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敏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 兒科二病房,山東 聊城 252000)
小兒肺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以冬春兩季發(fā)病率較高,腺病毒、流感、麻疹病毒等病毒性肺炎易合并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是小兒肺炎并發(fā)癥中相對嚴重的一種,多發(fā)生在年齡較小的嬰幼兒,且威脅患兒生命[1]。臨床中主要采用藥物療法治療肺炎合并心衰,但因病情發(fā)展較為復雜,需結合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來輔助治療,以提高預后。本文探討了優(yōu)質護理干預和常規(guī)護理在小兒肺炎合并心衰的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展開研究。納入標準:①符合小兒肺炎臨床診斷標準且合并典型心力衰竭癥狀[2];②家長的知情同意,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類型的心臟病或臟器功能性疾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6例。對照組男14例,女12例,年齡1-8歲,平均(4.3±0.3)歲,平均病程(4.11±1.02)天。觀察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齡1-7歲,平均(3.9±0.8)歲,平均病程(3.23±1.15)天。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程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兩組護理人員技術熟練程度方面能力相當,并且兩組患者應用相同的治療方案(吸氧、排痰、抗感染、強心等)。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具體有輸液護理、病情監(jiān)測、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優(yōu)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健康宣教:向患兒家屬講解并發(fā)癥、治療措施、發(fā)病機制等,與其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從而提升患兒治療及護理依從性。②心理護理:親切耐心的安慰患兒,采取擁抱、握手等非語言式的溝通,消除不適感和抵觸心理,得到其信任,對家屬也要進行心理護理,主動與家屬交流,積極疏導存在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的家屬。③呼吸道護理:保持患兒呼吸通暢,結合實際病情及癥狀表現制定護理方法,按時更換患兒體位,將頭肩抬高一定度數,便于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和肺部交換氣體;針對呼吸困難及血氧飽和度低的患兒進行吸氧操作,若患兒嚴重缺氧則采取面罩吸氧,為避免出現口腔潰瘍完成操作后使用鹽水棉球清理口腔。④發(fā)熱護理:定時測量體溫并記錄,伴發(fā)熱癥狀的患兒積極采取物理降溫(如冰枕或溫水擦浴等)和退熱藥物遵醫(yī)囑治療。⑤防控感染:優(yōu)化住院環(huán)境,做好清潔消毒工作,保證病房內干凈、整潔;強調手衛(wèi)生,護理操作要嚴格無菌。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效果評價:治療和護理后患兒各類臨床體征、癥狀均完全得到緩解,心功能有顯著改善,為顯效;治療及護理后患兒各類臨床體征、癥狀得到一定緩解或消失,心功能有好轉,為有效;治療護理后臨床體征癥狀以及心功能無好轉,為無效。②分析比較兩組患兒的心衰糾正時間、肺炎相關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形式)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數據統計,以[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23%,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的各項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心衰糾正時間(31.2±1.5)h、肺炎癥狀消失時間(4.2±0.8)d以及住院時間(6.1±1.1)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均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的療效比較分析[n(%)]
表2 兩組的各項相關指標比較分析(±s)
表2 兩組的各項相關指標比較分析(±s)
護理滿意度(分)對照組 26 43.7±1.7 5.6±1.9 7.8±1.2 86.6±1.2觀察組 26 31.2±1.5 4.2±0.8 6.1±1.1 91.1±0.9 t - 28.113 3.463 5.325 15.287 P - <0.001 0.001 <0.001 <0.001組別 例數 心衰糾正時間(h)肺炎癥狀消失時間(d)住院時間(d)
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屬于兒科急癥,病情嚴重,如搶救護理措施不當,有致命危險[3]。臨床中對其主要采用抗感染、強心利尿類及增強血管活性藥物對患兒給予治療,雖然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因患兒年齡小,疾病成因及發(fā)展較為復雜,治療效果有限,需佐以適宜的護理措施輔助治療以提升效果[4]。
護理人員與患兒接觸時間較多,故而較容易發(fā)現患兒病情變化。傳統的護理方式以被動護理為主,隨著時代變化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往單一生理護理措施已然很難滿足護理需求,需要增加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來提升護理質量。優(yōu)質護理服務根據患兒病情而制定,保證護理流程采取無縫式進行,可以改進醫(yī)患關系,且同時幫助患兒調整生理、心理狀態(tài),使其能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提高身體機能。全面且多方位進行護理干預,符合現代人們對護理的要求,并可以有效的改善預后效果。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率92.31%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的69.23%,同時臨床癥狀(心衰糾正、肺炎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護理滿意度提升,提示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提升臨床療效,促進病情恢復,明顯提高了兒科護理水平,與余巧玲[5]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優(yōu)質護理效果顯著,明顯縮短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可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