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長篇小說《青銅葵花》以苦難為底色,含蓄地穿插那段特殊時期的歷史事件,刻畫了兩個鮮活的人物即青銅和葵花。盡管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艱辛與苦難,兄妹倆依舊能樂觀地直面生活中的不如意,向我們展現(xiàn)出了善良、堅忍等美德,令讀者不禁潸然淚下。
關鍵詞:《青銅葵花》;苦難;人性美
作者簡介:李林潔(1997.8-),女,遼寧省新民市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碩士在讀,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作品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1)-03-0-02
曹文軒的代表作《青銅葵花》以兒童的視角,堅守苦難的表述,以平和的語調(diào)向我們展現(xiàn)出了一幅幅苦難的畫面。正如作家在書的扉頁上寫道的那樣:“謹以此書獻給遭受苦難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子孫?!痹诓芪能幙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難,苦難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不可回避的。而作者的巧妙之處就在于,他能夠在苦難中發(fā)現(xiàn)美麗,發(fā)現(xiàn)溫情,發(fā)現(xiàn)人性的光輝。
一.《青銅葵花》——愛讓苦難褪色
曹文軒的長篇小說《青銅葵花》以苦難為底色,講述了那段特殊時期生活在農(nóng)村的啞巴哥哥青銅和城市小姑娘葵花的一段震撼心靈的兄妹情。曾經(jīng)生活在城市的葵花跟隨被下放到“五七干校”進行勞動改造的爸爸來到了大麥地,雖然爸爸每天都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但想到可以陪著女兒慢慢成長,爸爸獲得了很大的慰藉。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無情地奪走了爸爸的生命,葵花成為了孤兒;所幸在這個時候她認識了鄉(xiāng)村男孩青銅,并被善良淳樸的青銅一家收養(yǎng),他們一起生活,一同經(jīng)歷著生活中的快樂,哥哥青銅悉心地呵護與長情的陪伴中逐漸長大,他們還一同直面困苦,在蝗災、洪災、饑荒等災情肆虐的情況下,依舊互相陪伴,在苦難面前仍然能夠保持著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和堅強的品質(zhì)。直到那天葵花不得不回到城市去,青銅在碼頭旁日夜守望,癡癡地盼著葵花有一天能回來,在無限思念的驅使下,青銅突然用盡全身的力氣嘶吼出了“葵花”兩個字!這是愛的奇跡,是長期積蓄在心中的那份愛的盡情釋放!這個結尾是全書的高潮,人們在驚訝的同時又不由得肅然起敬。
我們不妨將兄妹二人的名字看作是兩個意象,“青銅”象征著苦難與堅強,“葵花”象征著希望與陽光??此七@兩個意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實則是最純粹的疼愛、最長情的陪伴、最無私的守護、最溫情的牽掛。我們了解到,青銅是一個不幸的男孩,五歲時就成了啞巴,他內(nèi)心敏感卻無法表達,他也孤獨,“一只鳥獨自擁有天空的孤獨,一條魚獨自擁有大河的孤獨,一匹馬獨自擁有草原的孤獨”[1]??ǖ某霈F(xiàn)使他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照顧并保護妹妹,而此時剛剛失去父親的葵花孤苦無依,也將青銅當作自己的依靠。
青銅帶著妹妹看馬戲,為了讓妹妹能夠清晰地觀看馬戲表演,青銅讓葵花坐在自己的肩膀上,自己卻累到幾乎虛脫過去;面對鄰村孩子的惡語挑釁,青銅擔心葵花受到傷害,固執(zhí)地支開妹妹,獨自和那群孩子們扭打起來;為了讓妹妹能夠有錢照相,青銅賣掉了自己腳上的蘆花鞋,光著雙腳,在冰天雪地中獨自走回了家……當葵花不得不回到城市上學時,青銅仍然日夜坐在草垛上癡癡地等待她的歸來。書中這樣描寫這段情節(jié):恍惚中看見葵花從水簾中跑來,他向葵花跑去,從草垛上摔了下來,醒來后,他看到葵花——她還在水簾下跑動,并向他搖著手,他張開嘴,用盡平生力氣,大喊一聲“葵花!”眼淚泉涌而出。[2]這是愛的宣泄,是情感的迸發(fā),是生命的蛻變。
二.苦難——苦難中不乏美麗,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曹文軒指出“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苦難的歷史,而且這個歷史還將繼續(xù)下去,我們需要的是面對苦難時那種處變不驚的優(yōu)雅風度?!盵3]青銅一家人,雖然貧困但是沒有喪失生而為人的良知與底線,在蝗災、洪災、饑荒等災難面前,他們依舊生挺著和命運進行著殊死較量。正如村長怒吼的那樣:“把腰桿兒挺直了!挺直了!挺成一棵樹!”誠然,青銅一家人就像一棵棵粗壯的大樹,他們傷痕累累,卻從未倒下![4]
《青銅葵花》這部作品雖然通篇都在講述苦難卻并不生硬刻板,比如在滲透特殊歷史事件的時候,能夠巧妙對其進行詩化的處理,既沒有哭天搶地也沒有自甘墮落,而是哀而不傷地敘述苦難,展現(xiàn)著對生的執(zhí)念與倔強。當然這部作品也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能動反映,曹文軒的童年恰逢“三大改造”、大躍進等特殊的歷史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使得他早就體驗到了苦難的滋味,這激發(fā)出了他內(nèi)心深處的“苦難意識”。所以當我們讀到洪災、饑荒等災難的場景時,會有強烈的代入感,我們的情緒會在潛移默化中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而不斷變化,沉浸其中,產(chǎn)生共鳴。
曹文軒在接受《信息時報》時表示:“苦難的確存在,但我不想把苦難描寫得讓人感到絕望。事實上,我們在經(jīng)受苦難的時候,往往看到的是美好的東西。我的母親在三年自然災害中,寧愿自己餓著,說自己不想吃,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多吃一些。當我在回憶那段歷史的時候,感受到的并不是像很多作家書中描述的人吃人之類的極端殘酷,而是一種美麗。”因此,我們在作品中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一種唯美的意境就不足為奇了。
三.人性的光彩——苦難中的一縷暖陽
愛就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陽,給苦難的人們帶來安慰與希望。災難給人們帶來了痛苦、饑餓、絕望等一系列負面的情緒,但愛能在無聲無息中撫平人們的傷口,賜予人們和命運抗爭的力量。
葵花剛來到青銅家時,經(jīng)歷了大洪水,房子被沖垮,生活用品所剩無幾;又經(jīng)歷了肆虐的蝗災,莊稼顆粒無收,所有的辛苦付之東流;經(jīng)歷了大饑荒,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每次苦難對于這個貧苦家庭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克服困難,是因為愛的力量,是親人之間的默默付出,他們都在用他們力所能及的方式呵護著彼此,守護著這個家庭的安定與幸福??榱藴愬X給奶奶治病,偷偷地采銀杏,和大人們坐船到很遠的地方賣,這一情節(jié)讓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她只是一個孩子,苦難讓她不再幼稚天真,在她小小的身軀中增添了些許成熟與責任,讓這個小姑娘承受了太多這個年齡本不該承受的壓力與辛勞,實在令人疼惜。青銅為了讓妹妹吃上一口鮮美的肉,跑到河中打來了一吃只野鴨,顧不上自己已經(jīng)累得大汗淋漓,立刻給葵花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鴨湯,催促葵花快快嘗嘗。不是親兄妹,勝似親兄妹,這種無私的關懷和澄澈的親情真是讓人感動又令人震撼不已!
善良永遠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底色,從古至今都深深地烙在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的骨血里,成為歷久彌新的美德。青銅一家人對待鄰里向來是和善寬厚的。他們對待動物也是如此,和他們一家走過無數(shù)次風風雨雨的老水牛早就成為家里的成員之一,爸爸和奶奶對待它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般溫柔。勞作時,從不輕易抽打它,不因為它年老不能快速地犁地而喋喋不休地謾罵,在它大限將至的時候,人和牛仿佛有了心靈感應,都在無聲地告別。
不僅僅是青銅一家人,大麥地的村民們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大家應該對嘎魚這個孩子印象深刻吧,平日里他頑劣不講理,總是和青銅葵花兄妹發(fā)生小沖突。但是嘎魚的本性是善良的,他并不是一個惡劣的人。在得知奶奶病重時,嘎魚給青銅家送來了鴨子,在市里的領導來接葵花回去時,他為青銅通風報信并幫助青銅葵花兄妹倆保守藏身地的秘密。這段描寫既彰顯了孩子們之間純粹的友誼,更能突出善良的美好品質(zhì)。
人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苦難,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除了過人的勇氣,堅忍不拔的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為了讓葵花能夠順利地參加學校的集體拍照活動,青銅一家人開始日夜編織蘆花鞋,編好后讓青銅拿到集市上賣。青銅為了多掙些錢,不惜賣掉了自己穿的那蘆花鞋,光著雙腳,獨自在凜冽的寒風中踏著厚厚的白雪走回家去。為了給奶奶籌集醫(yī)藥費,葵花聽說銀杏能賣很多錢,就偷偷地跑去撿銀杏,獨自和大人們坐船到好遠的地方賣。在這期間,兩個孩子經(jīng)歷了不計其數(shù)的艱辛,但是沒有叫苦不迭,兄妹倆堅忍得近乎固執(zhí),只要能給家里人帶來好處,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生活很苦,有太多的艱辛需要自己消化,生活很甜,只因有家人們陪伴在身邊。
結語:
曹文軒苦難敘事的背后蘊含著悲天憫人的情懷,既講述苦難又表達感動。通過苦難讓我們意識到真善美的可貴與人性的溫情,更促使我們明白:苦難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fā)展而存在,其本質(zhì)就是讓社會和人類可以清晰地認識到生命存在的真正要義。曹文軒通過這部作品表達了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我們需要的是面對困難時的那種處變不驚的優(yōu)雅風度?!盵5]通過苦難,我們能夠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更加敬畏生命的絢爛。
曹文軒在《青銅葵花》這部小說中講述了一段愛與苦難相互交織的故事,帶給我們和來自靈魂深處的震撼??◤某鞘衼淼睫r(nóng)村,必然會回到城市,城市里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比較完善,有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各方面都比大麥地便捷得多。但是也許由于快節(jié)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競爭,葵花也許再也無法享受那份久違的靜謐,可能人們之間就缺少了那種干凈而真摯的情誼,但是,也許到某一天,當兄妹倆共同回憶起這段珍貴的時光,回想到大麥地這片人間凈土時,能會心一笑吧。
注釋:
[1]曹文軒.青銅葵花[M].南京:鳳凰出版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第125頁.
[2]曹文軒.青銅葵花[M].南京:鳳凰出版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第242頁.
[3]曹文軒.青銅葵花[M].南京:鳳凰出版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第246頁.
[4]曹文軒.青銅葵花[M].南京:鳳凰出版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第184頁.
[5]曹文軒.青銅葵花代后記.《美麗的痛苦》[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第261頁.
參考文獻:
[1]吳思雨.觸摸詩意苦難 鋪展唯美畫卷——我讀《青銅葵花》[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11):72-73.
[2]李昳華.以樹的姿勢迎接苦難——論曹文軒小說《青銅葵花》中的苦難美學[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04):56-59.
[3]曹文軒.青銅葵花[M].南京:鳳凰出版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
[4]李文萍.從《青銅葵花》看兒童成長的“苦難”及其意義[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14(S1).
[5]胡曉芳.苦難中開出的花——《青銅葵花》讀后[J].戲劇之家(上半月). 2013(07).
[6]我讀《青銅葵花》[J].周海峰.江蘇教育. 2017(06).
[7]余璐.曹文軒小說創(chuàng)作論[J].文教資料. 2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