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瓊書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 藝術體育系,廣東 汕頭 515078)
隨著武術進校園序幕的拉開,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喜歡武術課程.武術準備活動是課堂結構的一部分,是武術健康課程的開端,與課程的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1].武術準備活動為學生學習武術基本部分的心理和生理做準備,是身體由靜止進入運動狀態(tài)的過渡.一節(jié)優(yōu)質的武術準備活動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對教學內容和形式都具有良好作用.如今武術準備活動的編排和設計逐步公式化、程序化,變得枯燥乏味,與其他體育課程的準備活動沒有差異,如何發(fā)揮出武術準備活動的獨特性,使其更好地適用于武術教學,是研究武術健康課程的首要任務.
武術教學要進入正軌,離不開武術課準備活動的研究[2].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學具有很強的基礎性,要把武術文化、基本技能的練習組織安排在武術準備活動中,提高師生對武術健身、技擊、教育價值的認知.因此,要采取積極措施改善武術準備活動中遇到的學生興趣不高、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等問題,提高內容質量,讓學生對準備活動產生興趣,有利于學生為練習武術基本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礎[3].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的武術體育課程準備活動的現(xiàn)狀.
1.2.1 問卷調查法
根據調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務對學生進行武術準備活動的滿意度問卷調查.向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全體學生現(xiàn)場集中發(fā)放調查問卷400份,回收問卷385份,回收率96.2%;有效問卷380份,有效率98.7%.
1.2.2 數(shù)理分析法
采用excel 2017對學生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數(shù)據處理與分析,以圖表直觀地表現(xiàn)數(shù)據,方便對數(shù)據進行評價和分析.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武術準備活動的組織形式有3種,如表1所列.在準備活動中自由活動的比例約占14.2%;教師帶領學生活動的約占61.3%;學生帶領活動的約占24.4%;由此看出準備活動多數(shù)都是在體育教師的帶領下完成的,但是也看出準備活動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教師對準備活動的組織沒有充分重視.雖然自由活動和由學生帶的活動形式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營造了“快樂體育”的氛圍[4],但是沒有明確活動的運動負荷,不利于學生對動作技能的系統(tǒng)化學習.長此以往,這種“放羊式”的管理模式會使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造成誤解,認為準備活動只是一種形式,由此學生紀律性將大大下降,不能為練習基本部分做好鋪墊,不能有效地避免運動損傷.
表1 武術準備活動的組織形式統(tǒng)計(n=380)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武術準備活動的練習內容統(tǒng)計如表2.
表2 武術準備活動練習內容統(tǒng)計
由表2可以看出,傳統(tǒng)準備活動通常是跑步和固定徒手操活動練習.一般性準備活動占總課時的50.7%,專門性準備活動占總課時的26%,武術體育游戲占總課時的20%.通過實地觀察和調查分析,一般性準備活動是最常見的活動,教學內容相對沒有變化,無法激起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和練習武術的積極性;專門性準備活動是對武術基本功的練習或者單個武術動作的練習,與教學內容關系緊密,能夠讓學生從心理和生理都投入到武術基本部分的學習中去,激發(fā)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與動機[5];準備活動中通過做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武術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武術準備活動中應編排有關基本功練習的內容,把武術文化、技能、知識滲透進去,注重創(chuàng)新.
游戲:5~12 min針對武術類的游戲.
專門性準備活動:課堂常規(guī)后進行5~8 min的手法手型、步法步型的武術操練習,或者30 m行進間基本功練習,包括正踢腿、外擺腿、里和腿、單拍腳練習、雙拍腳練習.
一般性準備活動:課堂常規(guī)之后,在操場跑兩圈,在老師或體育委員帶領下進行熱身活動,包括頭部運動、擴胸運動、振臂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活動腳踝手腕.
2.3.1 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的認知度
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的認知度調查如表3.
表3 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的認知度調查(n=380)
由表3可以看出,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認為武術準備活動不重要,約占51.8%,有45.5%的學生認為自己做準備活動不認真,有51.4%的學生不了解準備活動的意義,有54.7%的學生認為需要老師帶領完成準備活動.這表明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的認知度不高,對準備活動的認識不足直接影響學習興趣,同時說明教師對武術準備活動的教學也不夠重視.只有提高學生對準備活動的認知度,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準備活動中去,把教師從準備活動的教學中“解放”出來[6].
2.3.2 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的態(tài)度及喜愛程度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的態(tài)度及喜愛程度調查如表4.由表4可以看出,認為武術活動重要的學生最多,約占52.6%,但在喜愛程度的調查中不喜歡的比例最高,約占51.3%.對學生不喜歡武術準備活動的原因進行跟蹤調查,得出4種常見的原因:一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不當,占31.6%;二是因為場地器材,占26.8%;三是對武術不感興趣,占17.6%;四是因為學生本身不喜歡體育,占7.4%.調查結果說明,武術準備活動形成了一種公式化的程序,沒有依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制定新穎的練習內容,因此學生對準備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低,甚至不喜歡武術準備活動.
2.3.3 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運動負荷的認識
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運動負荷的反饋見表5.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運動負荷的認識分為4種程度:有7.9%的同學感到非常累,出大量的汗;有28.9%的同學感覺有點累,出少量的汗;有52.9%的同學感覺不累,身體有點熱;有10.3%的同學感覺不累,身體也不熱.武術準備活動的平均心率是以125~165次/min為參考依據的.結果表明,只要達到適宜的運動負荷,武術準備活動能夠完成身體由靜止到運動狀態(tài)的過渡,從而完成武術準備活動的教學任務[7].
表4 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的態(tài)度及喜歡程度統(tǒng)計(n=380)
表5 學生對武術準備活動運動負荷的反饋(n=380)
2.4.1 教師準備活動的備課情況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武術教師準備活動的備課情況統(tǒng)計見表6.有47.1%的武術體育教師按照經驗和教學設計備課;有29.4%的體育教師嚴格按照教學設計備課;有23.5%的教師按照多年經驗上課.教師備課是一節(jié)課教學方法和內容設計的基礎.體育教師認真?zhèn)浣滩?、備場地器材、備教學方法、備教學內容,這種積極的教學態(tài)度能夠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才能保證更加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8].
表6 武術教師準備活動的備課情況統(tǒng)計(n=17)
2.4.2 體育教師的武術素質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教師的武術素質調查見表7.由表7可以看出,武術專項的體育教師占23.5%,不是武術專項的占41.2%;有29.4%的體育教師愿意參加武術繼續(xù)教育,35.3%的體育教師不愿參加繼續(xù)教育;在武術了解程度的調查中,有23.5%的教師表示很了解武術準備活動,35.3%的教師表示了解武術準備活動,23.5%的教師表示不了解武術準備活動.通過體育教師的武術教育情況調查分析,結果說明體育教師的武術教育情況不容樂觀,武術專項的體育教師比例不高,應該加強武術教師的隊伍建設,并且多數(shù)教師愿意定期進行武術的繼續(xù)教育,需要完善對教師的再教育,讓更多的教師深入了解武術.
表7 體育教師的武術素質調查(n=17)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的教師(17人)、學生(380人)對武術場地器材設施的滿意度調查結果見表8.由表8可以看出,教師中“不滿意”的比例最高,達58.9%.學生中“不滿意”比例也最高,達58.2%.通過數(shù)據看出,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場地器材不能滿足學生武術準備活動的上課需求,器材種類單一,教師在武術準備活動中“備器材”不充分,課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表8 場地器材的滿意度統(tǒng)計(n=380人)
體育課準備活動是一門實踐課.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活躍期,做準備活動時由學生帶或自由活動會給課堂的紀律管理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需要教師對準備活動進行規(guī)范細化,明確課堂紀律要求,在保證紀律的前提下,提高學生活動的參與度,會大大提高準備活動的效率.
專門性準備活動需要教師認真?zhèn)浣滩?,制定上課的組織形式,把握活動的強度、時間、負荷.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采用的專門性準備活動的教學內容是青年拳,有效提高了學生對武術文化、基本技能的認知.創(chuàng)新武術準備活動的內容設計,注重武術準備活動的有效性,把握準備活動的運動強度、運動負荷、運動時間,對練習武術基本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傳統(tǒng)的“填鴨式”模式的“教—學—練”學習過程缺乏創(chuàng)新,學生會覺得呆板無聊,因此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準備活動內容,例如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游戲,會增加課堂的娛樂性,調動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武術準備活動的教學成為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利用武術準備活動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和主觀能動性.
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方法對準備活動的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催化作用.構建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精心準備教材、場地器材、教案設計以及學生對準備活動內容的總結評價.武術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現(xiàn)狀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還是很高的,所以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掘武術本身的優(yōu)勢,拓寬教學方法.
要穩(wěn)定長久地開展武術教育工作,離不開武術體育教師的付出.通過對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教師的調查,結果不容樂觀.因此,必須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繼續(xù)教育,提高武術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能力,加強武術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武術教師的綜合素質.
通過調查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武術體育課程準備活動的現(xiàn)狀,總結出武術準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管理存在“放羊式”模式,做準備活動出現(xiàn)學生和老師都“自由”的情況,沒有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的動作指導,隨意性較大,導致學生紀律性不強;武術準備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調查表明,一般性準備活動、專門性準備活動和游戲3類準備活動中,以一般性準備活動居多,但是內容的設計和編排缺乏創(chuàng)新,對武術基本部分的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不強.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缺乏準備活動的相關知識,認知度不高,自己對動作質量要求淡化,動作不到位;體育場地器材設施不完善,達不到國家配置標準,準備活動的開展受辦學經費、器材、場地等客觀因素制約,武術器材不夠用,影響學生的上課體驗;體育教師的武術素質不容樂觀,武術專項教師配置不合理,教師對武術的了解程度偏低,影響武術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