理解文章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能夠靈活運用語文知識,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寫作能力。
在教學中還存在過于依賴語文教材的問題,有些教師沒有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只重視課堂閱讀教學,使學生的閱讀過于局限,范圍過于狹窄,從而阻礙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對寫作課程,教師也沒有予以應有的重視,只是給學生講解一些寫作技巧,然后提出相應的寫作要求,讓學生在課堂上寫作。這種以作文課形式開展的寫作課程,把閱讀和寫作分離開來,難以達到理想的寫作教學效果。另外,長時間地被動學習,會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從而失去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無法集中注意力,語文學習水平難以有本質上的提升。所以,教師要摒棄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閱讀、熱愛寫作,進而推動教師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的具體方法
(一)發(fā)揮閱讀指導作用,掌握寫作技巧
首先,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立意和思維。閱讀不只是對文字的簡單理解,還是對作者情感的認識,這樣才能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達到有效、高效的閱讀。學生應有較強的領悟能力,也就是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層層剝繭,挖掘出文章要義。這樣才能了解到閱讀材料的精髓,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自己在開展寫作時也能準確表達,以免使寫作和閱讀材料產生偏差,從而產生跑題的現(xiàn)象。在閱讀教學時,讓學生準確立意和準確表達,是進行寫作的關鍵步驟。
其次,讓學生閱讀一些相同主題的材料,分析其中的表達差異。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為學生布置一些閱讀任務,讓學生自主閱讀,自己分析閱讀材料?;诖?,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相同主題的文章或者材料,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更具創(chuàng)新意識。類比分析的方式能使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文章,發(fā)現(xiàn)文章間的異同,從而靈活運用這些寫作技巧。
最后,適時摘抄一些寫作技巧。寫作素材主要靠積累,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因此,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摘抄一些優(yōu)美詞句,并且要找到文章的精華,學會作者的運用方法,在實際的寫作中才能靈活運用,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表達能力。
(二)加強寫作指導,強化寫作訓練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雖然小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但是思維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采取個性化的寫作教學方法,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領會文章的主旨思想,實現(xiàn)學生間的均衡發(fā)展。教師要認真看待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通過不同的寫作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寫作,強化學生的寫作訓練。
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積累素材,這對寫作來說非常重要,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的寫作更加得心應手,表達更準確。可以說素材的積累是寫作成功的保障,寫作素材越多,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會有所提升。那么怎樣才能積累大量的素材呢?學生應該善于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以此為素材,運用到寫作中去。生活中擁有著取之不盡的素材,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合理,更具實際意義。當然,素材的積累離不開閱讀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適合自己的材料和文章,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在實際應用時才能準確選取。
(三)提供閱讀和寫作平臺,讓學生可以一展所長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很愛玩,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但是由于自主性較差,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會使學生難以發(fā)揮自身的性格優(yōu)勢,難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采取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措施,激發(fā)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在了解到學生的興趣點后,以圖書角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提供良好的閱讀平臺。
教師可以運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到學生對什么類型的書籍感興趣,為學生準備一些符合要求的閱讀素材,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并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通過課堂教學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講授一些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寫讀后感,進行寫作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比如,課文《祖先的搖籃》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里面的句子很有趣,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類似的文章,講解文章中的寫作技巧,讓學生也能寫出優(yōu)美的散文。
(四)培養(yǎng)閱讀習慣,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在語文教學時,要讓學生主動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才是一個好的閱讀開端。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下,教師的教學地位發(fā)生了轉變,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者,主要是為了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不管是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學,還是以后更高層次的教育,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積累知識,明事理,辨是非。通過開展閱讀和寫作教學活動,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懂得更多知識,積累寫作素材。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意義重大,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感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為以后的寫作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有耐心、有毅力,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掌握寫作技巧,促進教師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的有效整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僅對語文學習有幫助,還能使其他科目的學習更有效率,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整體學習水平有極大提升。
參考文獻:
[1]徐輝榮.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J].才智,2019(34).
[2]劉小平.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5).
[3]翁玉梅.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的有效整合[J].亞太教育,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