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君
【摘 ? 要】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guān)注重點句型,還要依據(jù)文本核心句型,幫助學生在語言交流的活動中提升語用能力。教師應(yīng)設(shè)計基于文本的基礎(chǔ)性提問,引導學生理解語言知識;進行深入話題的延展性追問,激活學生的高階思維;利用貼合情境的交際性串問,鍛煉學生的語用能力。由此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問題鏈;語用能力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設(shè)定各級目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對話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修訂版的PEP教材改編和調(diào)整了對話教學中原有的一些教學內(nèi)容,將對話教學置于更為重要的位置。特別是高年級的對話內(nèi)容,其中的新詞匯和句型大幅增加,話輪和情境化交流的語言增多,交際空間不斷擴展。因此,教師不僅要關(guān)注重點句型,還要依據(jù)文本核心句型,幫助學生在語言交流的活動中提升語用能力。
如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從教材修訂的初衷出發(fā),合理利用教材文本資源,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教師深入研讀教材,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在對話教學中嘗試了“基礎(chǔ)性提問—延展性追問—交際性串問”的“問題鏈式”教學模式,收益頗豐。
一、設(shè)計基于文本的基礎(chǔ)性提問,引導學生理解語言知識
設(shè)疑是對話教學的一種基本方法,問答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理解、內(nèi)化語言知識的過程。設(shè)計基于文本的基礎(chǔ)性問題,用問題牽引學生的學習思緒,有利于學生更專注地閱讀文本,提煉關(guān)鍵信息,掌握核心句型,理解語言知識。
(一)“跟隨式”設(shè)疑,引出主題
有效熱身能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激活舊知,點燃參與的興趣。PEP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A Lets talk討論的主要話題是Mike和Wu Yifan喜歡的季節(jié),該話題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guān)。課堂伊始,教師帶領(lǐng)學生欣賞有關(guān)四季的歌曲,之后采用師生自由對話的形式自然引出主題,讓學生學習四季的詞匯。
【教學片段1】
T: Wow, a nice song. Boys and girls, now whats the song about?
Ss: Seasons.
T: Yes, its about seasons. Lets read.
Ss: … (學生認讀和操練詞匯“season”)
T: Good job! And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Ss: There are four seasons. (課件出示“four seasons”,引導學生認讀)
T: What are they? Great! They are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Ss: ...(學生對四個季節(jié)的詞匯進行認讀與操練)
【教學反思】
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教師利用“跟隨式”提問,有效緩解學生學習新知的畏難情緒。在學生積極主動地回憶歌曲內(nèi)容時,教師自然引出并引導學生了解本課的主題“season”。同時,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儲備進行提問,在無形中將課堂過渡到對四季詞匯的認讀中。在師生輕松的問答環(huán)節(jié)中,本課的重難點詞匯得以滲透,之后的對話學習有了主題和詞匯上的鋪墊。
(二)“設(shè)疑式”提問,滲透文本
本課的核心句式為--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I like...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該句型進行對話。教師根據(jù)本文提煉核心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文本,使學生更快地理解文本的重點句型和內(nèi)在含義。
【教學片段2】
T: Boys and girls, which season does Mike / Wu Yifan like best? Lets listen and answer.(錄音播放對話內(nèi)容)
Ss: Mike likes winter best.
T: Yes. What about Wu Yifan? Which season does Wu Yifan like best?
Ss: Wu Yifan likes spring best.
教師出示關(guān)鍵信息,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利用課件將季節(jié)圖片和人物進行配對。
T: How do you know? Lets read the sentences together.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學生朗讀操練對話中的重點句型。
【教學反思】
教師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聽文本錄音,初步感知對話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思考。學生在聽錄音的過程中提煉關(guān)鍵信息,進而對重點句型進行認讀和操練。由此,學習難度得以分解和降低。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學習,逐漸掌握本課核心句型,為整體文本的輸入打下了基礎(chǔ)。
二、進行深入話題的延展性追問,激活學生的高階思維
在學生初步感知本文,了解語言知識的基礎(chǔ)上,教師進行深入話題的延展性追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理解文本,掌握文本的語言結(jié)構(gòu)。教師可以采用“推進式”追問,不斷挖掘文本語言的內(nèi)涵,增加話輪,創(chuàng)設(shè)更多語言交際的機會,激活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教學片段3】
T: Boys and girls, why does Mike like winter best?
Ss: He likes the snow.
T: Yes.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inter?
Ss: Its snowy.(出示詞匯“snowy”)
T: What can Mike do in winter?
Ss: He can make a snowman.
T: Listen, Mike says he can make a snowman. He can watch the beautiful snow and so on…These are the reasons why Mike like winter best.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朗讀、積極思考并課件出示snowy/ make a snowman/ watch the beautiful snow/reasons等詞匯、詞組。
T: Why does Wu Yifan like spring best?
Ss: Its pretty.
T: Great! Because Wu Yifan think spring is pretty. What is pretty in spring?
Ss: The flowers are pretty.(學生自由回答)
T: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Ss: Warm.
T: What can we do? You can think it over.
S1: I can fly kites.
S2: I can go on a picnic.
T: The spring is pretty, so Wu Yifan likes spring best. What can Wu Yifan do in spring? Lets think and say it like this.
課件出示問題、重點詞組和挖空后的文本,如圖1,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表達。
【教學反思】
教師在上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基礎(chǔ)上進行追問,引發(fā)學生思考,然后讓學生通過看視頻再次感知、理解對話,突出重點,解決問題。同時,教師利用深入對話的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推進式”追問——“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hat can Mike / Wu Yifan / we do in…?”等,讓學生在對話情境中大膽猜測、總結(jié)與表達所學的語言知識,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給出答案,增加有效輸出,發(fā)散性思維得到訓練。學生充分理解文本,完全融入情境,英語語言學習的深度被充分挖掘。
三、利用貼合情境的交際性串問,鍛煉學生的語用能力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生活服務(wù),實現(xiàn)用英語做事情。因此,語言實踐尤為重要。在對話新授環(huán)節(jié)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利用貼合情境的交際性串問,鍛煉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一)“總結(jié)式”串問, 在系統(tǒng)回顧中拓展性復述語言
【教學片段4】
本課時的對話文本是圍繞Mike和Wu Yifan喜歡的季節(jié)展開的,在課堂的鞏固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由“Which season does Mike / Wu Yifan like best? Why does Mike / Wu Yifan like…bes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hat can Mike / Wu Yifan do in…?”等一連串問題構(gòu)成的“總結(jié)式”串問,引導學生提煉對話梗概,厘清文本思路。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能準確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教學反思】
“總結(jié)式”串問將整個文本串連起來。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強化鞏固了文本知識。同時,細節(jié)化的拓展表達也在問題的回答過程中得到了實現(xiàn)。教師從整體上把握文本的語言結(jié)構(gòu),幫助學生構(gòu)建完整的對話框架,圍繞文本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師生不斷拓展、充實,使教材文本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更加豐富、飽滿。
(二)“體驗式”串問,在真實情境中個性化創(chuàng)編語言
在完成文本內(nèi)容的學習之后,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創(chuàng)設(shè)真實的語言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的興趣與欲望,與學生一起創(chuàng)編對話,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個性化輸出。
【教學片段5】
T: Boys and girls, our hometown Pinghu is very beautiful in four seasons.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n Pinghu? Here are many beautiful pictures about four seasons in Pinghu. Lets enjoy.
T: Spring is warm. I like beautiful flowers. Its pretty in Pinghu. 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S1: I can plant trees.
S2: I can take a trip and go on a picnic.
T: Its so funny and happy.
課件播放平湖四季景色的圖片,教師實時串問,課件出示相關(guān)詞匯及短語。
T: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This time, lets make a new dialogue.
【教學反思】
個性化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將語言情境生活化,結(jié)合學生所生活的城市——平湖在四季的不同景色特點,播放圖片,實時串問,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體驗。學生自主討論,自然流淌出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語言表達的欲望被激活。在相關(guān)單詞和短語的支撐下,學生能靈活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語言知識,開展交際,真正實現(xiàn)了語言為生活服務(wù)的目的。
綜觀整個課堂,教師站在引導者的角度,設(shè)計“問題鏈式”教學模式,將課堂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教師開展層層推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使英語學習的語用功能落地,激發(fā)了學生思考與探索的熱情,使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yǎng)得到提升。
(浙江省平湖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 3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