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
(江蘇師范大學銅山實驗學校嬌山湖中學 221116)
1.問學課堂的概念
“問學課堂”是一種適應新課標改革的高效課堂活動類型,需要教師、學生共同合作完成,流程如下:教師明確任務——學生自問獨思(進行預習)——教師巡視問難,將問題匯總——小組答問(通過課堂討論解決問題)——教師以思維導圖引導,點撥評價——討論交流——學生再次自主思考,查缺補漏——教師答疑解惑——教師引導進入創(chuàng)新情景——學生創(chuàng)新思考,遷移問題.通過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學生自問,解決問題的模式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將教師的精力集中到課程堂的關鍵點上攻堅克難,提供更優(yōu)質的答疑,開發(fā)更奇妙的拓展.問學課堂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使教師的教學效率最大化.
2.學習共同體的概念
“學習共同體”是由學習者和助學者組成的團體,這個共同體的任務是完成一個共同的學習目標,學習共同體以全員共同學習為基礎,在學習過程中共同體的成員互幫互助,互相指導學業(yè)問題,分享學習資源,相互督促.學習共同體的可行層次非常高,幾個人即能組成一個共同團體進行學習,向上兼容并包,向下無限合作.我校以“校干——教師——學生”的模式捆綁組成學習共同體,教師在掌握一定方法論的前提條件下,按照新課改的要求,科學的進行創(chuàng)新實踐,學生緊跟教師的步伐,以提成績?yōu)榈谝灰獎?,校干縱觀全局,按需補給,對于教師和學生的課堂改革提供全力支持,出臺新型指導性政策,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指示要求,堅持好的教學習慣從下至上反饋改革,再從上到下進行推廣改良,問學課堂即是其中推行的一種課堂改革模式.在形成推廣模式的同時集思廣益,讓教師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性與創(chuàng)造性,努力使教學效果出新出彩,為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率而不懈奮斗.
新課標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隨之新的課堂教學方法也應運而生.針對以往教學課堂上學生的興趣缺失、參與程度低、學習熱情匱乏等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問學課堂”與學習共同體相結合的方法.問題要設計的有意義:是為開啟課程還是為前后聯(lián)系?為突出重點還是標記難點?為增加課程的趣味性還是為督促學生進行思考……盡可能剔除會引發(fā)異議,言語模糊不清的提問,保留關鍵、針針見血的提問.這時一次函數(shù)的文字學習已經初步完成,接下來教師布置作業(yè)讓學生熟悉一次函數(shù)的相關題型,學生在自己小組內進行提出疑問——答疑解惑后將:判斷是否為一次函數(shù)圖像、一次函數(shù)性質的運用、函數(shù)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一次函數(shù)與正比例函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表達、與正比例函數(shù)相關的字母題、一次函數(shù)與正比例函數(shù)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等題型匯總,教師回去后加工處理構建成題型知識樹,將常見題型以思維導圖的方式羅列,以圖片文字并茂的方式歸納到思維導圖中,可以使學生順著思維鏈條直觀的知曉選擇何種解題方法,熟悉后甚至可以自己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樹,這種體系更加簡潔、一目了然,更好的為學生未來的邏輯思考方式打下一個堅實、扎實的數(shù)學思維基礎.
案例1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學習
教師在上節(jié)課的結束時布置學習內容,提問:二元一次方程的通式、特征與性質、主要形式都有哪些?請大家對照課本和導學案,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完成.
學生完成預習作業(yè)后在小組內積極討論,匯總至教師處的問題有:二元一次方程適用于什么樣的問題呢?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幾種?有沒有三元一次方程等等.
教師回答問題:1.二元一次方程適用于有兩個未知量的問題,像雞兔同籠,在這個問題中,我們不知道雞和兔各有幾只,因此設了兩個未知量.2.解法有公式法、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換元法等,課程后面會慢慢學習.3.不止有三元一次方程,還有四元一次甚至未知量可以越來越多,只是解方程所需的難度也會加大.
然后教師在課堂上歸納總結,用自己備課時準備好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快到下課時進入創(chuàng)新情景:剛才有同學問過了三元一次方程,那么課后請同學們設想一下,什么情況下我們會運用三元一次方程呢?
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樣比單純老師填鴨式教學要靈動,記憶更加牢固,這充分體現(xiàn)了問學課堂與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效果.
案例2 學習一元二次函數(shù)的過程中,老師提出了分類討論的概念
老師在課堂上提問:要在一面墻(長24m)處圍出一個矩形籬笆,籬笆總長為60m,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長和寬怎樣設置才能使圍成的矩形面積最大?
學生A:應該圍成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最大!S=15×15=225m2
學生B:不對,這是一道一元二次函數(shù)的題目,應該是設長為X,寬為(60-2X),S=X×(60-2X)=-2(X-15)2+450,再結合二次函數(shù)圖像,得出最大值是450!
學生C:可是這不太符合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呀,已知0 老師:同學們總結的非常好,希望大家以后也能以小組組成的學習共同體方式積極討論! 1.打造新型學習共同體,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學習共同體的入門門檻較低,層次豐富,學生和學生間可以組成小型共同體,學生與教師也是學習共同體,而校干——教師——學生的組成更可謂是最有效率的學習群體.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機械的接受教師灌輸?shù)闹R與解題方法,自己的思考也被局限在了條條框框中,不能很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無法保證學習效率與課堂參與度,思維也無法發(fā)散,容易失去探索信心.在以學習共同體構建的問學課堂中,作為學習者的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但是每個同學也要接受別的同學同樣作為學習的主體,尊重他人的想法,做到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在自己弄明白課程知識的情況下竭力幫助他人理解. 2.以問促思,增強學習動力 問學課堂分為“問”、“學”兩個部分,問作為一種預習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出發(fā)進行自問,通過探討幾個關鍵的問題要素:解決什么問題、解決問題需要什么樣的方法、從問題的解決結果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著手學習,加強了“自學”、“預習”在學習進程中的重要性,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尚且不強,將預習變成課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督促學生加強自主學習能力.以問促思,以思促學,以學促識,問思窮理,真正把學生的學習變成豐富的提升智力,涵養(yǎng)氣質的精神活動. 3.改變課堂主體,減輕學業(yè)負擔 問學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加強溝通的紐帶,它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如果問學課堂與學習共同體在課程中結合學情,運用得當,那么對于激發(fā)學生熱情、啟發(fā)數(shù)學思維、打下數(shù)學基礎、提高學生素質都會起到重要作用.問學課堂還有利于學生開展頭腦風暴,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當今學情下具有個性化思考方式的學生往往會提出不同的解題思路,相互啟發(fā)學習,形成濃厚的課堂探索氛圍,要想使問學課堂真正發(fā)揮作用,需要教師大膽放手,變換角色成為一個掌舵人,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以小組學習共同體的方式探索航路,使學生從被動吸收轉為主動接納,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愿學習. 初中數(shù)學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學習任務也十分繁重.以學習共同體參與問學課堂活動的方式,可以使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效率發(fā)揮到最大.問學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大大緩解了教師的教學壓力,省去了重復回答問題的時間,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好思維基礎.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問學課堂與學習共同體的結合無疑有十分廣闊的前景,二者結合的更多應用模式與作用,還需全體教學工作者共同探索.三、以學習共同體建構問學式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