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方慧,孫波,王志廣,孫振曉**
(1.臨沂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臨沂 276000;2.臨沂市蘭山區(qū)人民醫(yī)院,臨沂 276000)
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是個體在酒精依賴的基礎上出現(xiàn)各種精神異常、認知和行為的紊亂,其發(fā)病機制復雜。酒精在機體代謝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活性氧和活性氮自由基,當其超過機體清除能力時,便會引起機體的氧化應激損傷,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為了滿足酒精所產(chǎn)生的正性主觀體驗,或者減緩停用酒精后所造成的戒斷癥狀、負性情緒等,會持續(xù)不斷地增加酒精使用,從而長期處于過度的氧化應激狀態(tài)[1]。氧化應激可通過多種途徑導致個體軀體損害、認知功能障礙和精神癥狀的發(fā)生[2]。血漿非酶類抗氧化物是機體內(nèi)重要的抗氧化物質(zhì),主要包括尿酸、膽紅素和白蛋白,其抗氧化能力約占血漿總抗氧化能力的85%,可以作為反映機體氧化應激水平的標志物[3]。本研究比較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與健康個體體內(nèi)非酶抗氧化物濃度的差異,并探討其與患者精神病性癥狀的關系,為研究和探討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的發(fā)病機制提供依據(jù)。
選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9 月在我院住院,診斷為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的患者44 例為研究對象,由2 名精神科主治醫(yī)師對入組患者進行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的一致性診斷。要求病例資料完整,符合以下入組和排除標準:入組標準①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診斷標準; ②戒斷癥狀控制穩(wěn)定,可以配合測試;③年齡≥18 周歲;④知情同意合作者;⑤酒精使用障礙篩查問卷得分≥20 分。排除標準:①合并腦器質(zhì)性疾病及腦外傷;②合并嚴重軀體疾病;③合并其他類型精神疾患;④服用抗氧化劑、抗精神病藥物和神經(jīng)營養(yǎng)類藥物。采用頻數(shù)匹配的方法從同一時期本院體檢中心選擇性別、年齡與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匹配的健康體檢人員46 例作為對照組。要求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均具備顱腦CT 或MRI 影像學資料。記錄患者的高血壓病、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癥、冠心病、自身免疫病等病史信息。
研究組患者44 例,均為男性,年齡29~69(46.1±8.3)歲;對照組46 例,均為男性,年齡29~65(49.3±10.2)歲,兩組間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為漢族。飲酒年限7~40(21.1±8.5)年,日飲酒量250~ 1 500(703.4±272.7)ml,均為白酒。本研究由臨沂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運用酒精使用障礙篩查量表(AUDIT)[4]和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5]對患者的酒精依賴程度和精神病性癥狀進行評定。所有評定由2 位主治以上職稱精神科醫(yī)師負責,經(jīng)量表評定一致性培訓,組內(nèi)相關系數(shù)(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0.81。
入組者禁食禁飲12 小時,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正常對照組同樣方法取血樣。獲取血樣后,3 600 r/min離心10 分鐘后分離血清,2 小時內(nèi)測試完畢,或保存于 -20 ℃?zhèn)浣y(tǒng)一批量測試。采用日立718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漿白蛋白、總膽紅素、尿酸濃度,試劑盒由寧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測定過程嚴格按說明書進行操作。
研究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對照組,總膽紅素、尿酸水平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白蛋白、總膽紅素和尿酸水平的比較(±s)
表1 兩組對象白蛋白、總膽紅素和尿酸水平的比較(±s)
尿酸/ (μmol/L)研究組(n=44) 42.87±4.42 26.71±17.31 397.93±107.41項目 白蛋白/ (g/L)總膽紅素/ (μmol/L)對照組(n=46) 44.89±3.00 11.97±5.51 328.39±75.18 t 值 -2.514 5.397 3.544 P 值 0.039 0.000 0.001
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精神病性癥狀總分與尿酸呈正相關(r=0.339, P<0.01)。見表2。
表2 研究組精神病性癥狀總分與年齡、飲酒年限、 日飲酒量、白蛋白、總膽紅素和尿酸的相關性(r)
以研究組精神病性癥狀總分為因變量,以年齡、飲酒年限、日飲酒量、白蛋白、總膽紅素、尿酸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結(jié)果顯示:尿酸進入回歸方程,見表3。
表3 影響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精神病性 癥狀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氧化應激在精神疾病的病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3,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血清中白蛋白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尿酸、總膽紅素水平高于普通人群,說明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可能處于過量的氧化應激狀態(tài)。
酒精進入機體后90%以上在肝內(nèi)代謝,研究組個體均長期大量飲酒,長期大量飲酒會引起肝臟缺氧,產(chǎn)生乙醛及活性氧簇,導致肝臟的合成和代謝功能受損[1]。肝臟是人體內(nèi)血清白蛋白合成的唯一器官,人體白蛋白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肝臟的合成功能,由于其半衰期較長,當肝臟病變嚴重到一定程度及達到一定病程后,白蛋白濃度會發(fā)生變化,因此白蛋白能夠作為肝損傷程度的指標。本研究中研究組白蛋白水平低于對照組,推測可能與長期飲酒導致肝合成功能受損有關。同時酒精也可抑制小腸對糖、氨基酸的吸收,加上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大多進食較少,營養(yǎng)不平衡,容易造成慢性營養(yǎng)不良,同樣可能導致體內(nèi)白蛋白水平降低。大量飲酒導致機體白蛋白合成原料減少及合成過程受阻,引起白蛋白水平降低。有研究顯示血漿白蛋白能夠通過其運輸功能發(fā)揮間接的抗氧化活性,對機體起保護作用[7],而本研究中研究組個體白蛋白水平降低,說明其抗氧化能力減弱。
膽紅素與酒精有類似的代謝過程,均在肝臟中代謝,能夠反映肝臟受損的嚴重程度,酒精導致肝細胞受損后,肝臟對膽紅素的攝取、轉(zhuǎn)運、分泌發(fā)生障礙從而引起血清中膽紅素增高,可以解釋本研究中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體內(nèi)膽紅素的升高。同時有研究表明:低水平的膽紅素(0.01~10 mol)具有抗氧化作用,通過螯合銅離子保護神經(jīng)元免受氧自由基的攻擊,當腦內(nèi)膽紅素水平過高時則會產(chǎn)生細胞毒性,引起細胞凋亡或壞死[8-9]。本研究中研究組平均膽紅素水平高于對照組和正常參考值,而較高水平的膽紅素可能會通過上述途徑導致腦內(nèi)神經(jīng)細胞凋亡或壞死,損傷 大腦。
本研究中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尿酸濃度高于普通人群,可能與長期大量飲酒導致血乳酸增高影響尿酸排泄有關,加上飲酒時常進食高嘌呤食物,同時酒精能加快嘌呤的代謝,均會導致體內(nèi)血尿酸水平增高[10]。同時有觀點認為高水平的尿酸可以作為重度飲酒的潛在標記[11],支持本研究結(jié)論。
相關和回歸分析表明: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精神病性癥狀總分與尿酸水平呈正相關,尿酸是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精神病性癥狀的影響因素。既往有觀點認為,由于尿酸分子量小,能透過血腦屏障,故血清尿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腦部的氧化應激水平[12]。長期大量酒精攝入會導致機體處于過度氧化應激狀態(tài),酒精損傷機體的同時機體會代償性提高血尿酸水平,尿酸通過與羥自由基及鐵、銅等離子結(jié)合而起到抗氧化作用[13],從而減輕氧化應激的程度。同時腦內(nèi)尿酸合成增加,會加速核苷酸代謝為尿酸,使腦內(nèi)核苷酸水平降低,進而影響蛋白質(zhì)的合成,從而對神經(jīng)細胞造成損害。也就是說大量飲酒可以造成神經(jīng)細胞損傷,大腦會代償性升高尿酸保護神經(jīng)細胞,而尿酸大量合成也會導致神經(jīng)細胞損傷,導致神經(jīng)細胞和信號傳導損害,促發(fā)或加劇個體精神 癥狀。
本研究選取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排除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抗精神病藥物、抗氧化劑、維生素制劑、神經(jīng)營養(yǎng)類藥物及慢性感染史等因素的干擾,盡量考慮并控制可能的干擾因素。發(fā)現(xiàn)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體內(nèi)存在非酶抗氧化物濃度的改變,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的精神病性癥狀的影響因素。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對患者未作長期隨訪,對于其更長時間的非酶抗氧化物濃度改變況尚無法得知。同時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無法說明尿酸水平的升高和患者精神病性癥狀的先后性;另外,患者非酶抗氧化物改變和精神病性癥狀的影響因素較多,需要進一步的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