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婭
(江蘇徐州市礦山醫(yī)院 手術室,江蘇 徐州 221000)
腎結石為臨床中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之一,在老年患者中為常見病與多發(fā)病,常為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尤其是復雜性腎結石對患者造成的痛苦程度更高,治療難度更大。輸尿管軟鏡為臨床中常用的內(nèi)鏡設備,其廣泛應用于腎盂腎盞結石以及輸尿管結石,其具有鏡頭可活動,活動角度可較好的進入腎盂以及大部分腎盞,具有較好的結石清除效果[1]。但在手術治療期間患者處于全身麻醉狀態(tài),其不能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如出現(xiàn)壓力性損傷則需要術中工作人員主動發(fā)現(xiàn),除此之外還可出現(xiàn)肢體酸麻困等情況,(這里是說患者麻醉后失去意識,因為壓力等原因造成患者容易出現(xiàn)壓瘡,就像我們坐久了會腿麻,腿酸困,但是患者術中無法表達,術后就會發(fā)覺肢體有些酸麻困痛的情況)影響患者的治療體驗[2]。另外入室后的心理狀態(tài)可對患者的主動行為及生命體征產(chǎn)生影響,如過度緊張可發(fā)生心率呼吸加快,室性心動過速等情況,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本研究以術中優(yōu)化患者主觀體驗及手術配合質量為目標建立心理+生理綜合護理方案,現(xiàn)將本次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復雜性輸尿管結石輸尿管軟鏡術治療患者共8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單盲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復雜性腎結石患者輸尿管軟鏡術中護理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對護理方案進行完善,采取心理+生理綜合護理方案。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1-70歲,平均(43.59±6.47)歲,發(fā)病部位:左側腎結石9例,右側腎結石10例,不完全鑄形結石12例,完全鑄形腎結石3例,鹿角狀腎結石4例,馬蹄腎伴腎結石2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1-68歲,平均(43.19±6.88)歲,發(fā)病部位:左側腎結石8例,右側腎結石9例,不完全鑄形結石12例,完全鑄形腎結石4例,鹿角狀腎結石4例,馬蹄腎伴腎結石3例。兩組基線資料差異具有均衡性(P>0.05),具有對比價值。
1.2 選擇表
1.2.1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復雜性腎結石診斷標準;②患者簽署手術及研究知情同意書并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③患者無手術禁忌癥,美國麻醉師分級I或II級。
1.2.2 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腎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臟器系統(tǒng)疾??;②患者存在精神分裂、已知的焦慮抑郁躁狂等疾病,存在溝通障礙,理解障礙,認知障礙,智力障礙等情況;③患者本次研究實施前存在壓力性損傷、肌肉萎縮等情況。
1.3 方法。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泌尿系統(tǒng)超聲檢查、腎-輸尿管-膀胱攝影(KUB)及CT檢查,術前給予尿培養(yǎng)與藥敏試驗,如為陽性則先給予抗生素抗感染,轉陰后進行手術。所有患者均接受輸尿管軟鏡引導下碎石術,術后均留置雙“J”管及腎造瘺管,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1.3.1 對照組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案:術前所有患者均完成術前檢查等相關干預,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脈搏、血壓、體溫、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觀察患者術中狀態(tài),如有異常及時報告主刀醫(yī)生處理。做好護理準備,靈活應對術中可能發(fā)生的各種意外事件。
1.3.2 觀察組方法: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案基礎上應用“心理+生理”綜合護理干預方案,具體內(nèi)容如下:
(1)術前心理疏導。患者術前30 min由手術室護士進入病房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干預,介紹疾病、手術操作、手術室環(huán)境構造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入手術室后即將接受的相關操作,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擔憂感。同時使用既往成功案例對患者進行鼓勵,提高患者的治療自信心,使其能夠展開對未來康復后健康生活的想象,減輕患者的壓力,提高其入手術室后的依從性與積極性。
(2)室內(nèi)情緒安撫?;颊呷胧液笳鎸嵖吹绞中g室內(nèi)場景可刺激其產(chǎn)生焦慮不安、恐懼等不良情緒,這些情緒的存在可刺激患者的副交感神經(jīng),影響血壓、心率、呼吸,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由巡回護士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在進行麻醉前一一介紹相關儀器及手術醫(yī)生,并引導患者采取深呼吸的方式進行情緒放松,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3)室內(nèi)生理干預。全身麻醉手術患者不能主動的表達自身存在的不適感,如壓力不適、心慌、發(fā)熱等,患者均不能主動表示,故需要術中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生理狀態(tài)。每10-20 min對患者進行一次全面的生理癥狀檢查,檢查順序為生命體征——體溫——肢體狀態(tài)——骨性標志壓力損傷。肢體狀態(tài)的觀察主要采取眼睛觀察與雙手觸摸的形式,觀察內(nèi)容包括皮溫與膚色,如有皮溫降低、膚色蒼白應懷疑是否靜脈血栓發(fā)生。如有發(fā)紅,潮濕懷疑是否受壓過久或溫度過高。骨性標志物位置觀察皮膚狀態(tài),如有皮溫下降、發(fā)紅、蒼白等癥狀須給予壓力性損傷干預。在術中無論是否存在異常,均需對患者進行每15 min一次的肢體搓揉按摩,骨性標志物位置給予軟棉紗布墊壓預防,并涂抹賽潤膚。
1.4 評價指標
1.4.1 不良癥狀: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中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壓力性損傷、術后肢體酸困,麻木,無力等癥狀發(fā)生情況,計算發(fā)生率。
1.4.2 心理狀態(tài)[3]:術前及術后6h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與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患者進行焦慮抑郁狀態(tài)評估。其中HAMA量表中包含共14項目,采取0-4分評分法,>7分為存在焦慮,分值越高焦慮癥狀越嚴重。HAMD量表共包含17項目,采取0-4分的5級評分法,分值≥7分為存在抑郁癥狀,分值越高則癥狀越重。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采?。ň怠罉藴什睿┬问奖硎荆瑃值檢驗,臨床療效為等級資料采取秩和檢驗,P<0.05是統(tǒng)計學意義標準。
兩組患者不良癥狀發(fā)生率及焦慮抑郁得分對比。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前焦慮抑郁得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得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術中帶來的不良癥狀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癥狀發(fā)生率及焦慮抑郁得分對比
近年來腎結石并發(fā)病率逐年提升,疾病的存在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與工作,并為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造成患者焦慮抑郁癥狀的發(fā)生。隨著內(nèi)鏡微創(chuàng)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腎結石的治療可通過內(nèi)鏡技術完成,且具有較好的手術效果,在既往研究中已經(jīng)被證實輸尿管軟鏡具有較好的治療復雜性腎結石效果,但對于術中護理仍需優(yōu)化[4]。本研究對輸尿管軟鏡治療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建立“心理+生理”綜合護理干預方案,發(fā)現(xiàn)該方案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改善患者的術中體驗及焦慮抑郁癥狀。
本研究從患者未入手術室前安排巡回護士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患者對手術室環(huán)境、疾病及手術操作均具有一定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患者入手術室后再次對其進行器械儀器及手術相關人員的介紹,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穩(wěn)定患者狀態(tài)。術中對患者進行10min一次的高頻度觀察,從而能夠在實施生理干預的基礎上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壓力性損傷等不良癥狀,降低術中不良癥狀發(fā)生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得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術中帶來的不良癥狀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心理+生理”綜合護理方案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5-6]。
綜上所述,“心理+生理”綜合護理能夠改善輸尿管軟鏡治療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術中生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