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自民黨新任總裁選舉中以377票擊敗另外兩位候選人(石破茂、岸田文雄),獲選成為新一任自民黨總裁。9月16日,日本國會指名其為新任首相,并組建新一屆內(nèi)閣。
與許多其他出身于政治世家的政客截然不同,菅義偉1948年出生于日本秋田縣的一個草莓種植戶家庭,高中畢業(yè)后到東京求學,并在紙箱工廠靠打工維持學費,后考入法政大學。大學畢業(yè)后他先在一家企業(yè)工作,但“推動社會的是政治”這一想法逐漸變得強烈。通過大學校友的介紹,菅義偉在1975年成為以橫濱市為大本營的自民黨已故眾議員小此木彥三郎的秘書,供職11年。1987年4月,菅義偉當選橫濱市議員,連任兩屆。1996年,菅義偉在日本眾議院選舉中首次當選國會議員,曾師從前官房長官梶山靜六。2012年起,菅義偉開始在安倍內(nèi)閣擔任官房長官,任職至今。在安倍成為日本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之前,菅義偉已成為任職最久的官方長官。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菅義偉代表日本政府發(fā)布了日本新年號“令和”,被稱為“令和大叔”,由此在日本國內(nèi)外都提升了知名度。此外,在過往為數(shù)不多的媒體報道中,菅義偉給人留下“自律工作狂”的印象。例如他每天早上堅持40分鐘散步和100個仰臥起坐,來應(yīng)對繁重的公務(wù)。
媒體認為,安倍能夠成為日本憲政史上近150年來連續(xù)任期最長的首相,菅義偉這一“賢妻”的角色功不可沒。也正因為如此,在安倍宣布辭去首相職務(wù)后,安倍及其盟友、副首相兼財務(wù)相麻生太郎都一致認為,最能夠忠實繼承安倍路線又熟悉抗擊疫情的人,非菅義偉莫屬。此外,菅義偉普通家庭的出身也讓他博得了不少民眾的好感。在競選演講中他說,“我?guī)缀跏菑牧汩_始。50多年前剛剛到東京的我應(yīng)該無法想象今天的自己。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只要努力也能爭取成為首相”。
在政策的未來走向上,菅義偉已明確表示,將繼承安倍內(nèi)閣時期的內(nèi)政外交政策,深化日美同盟關(guān)系,尋求在防控疫情和重啟經(jīng)濟之間找到兩全之策。但與擅長首腦外交的安倍相比,在外交經(jīng)驗方面,菅義偉仍有很大差距。在國防和財政掌控上,他也需要更多展示自己的理念。如何體現(xiàn)“菅義偉色彩”,或?qū)⒊蔀閷λ奶魬?zhàn)。
8月31日,印度前總統(tǒng)普拉納布·慕克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因病去世,終年84歲。此前,慕克吉感染新冠病毒,已入院治療多日。
慕克吉出身政治世家,他父親參加過印度獨立運動,是印度主要政黨國大黨的成員,與甘地家族關(guān)系密切。慕克吉在維得亞沙格大學獲得歷史和政治學兩個碩士學位。畢業(yè)后他曾經(jīng)先后當過教師、記者、作家。這些經(jīng)歷,讓慕克吉練出了文采和口才,為他日后從政打下了基礎(chǔ)。1969年,慕克吉進入印度政壇后,深受甘地家族的賞識,成為印度議會聯(lián)邦院議員。以后,他仕途平坦,先后擔任工業(yè)發(fā)展部副部長、航運和運輸國務(wù)部長、運輸部副部長、商業(yè)部長等要職。1984年,時任印度總理的英迪拉·甘地被刺后,慕克吉一度沉寂。但他在1990年代復起,先后出任財政部長、國防部長、外交部長等職。豐富的履歷為他贏得了“政治大象”的綽號。
2004年,人們普遍預測慕克吉將成為國大黨領(lǐng)袖索尼婭·甘地推舉的總理人選。最終,辛格成為了當時國大黨政府的總理。據(jù)報道,在印度許多人看來,慕克吉是印度所錯過的“最優(yōu)秀的總理人選”。2012到2017年之間,慕克吉出任印度總統(tǒng)。在任期間,他為了解決印度軍隊裝備武器落后的問題,選擇從國外購買大量先進武器,顯著提高了軍隊的現(xiàn)代化水平;此外,由他決定,還解決了積壓已久的貸款問題——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償還了11億美元的債務(wù)。這在當時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印度在國際上的糟糕形象。
印度總理莫迪贊揚了慕克吉對印度的貢獻,稱這位前總統(tǒng)“在我們國家的發(fā)展軌跡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莫迪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作為一名卓越的學者,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受到了所有政治派別和社會各階層的尊敬”?,F(xiàn)任總統(tǒng)拉姆·納特·科溫德則稱慕克吉是“公共生活中的巨人”,以“圣人的精神”為印度服務(wù)。
9月18日,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因病去世,終年87歲。白宮降半旗志哀,國會舉行追悼儀式,兩黨議員到場致哀。金斯伯格成為美國歷史上首名享此待遇的女性兼猶太裔。
學生時代的金斯伯格非常優(yōu)秀,曾擔任《哈佛法律評論》的編輯,是哈佛法學院中占比2%的女性中的一員。但因為金斯伯格的性別,在校內(nèi),她不被允許進入資料室;課堂上,教授不會對她提問;畢業(yè)后,甚至沒有一家律所愿意雇傭她。這些遭遇促使金斯伯格從20世紀中期開始為推進性別平等而努力:率先在羅格斯大學開設(shè)了一門教授法律與性別的新課程;與美國公民自由聯(lián)盟(ACLU)共同創(chuàng)立了婦女權(quán)利項目;成為美國公民自由協(xié)會的總顧問后,發(fā)起一系列反對性別歧視案件,其中有六個將她帶到最高法院,她打贏了其中五個案子。她所做的一些工作,使得美國法律在許多領(lǐng)域消除了性別歧視。因此,她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1980年4月14日,總統(tǒng)吉米·卡特任命金斯伯格為美國哥倫比亞特區(qū)聯(lián)邦巡回上訴法院法官。她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13年,直至1993年8月10日宣誓任職美國歷史上第二位女性、第一位猶太人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被譽為是進步自由派大法官的金斯伯格,在過去幾十年,一直被視為“追求性別平等、爭取婦女權(quán)利”的先鋒:1993年反對弗吉尼亞軍校只招男生;2007年關(guān)注職場薪資歧視問題,要求國會修訂法律;2016年宣判得州墮胎限制令無效,并拒絕回應(yīng)威斯康星和密西西比州的申訴;她還曾是最高法中首位主持同性婚禮的成員。金斯伯格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美國歷史的婦女平權(quán)運動踐行者和推動者。
雖然已故大法官斯卡利亞戲稱其為“民訴法母老虎”,美國民眾則管她叫“臭名昭著的RBG”,但其實這都是愛稱。金斯伯格對于性別平等、對于女性權(quán)益保護的貢獻,將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