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龍城小學 談曉丹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預習能使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很多小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前,首先會讓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預習。但是很多小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會由于對于數學不感興趣、預習內容難度較大等,對于預習的積極性不高,或是在預習的過程中敷衍了事,不能達到較好的預習效果。因此小學教師在進行預習任務安排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多樣化的引導方式,使學生的預習效果得到提升。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他們年齡較小,心理發(fā)展與生理發(fā)展尚不成熟,因此,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時,仍然會按照自己的心意進行學習。很大一部分學生普遍以“這個我感興趣,我就多學一些,那個我不感興趣,我就少學一些”的想法來學習。因此,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預習,就需要使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感興趣,只有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能得到提升,才能使小學生愿意進行數學預習。
例如,在教師要求小學生預習五年級下冊“觀察物體(三)”這一課時,如果僅僅要求小學生通過看書進行預習,很多小學生都沒有興趣。但是如果教師在布置任務前給小學生分發(fā)一些小方塊作為他們預習的道具,要求他們在預習完成后將小方塊組合成喜歡的造型,并且畫出三視圖,很多學生就會提升他們對于數學預習的興趣。這是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動手操作、畫圖等都是他們非常感興趣的事。在學生預習完成后,教師還可以隨機抽取幾名學生上臺展示他們的預習成果,可以使他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自己用小方塊擺成的造型以及所畫的三視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小學生的展示欲望能得到滿足。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數學預習的興趣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不僅使學生順利完成數學知識的預習,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以一個較為飽滿的狀態(tài)進行數學學習。
教師之所以要使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預習,是為了使學生提前針對教師即將要講解的知識進行一定的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時能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但是對于小學高段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已經逐漸拉開了不同的層級,如果教師在進行預習任務布置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這一點,而是盲目地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預習作業(yè)的布置,必然難以兼顧班級內部各個學習層級的學生。如果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較為簡單,很可能導致學習能力較強的小學生不能通過預習提升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如果教師布置的預習難度較弱,又有可能導致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進行預習時壓力過重,甚至難以完成預習任務。因此教師在進行預習任務布置的時候,可以將預習任務分層,通過任務分層的方式,讓每一個層次的小學生都能完成數學知識的預習。
例如,在教師進行六年級下冊“圓柱與圓錐”這一課的預習任務布置時,就可以采用梯級任務的布置方式。教師可以將預習任務按照不同的難度層次進行分派,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當使他們通過預習了解圓柱體與圓錐的基本概念;對于學習層次處于學生群體中部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有關于圓柱與圓錐的底是什么,高是什么等任務,使學生通過預習能了解圓柱與圓錐的不同,并針對兩者之間的聯系進行研究,通過預習能了解怎樣找到圓柱與圓錐的底與高;對于學習層次較高的學生,教師則可以使學生通過預習的方式了解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式,并針對圓柱與圓錐的體積計算方式進行一定的了解。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分層次預習能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完成對于知識的預習,使每一名學生都能通過預習“吃得飽”,使他們在預習的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還避免了學生由于預習任務太難或是太簡單而導致無法完成預習任務或是在預習的過程中敷衍了事的情況發(fā)生。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因此具有一定的表演欲望與展示欲望。因此,在教師進行預習任務布置的過程中,除了使小學生獨自完成對于數學知識的預習,還能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預習。例如,在教師進行五年級下冊“折線統(tǒng)計圖”的預習任務布置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進行知識的預習。在教師布置任務之前,可以讓每一個小組通過數據的統(tǒng)計,以及預習所得到的知識進行一個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很多小學生由于小組合作而表現得更加積極,在學生通過預習的方式完成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后,教師可以讓他們的小組代表上臺講解,使學生了解他們是怎樣理解折線統(tǒng)計圖,所繪制的折線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了什么數據。如,第一小組的代表上臺:“我們小組認為折線統(tǒng)計圖就是通過在統(tǒng)計圖上進行點與折線的連接,看出一個事情的發(fā)展趨勢?!彼€向同學展示了他們小組所繪制的折線統(tǒng)計圖:“我們組畫的折線統(tǒng)計圖是關于中國在奧運會中所獲得的金牌數,通過這個統(tǒng)計圖能看出,咱們國家獲得金牌的數量越來越多,意味著咱們國家在體育這一方面越來越厲害了!”在第一小組后,還有其他小組也進行了關于預習成果的匯報。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預習任務布置。教師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對于數學知識的預習,能使學生在參與小組預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小組合作能力。學生在預習時,通過討論、研究等形式能加深每一個人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這一點從每一組的折線統(tǒng)計圖繪制都沒有出現錯誤上就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教師使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預習,方式較為新穎,能使學生更愿意進行預習,還能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增進友誼,提升小組合作能力,并且能使每個小學生都較為圓滿地完成預習任務。
預習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預習能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能更加輕松地完成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因此,在教師進行預習任務布置時,需要通過恰當的手段使小學生預習的有效性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