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高職教育普及化的教育理念推動下,我國高職教育的課程開展也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而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中爭議較大的學科,從當前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情況來看,數學教育面臨著課程改革的局勢。數學在高職院校開展的課程當中屬于比較難的學習科目,而其自身知識連貫性和邏輯性都相對較強,這也是造成數學學習狀態(tài)分級化嚴重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切知識源于實際,數學也不例外,開展良好的數學教學離不開日常生活的基礎性支撐,于此同時,數學,也是為實現生活生產的需要而產生的和發(fā)展的,因此,在高職院校進行數學課程改革,應重視數學兩級分化的嚴重,和數學源于生活的教學理念。本文首先對高職院校數學分層教育模式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然后對分層教育模式下生活化的策略研究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數學分層教學模式下;生活化策略探究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全面支持,而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便應一切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出發(fā)點,來對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安排和部署。從高職院校的實際教學情況來分析,高職院校在不斷的教學改革中,大力推進并落實分層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有,是具有良好的優(yōu)化意義的。在落實分層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不同階段學生的不同提升,對各項教學目標的開展和落實也起到了較大的幫助。但是,如果要達到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記憶和靈活運用,應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從實際生活中找到良好的契合點,充分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來完成數學教學任務的完成。
一、高職院校數學分層教學模式下生活化的現狀分析
從目前的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情況來分析,部分院校數學的課堂教學一直以來都在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通常只是將現成的教材內容,以口頭表述的形式進行教學開展,這種教學模式下,多種情況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且教師的教學語言會較生澀、抽象,對學生真正理解教學內容的幫助意義不大,且嚴重影響了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自身構建新知識體系的創(chuàng)新思維,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教師的教學狀態(tài)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款款而談,在這其中沒有生動的語言,也沒有有趣的知識點索引,更沒有特點鮮明的現實案例,其數學教學只僅僅滿足于將書面知識進行傳遞,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是依賴死記硬背,沒有靈活掌握知識的相關能力,對知識的生活化靈活運用更是嚴重缺失。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數學教育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而分層教學不僅僅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還對傳統(tǒng)模式教學的弊端進行了有效的規(guī)避,也為學生的學習理念注入了新的力量。
二、 高職院校數學分層教學模式下生活化策略探究
(一) 增強學生生活化的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數學分層教學模式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對不同層次、不同階段學生的能力提升都有其重要的實際意義,高職院校的職業(yè)培養(yǎng)是教學任務的重要內容,而良好的數學知識為促進專業(yè)知識的開展也有著其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是,數學服務于生活,也來源于生活,在分層教學模式下開展必要的生活化教學,對高職院校數學教學及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生活化興趣,將對高職院校數學分層教學模式下生活化教學開展有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分層教學模式下生活化的具體開展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來進行輔助教學,方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過程中,應合理督促學生對自身的專業(yè)知識進行詳盡的具體分析,讓學生充分的體會到在專業(yè)知識領域,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然后引導學生將專業(yè)知識與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有效促進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將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延伸到生活當中的各個領域,這樣的一系列靠近生活化的數學實踐操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對高職院校數學教學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促使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習數學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更不是為了解決每一道習題,
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操作中真正明白數學知識對自身發(fā)展的真正意義。此外,為了加強生活化教學的生活性,可以選擇環(huán)境適宜的地方,進行戶外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戶外生活中去親身體驗和品悟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從根本上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將高職院校分層教學模式下生活化教學發(fā)揮到最優(yōu)。
(二) 提升學生生活化的社會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的教育對象是即將進入社會的專業(yè)性高職人才,因此在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類型和專業(yè)開展具體的、專業(yè)化的培養(yǎng),這樣的分層教學在較大程度上告別了傳統(tǒng)教學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對學生的個性化訓練和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提供了很好的條件。而生活化的教育方針,對高職院校培養(yǎng)對象來進行分析,應加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有效提升。數學知識原本就是來源于生活,而將生活化融入數學教學中,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講,其意義是深遠明確的。
高職院校分層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身優(yōu)勢已經被發(fā)揮的淋漓盡致,而面臨即將走出校門,進入競爭激烈、且具有一定殘酷性的社會,對高職學生而言,若沒有很好的生活化實踐知識做鋪墊,待真正進入社會之后,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時間,會變的撲朔迷離。為了縮短高職院校分層教學模式下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時間,促進學生更快的將學生學習轉變?yōu)楣ぷ髂J剑呗氃盒T跀祵W分層教學中應加強生活化教學內容具體部署,通過組織生活化的教學來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和專業(yè)知識以及現實社會的三者密切聯系,在具體的數學生活化的開展過程中,高職院校數學教學的每一個分層教學內容,以及每一個教學任務的部署,都應努力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數學和專業(yè)知識學習以及實踐經驗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讓學生在社會化的實踐中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及數學知識有效的結合并利用起來,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專業(yè)知識的生活化運用,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及相關經驗的積累。為高職院校數學分層教學模式下生活化的開展提供重要保障。
結語
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的真正意義不僅僅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好知識,還應讓學生掌握一種技能、擁有一種精神和信念,良好的數學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永恒的,這也是數學教學的真正價值所在。而高等院校的數學分層教學模式,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將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情況得到有力提升,但其對學生數學精神的培育理念貫徹度并不夠。數學來源于生活,因此,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數學教學進行生活化教學就自然成為順勢而為的行為。
參考文獻:
[1]曹勃.基于高職數學教學情景因素的教學策略探索[J].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2):103106.
[2]王軍.中職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52):349-350.
[3]韓加增.中職數學分層教學模式下生活化策略的探索研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1(02):214-215.
[4]鄒潔.基于工科高職院校數學分層教學的有效性探索[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9(34):190-191.
作者簡介:張友水,男,漢族,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人,1967年8月出生,本科學歷,主要從事數學教育方面研究
(山東省萊蕪職業(yè)技術學院? ?山東 萊蕪? ?2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