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楊威
摘要:小學教育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學的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斷的轉變和發(fā)展。然而當前的教育仍然受到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小學教育中對體育與建康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學校需要轉變對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認知。制定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合作教學法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與健康教學的興趣,并且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與健康;小組合作;開展策略
引言
大多數(shù)的教師認為文化課程的學習比較重要所以加強了學生的課業(yè)壓力,希望能夠通過加強學生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忽略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鍛煉。不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造成影響,還使學生逐漸的失去學習的信心。所以小學體育教師要利用合作教學法提升學生參與體驗的積極性。
一、合理的劃分合作學習小組
要想使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發(fā)揮出作用,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合作學習方法,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之后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展開合作學習。合理劃分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在進行分組時教師要分析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和技能掌握能力等,保證每個小組之間的能力均衡化,通常情況下小組成員在4到6人最為合適,小組內成員的角色可以自主的選擇,并且選出合適的小組長監(jiān)督任務的落實。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能夠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從而獲得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比如在進行籃球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小學階段大多數(shù)的學生對籃球運動不熟悉,所以缺乏參與籃球訓練的興趣和積極性。此時教師把學生劃分成合理的小組,在每個小組內容有籃球基礎好的學生、也有籃球基礎差的學生,籃球基礎好的學生起到幫助和帶動的作用,與籃球基礎差的學生共同合作投入到小組訓練中,這樣的合作教學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人際交流的能力。
二、傳授合作學習方法提高合作效果
在當前的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已經成為體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方式,然而從使用的效果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學的效率并不高。其中的原因是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家庭中受到家長的過分寵愛,自我意識非常嚴重,在合作的過程中并不順利。當出現(xiàn)問題或者矛盾時學生不能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1]會使問題逐漸的激化,如果仍然帶著這些問題進行合作學習將會影響合作的效率。使合作的形式只存在于表面無法發(fā)揮出真正的效果。所以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合作的方法,從而實現(xiàn)合作學習的真實目標。在合作學習前每個小組要選出一名合適的組長,小組長負責協(xié)調小組成員的任務,當合作的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小組長就需要帶領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民主投票的方式統(tǒng)一學習方法。如此就可以有效的解決產生的問題。如在自由活動的過程中,小組成員提出多種活動的方法,有表示想踢毽子,有的表示想丟沙包,小組長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投票決定。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并尊重他們提出的建議,當其他同學在發(fā)表或者分享的過程中要靜靜的傾聽,不要隨意的打斷。在相互幫助、相互尊重中完成教學的任務。
三、明確小組合作角色
小組合作模式已經成為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并且取得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小組合作的實施需要先明確每一名成員的角色定位。在一個小組中有組長、調節(jié)員、評價員等等。通過小組之間的相互配合才能發(fā)揮出實際的作用,讓每一名學生有效的掌握體育技能和理論知識。比如在開展足球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足球認識和技能掌握情況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讓學生對提升足球技能的方法進行思考。小組長要發(fā)揮出組織的作用并且由記錄員將小組成員的提出的意見、運球動作記錄下來。對每一名小組成員的射門次數(shù)進行記錄。聯(lián)絡員負責傳達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消息,評價員對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和技能掌握情況進行歸納總結。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實際訓練情況進行評價。此外小組成員擔任的角色可以隨著運動項目的變化進行靈活的調整的。例如剛剛接觸跨欄運動時學生會感覺到一定的難度,此時教師給學生講解和示范結束后,不但可以讓各個小組在課堂上進行自由練習還可以由小組長帶領學生進行組內練習。記錄員要兼顧記錄和掐秒任務。觀察員要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學生的動作是否規(guī)范。而學生訓練的實際情況可以評價員進行總結,最后將評價的結果匯報給教師。使教師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技能的掌握情況。此外教師可以針對學習中難度較大和訓練效果制定合適的訓練方案,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負責專業(yè)技能。
四、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性評價
在小學體育與健康的教學的初始階段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做好課前準備,通過營造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帶著積極的情緒融入到小學合作當中,教師要充分的利用自身的指導和幫助作用激發(fā)出學生參與到主動性[2]。創(chuàng)設體育教學情境可以利用游戲法或者談話法進行,讓學生對相關的體育知識進行思考并激發(fā)出強烈的好奇心。比如在學習田徑類的運動技能中,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警察與小偷的游戲來創(chuàng)設情境,把班級學生分成警察組和小偷組,小偷組的學生先隱藏起來,扮演警察的學生要找出隱藏的小偷。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有效的活躍課堂學習的氛圍,還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提升身體素質。讓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學評價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合作與學習的動力。教學評價發(fā)開展要以鼓勵為主,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肯定中樹立學習的信心。所以教師要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xiàn)進行了解,對于小組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好和積極性高的學生要進行鼓勵性評價。同時也要對表現(xiàn)稍差的學生進行鼓勵。從而使他們能夠感受到合作學習中的樂趣。使其身心不斷的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形式,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的分組,創(chuàng)設適學生學習的學習情況,通過鼓勵性評價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從而有效的提高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董耀麗.小學生體育學習共同體構建的策略[J].新課程,2021(47):22.
[2]吳亮,李懿.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實施合作教學的策略分享[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