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軍
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認真講好思政課是思政課教師的職責,本文根據(jù)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經(jīng)驗,歸納總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亟待解決和完善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角色;導入;探究;反思
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間,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樱敲恳晃凰颊n教師的光榮使命,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們要理直氣壯講好思政課,為國家培育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如何上好思政課是每一名思政課教師必須面對的新課題。通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與總結,本人認為,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一、做好教師角色定位是上好一堂道德與法治課的前提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使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率大打折扣。而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有些學校和教師對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上出現(xiàn)了偏差,認為教師在課堂上講的過多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于是教師對重點知識不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而是對課本知識點進行不斷的提問,教師儼然成了知識競賽中的主持人,問題缺乏思維價值;有些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和研究,觀摩了一些學校和教師的經(jīng)驗之后便生搬硬套,不考慮自己所在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完全套用別人的模式,導致課堂教學陷入混亂,課堂效率自然不高,教學質(zhì)量無法保證。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這樣幾個角色:
1.教師應該是整個課堂的組織者,組織學生按照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各項課堂活動。要上好一堂課,教師要將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熟練掌握,熟記于胸,在課堂上認真組織實施,要善于分析學情,要對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學生沒有理解的知識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當然作為一名組織者,教師要實時掌握課堂中學生的各種表現(xiàn),明確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讓學生能夠知道自己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該做什么,注意哪些事項,這樣有利于教學計劃有效實施,順暢進行。
2.教師應該是課堂中的表演者,在課堂教學中,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道德與法治課堂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課堂氣氛的活躍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充分運用各種技能充分調(diào)動,如幽默的語言,豐富的肢體動作,與學生有效的互動等等。在聽一堂公開課時,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是正確認識文化的差異,教師給學生列舉具體的實例,一飯店地面上寫著“小心地滑”幾個字,一位外國人看到后馬上撲倒在地,趴著往前走。教師剛開始敘述了這件事,學生似懂非懂,并沒有引起學生多高的興趣,但老師隨機應變,做出了夸張的爬行動作,一下子引來同學們的哄堂大笑,課堂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就要像演講家一樣充分運用多種技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效率。
3.教師應該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和指導者,要對學生中的困難進行適當?shù)闹笇?。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很多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設計了一定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甚至脫離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已然成為了一名“監(jiān)考者”,在教室內(nèi)來回走動,等待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到來,致使這一階段的教學學習效果都不明顯,因此教師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參與其中,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方法和思路,并及時予以點評,形成共識。
4.教師應該是課堂中的評價者,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檢測學生對當堂知識掌握的情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觀察、提問、檢測等形式評估學生在課堂中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當學生思想、注意力不集中時,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給予必要的提醒;當學生積極主動回答問題時,進行表揚鼓勵,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沒有任何評價,無論學生回答的情況如何,都要積極地予以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當然,一節(jié)課最好的評價方式就是通過當堂檢測來完成,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教學的重點,設計適當?shù)念}型來檢測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給予學生一節(jié)最終的評估。
二、精心設計新課導入是上好一堂道德與法治課的基礎
新課導入對于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新穎的課堂導入會將課間學生的放松心情拉回課堂,最大限度地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吸引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之中。新課的導入,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知識結構、興趣愛好、年齡階段等因素,要立足于學校實際,充分運用現(xiàn)有的教學設施,要針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通過教師的知識儲備和創(chuàng)新思維,精心設計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使課堂導入與所授知識緊密結合,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問題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使學生自覺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積極主動進行課堂學習,提高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這里列舉幾種常用而且有效的道德與法治課的導入新課的方法,供大家參考。一是復習導入。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這是常用的方法,可以起到鞏固舊知識,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二是視頻導入,通過給學生播放一段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視頻,設計相關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引入新課。視屏特點是內(nèi)容豐富、視覺沖擊力強,這樣導入新課,視頻導入新課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利用名言警句故事等導入新課。教師通過讓學生列舉知道的與新課主題內(nèi)容相符的名言警句和故事,或教師展示一些具體的名言警句和相關的故事,讓學生思考他們共同體現(xiàn)了什么,引入新課,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四是通過教材中的事例導入新課。道德與法治教材中運用你的經(jīng)驗中的事例和問題,緊密結合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如果能夠充分運用好這些事例,讓學生積極思考,產(chǎn)生共鳴,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fā)學生思考,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合理設置探究問題是上好一堂道德與法治課的關鍵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合作探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很多有經(jīng)驗的教師,對于合作探究問題的設計準確合理,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有的教師設計的問題出現(xiàn)了偏差,問題過于簡單缺乏探究的意義,問題過于深奧學生無處下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問題設計也是一門值得研究的學問。那么,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的問題教師應如何精心設計呢?
1.問題設計要具有針對性。在一些公開課的教學中,教師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亮點”,刻意增加了合作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一些問題進行學生分組討論,而大部分問題所涉及的內(nèi)容對于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沒有意義,看似非常熱鬧,其實幫助不大,教師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生忙著應付,根本沒有全身心地投入,老師和學生一起認認真真“走形式”,沒有起到合作探究應有的效果。
2.問題設計要掌握難易度。要提高合作探究的效果,教師設計的問題一定要掌握好難易程度,如果問題設計得過于簡單,教師將合作探究的問題展示出來后,學生還沒有進行討論,已經(jīng)有許多學生舉手要進行回答,那么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過難,學生花費了過多的時間進行討論,最終也得不出正確的結論,這也浪費了課堂教學的時間,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問題難易程度一定要適中,緊貼教學內(nèi)容,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
3.問題設計要增加情景性。在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一些教師設計合作探究問題時,簡單地列舉了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那么學生只能來回翻閱課本知識進行查找答案,留給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空間不足,如果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根據(jù)所要探究的問題,增加一些時事材料、典型事例、重要論點等內(nèi)容,會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問題設計要具有豐富性。在合作探究的問題設計上,不僅要針對課本知識進行設計,要突破教學內(nèi)容的局限,立足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特點,設計一些對于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問題,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充分體現(xiàn)學科的特點。
四、做好課后教學反思是上好一堂道德與法治課的保障
多數(shù)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在學校要同時上幾個班的課,因此,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尤其是要認識到教學反思的重要性,每堂課都有成功和不足之處,如果我們能夠及時有效進行反思,完善教學設計,這樣我們就會在不斷反思中逐漸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自身成長。那么如何進行有效反思呢?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的教學,教學目標完成的效果如何,重點知識是否掌握,難點是否有效突破等等。其次要反思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效果如何、合作狀況如何、有哪些閃光點或意外收獲。再次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技巧,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有效,能否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對于課堂中的突發(fā)情況等是否能夠有效解決,一節(jié)課自己做得最成功的或可取的教學方式和技巧有哪些,自己今后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進。
新時代賦予思政課教師新的使命,為了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我們要結合本校的師生實際情況和現(xiàn)有的教材,做到對學生深入研究,對教材充分挖掘,對教師有效培養(yǎng),走具有文中特色的課堂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莊兵.教師業(yè)務素質(zhì)提高的有效載體——一節(jié)思想品德研討課的啟示[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初中版),2011(6).
[2]袁加蘭.優(yōu)化教學組織形式,合理組合教學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3(30).
[3]張榮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思考[J].新課程(中),2017(11).
[4]顧勇鵬.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以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教材為例[J].文理導航(上旬),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