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玲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yī)院 健康管理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0)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同遺傳、環(huán)境及飲食等多種因素有關[1]。高血壓患者在病早期往往無典型癥狀,而對著病程的延長及病情的持續(xù)進展,患者常常會出現(xiàn)肢體乏力、胸悶、頭暈等典型癥狀,嚴重甚至還可引起腦卒中及心肌梗死等并發(fā)癥,這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在對高血壓疾病的治療上尚無典型的治療方法,多是讓患者使用降壓藥控制血壓,而實際中受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認知的影響,常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不佳,如此是血壓控制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需采取合理的方法進行干預[2]。本研究中,探討了對經(jīng)健康體檢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對血壓控制、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經(jīng)健康體檢確診為高血壓的11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以下兩組:觀察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齡37-65歲,平均(48.2±2.2)歲。對照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齡35-65歲,平均(47.8±2.1)歲。從兩組年齡與性別等一般資料上來看,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②患者具備正常的交流溝通能力且臨床資料完整。③所有的患者均對研究知情且征得其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②合并精神疾病與認知障礙的患者。③隨訪資料丟失者。
1.2 方法。對照組對體檢檢出高血壓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講解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遵醫(yī)囑為患者提供醫(yī)療服務;提醒患者需嚴格做到按時按量用藥,切忌擅自停藥等。觀察組則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干預。健康體檢檢出高血壓疾病,患者常常會因無心理準備及擔心后續(xù)治療費用而出現(xiàn)焦慮抑郁情緒,此外因高血壓治療需要長時間用藥,這也使得患者極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如此影響其治療依從性。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同患者的交流與溝通,鼓勵患者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所面臨的境遇,讓患者可以正視疾病,保持良好心態(tài),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②健康宣教。制作簡單易懂、圖文并茂的健康宣教手冊,健康手冊中包含高血壓病因、治療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等相關知識,此外還可組織家屬學習高血壓的相關護理知識,便于家屬從旁進行督促,彌補患者治療依從性差所致血壓控制不佳的缺陷。③用藥指導。對高血壓疾病,若長期血壓在正常范圍以上,常使得患者極易發(fā)生多種并發(fā)癥,這影響患者預后,為此需要患者合理的控制好自身血壓。針對血壓的控制,主要是制造其長期堅持遵醫(yī)囑用藥,告知患者擅自停藥及更改藥用劑量對血壓控制的負面影響。④飲食、運動干預。對患者的營養(yǎng)及身體狀況進行評估,為期制定個性化的食譜及運動方案,飲食上注意控制食鹽的攝入量,且告知患者多吃蔬菜水果;運動上多以有氧運動為主,運動鍛煉上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旦出現(xiàn)不適需即刻停止以免不良情況發(fā)生。兩組均進行為期3個月的干預。
1.3 觀察指標。①干預前后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進行檢測,評估血壓控制效果。②在3個月后患者返院復診時刻,采取自制依從性問卷進行調(diào)查,內(nèi)容涵蓋用藥、飲食、運動鍛煉、生活習慣等內(nèi)容,滿分為100分,其中90-100分為基本依從,70-89分為部分依從,70分以下為不依從。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 19.0軟件做統(tǒng)計學結(jié)果分析,計量與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t、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壓水平。相對比干預前,兩組在干預后收縮壓與舒張壓指標水平均降低,而觀察組降低幅度明顯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血壓水平比較(±s,mmHg)
組別 n 收縮壓 舒張壓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56 148.52±14.56 127.26±12.26 102.23±10.84 84.23±8.13對照組56 148.27±14.51 136.69±12.84 102.17±10.81 90.26±8.63 t - 0.091 3.975 0.029 3.806 P - 0.928 0.000 0.977 0.000
2.2 依從性。依從性問卷調(diào)查顯示,觀察組總依從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n(%)]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活與工作壓力不斷提高,這使得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且發(fā)病年齡也越來越低,這對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巨大影響[4]。針對高血壓,早期常無典型癥狀,大多患者是依賴健康體檢檢出疾病,受事先無心理準備及對疾病認知不高等因素的影響,常使得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這對血壓控制效果不理想。為了有效控制血壓及提高治療依從性,針對高血壓患者提倡予以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在具體對患者的護理干預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健康教育、用藥指導、飲食及運動干預等綜合護理干預策略,為血壓的有效控制提供輔助,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5-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相較于干預前,干預后兩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降低,而觀察組降低幅度明顯要比對照組更顯著,此外在干預期間的治療總依從率上觀察組也顯著高于對照組,這提示綜合護理干預的模式對高血壓疾病的干預效果顯著[9-12]。
綜上所述,針對健康體檢出的高血壓疾病患者,藥物干預期間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幫助患者有效控制自身血壓,并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因此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