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嫦
【摘要】當今世界是一個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世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教育方面也有相應的發(fā)展和改革。我國政府對鄉(xiāng)村地區(qū)的教育越來越重視。語文在教學當中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而要想學好語文,閱讀能力至關重要。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通過課外閱讀等形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基本途徑,但從當今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水平來看,鄉(xiāng)村教學資源的缺乏,閱讀教學受到限制,導致學生閱讀能力沒有很好地得到培養(yǎng)。對此,本文將著重分析制約農村初中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因素,進一步探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農村學生;初中語文;閱讀能力
一、農村中學生閱讀現狀及分析
對于現今閱讀教學的問題,筆者通過走訪鄉(xiāng)村、調查問卷等訪談形式了解到閱讀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限制因素:
1.紫金縣位于較為偏遠的粵東北地區(qū),經濟較為落后。學生家長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較低,學生沒有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尤其經濟困難的家庭較多,大部分學生的家庭能為其提供的閱讀資源是有限的,缺少閱讀量,怎么能提高閱讀能力呢?
2.大部分農村學生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學生長時間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導致學生在學習上情緒低落,沒有積極性。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繁忙的家務占用了學習時間,學生學習的時間減少,學習成績必然就會受到影響,這樣就直接導致部分學生出現厭學情緒。
3.學生長時間受到家長或教師的約束,只會根據家長或教師規(guī)定的學習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沒有自主性,長時間的習慣導致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差。學生只會背誦和記住教師劃出的相關知識,學習不會主動思考。進入中學還不適應新型的學習方式,沒有樹立新型的學習觀。
4.學生的個性沒有得到發(fā)展,部分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根據教師提供的相關答案進行回答,不會自主思考,導致在解決一些閱讀問題的時候,思維空間狹小,缺乏多方面的思考。
5.在班級當中,家庭經濟困難和留守學生占了大多數。這些學生在閱讀能力上相對于其他學生來說偏低。閱讀課文就存在障礙,在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就更加困難了。這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自信,遇到難題不會主動尋求幫助,導致這部分學生逐漸歸于學困生行列。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根據這些學生的特點,制定了相關的教學計劃,用適合農村學生的教學方法最大效率地提高其閱讀能力。
二、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注重詞句訓練
要想閱讀一篇文章,既要整體把握,又要做好局部理解,因此,學生先要做到理解詞語,讀通句子。詞句解決好了,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情感。
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在詞句訓練中,要把知識的教學和知識的運用結合起來,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文章的閱讀,將閱讀的效果達到最大化。對于一些常用的詞語,要提醒學生學會運用。在進行詞語教學時,還應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讓學生結合實際進行理解,并學會運用詞語進行造句。對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詞語,學生已經理解了,就暫時先放下,主要重點講解那些學生不理解的詞語。詞句的講解,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運用的能力。
三、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學習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鞭r村的學生亦是如此。要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閱讀興趣,在承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進行教學。大部分鄉(xiāng)村的學生已經習慣了以前教師的教學模式,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要改變現狀,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主動提問,因此,教師可以改變自己的提問方式。比如,教師可以這樣問:“看了這篇短文的標題,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哪個詞、句是你不理解的?”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找出不能理解的詞句,并尋求幫助,讓大家共同解決。
學習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疑,獨立思考,樂于探索的精神。學生經過啟發(fā),對學習就有了求知欲,學習興趣就被激發(fā)出來了。
四、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增加農村學生的閱讀量
造成農村學生閱讀能力不強的原因之一就是閱讀量少,要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通過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在閱讀教學當中,教師不應只局限于課本當中的那幾十篇課文,還應該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書店、圖書館里面的閱讀資源進行閱讀。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筆者在《徐霞客》一課文的教學中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學生提問:“老師,你剛剛說徐霞客走了十六個省,分別是哪些?。俊惫P者想不到學生會問這樣的問題,于是,筆者當機立斷,說:“請同學們自己搜集資料,看看誰能最快找到答案?!甭牭竭@話,學生們躍躍欲試。當天下午,問題成功得到解決,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于是,在后來的閱讀教學當中,學生的閱讀興趣高漲。因此,這說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對閱讀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使每個學生的特長都得以發(fā)揮。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全面?zhèn)€性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農村學生是較為特殊的群體,要根據其特點進行教育。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依靠學生長時間的積累,也需要長時間培養(yǎng)其閱讀習慣。不同的學生,其閱讀水平、閱讀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因此也會存在差異,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每個學生的閱讀方式給予適當的指導。因為存在著個別差異而有所不同,所以學生的閱讀需要也有所不同,教師應注意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閱讀需要,使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都得以發(fā)揮。農村學生的閱讀需要大體表現在高才學生和落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不同特點上。
六、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注重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
結合農村學生的情況,我們了解到這些學生在閱讀當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對于這個句子不懂,那個句子不是很理解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時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做到有效的檢查,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問:
1.讓學生概括文章的大意。
2.提問學生某句話表達的信息。
3.提問學生某些句子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4.提問學生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總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yǎng)和發(fā)展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相信他們的閱讀能力一定會有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煜輝.培養(yǎng)真正的閱讀者——整本書閱讀之理論基礎[M].上海教育出版社.
[2]余黨緒.走向理性與清明——整本書閱讀之思辨讀寫[M].上海教育出版社.
[3]李懷源.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J].語文教學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