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美國翻譯家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出發(fā),對景區(qū)標識的翻譯從詞匯,句法,語義,語篇和文化語境五個層面進行評價,全面判斷文化信息的傳播是否有效。在此基礎之上,提出關于景區(qū)標識英文翻譯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功能對等理論;景區(qū)標識;翻譯
【作者簡介】王曉,西安郵電大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的陜西5A級景區(qū)英文標識的評價研究”(項目編號:18JK069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概述
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我國旅游大省,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旅游景點介紹與公共標識翻譯不僅是外國游客了解中國文化的媒介,更是反映西安文化素質的鏡子。筆者調研了西安大雁塔景區(qū)主要景點公示語英文翻譯,旨在了解大雁塔景區(qū)公示語英譯文本現(xiàn)狀,結合陜西省公共場所公示語英文譯寫規(guī)范地方標準及美國語言學家Eugene Nida功能對等理論,對大雁塔旅游景區(qū)公示語提出優(yōu)化建議,使之更加完善、準確。
二、問卷調查分析
根據(jù)尤金·奈達(Eugene Nida)的功能對等理論,翻譯的重點不應當是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而是應當是讀者對譯文的反映。筆者通過街頭隨機采訪了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等8個國家的20位外國游客,請他們?yōu)g覽了一篇大慈恩寺內找到的大雁塔的英文簡介樣本,并基于此填寫一份調查問卷,來檢測這些公示語的翻譯質量。
經(jīng)過對采訪和問卷的收集整理與數(shù)據(jù)分析,生成以下圖表:
由圖2.1.1可見,受訪的20名外國游客分別來自8個國家,說明西安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完善西安景點外文公示語是十分必要的。
圖2.1.2中,受訪者紛紛表示自己的英文水平較高。因此,景區(qū)高質量的英文翻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外國游客。
受訪者普遍表示對大雁塔景區(qū)十分感興趣。而高質量的景點英譯本是外國了解景點信息的基礎,幫助外國游客理解景點所蘊含的文化,吸引更多國外游客走進和了解大雁塔。
如圖2.2.1,大多數(shù)外國游客表示,筆者所選取的公示語樣本對他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但仍有受訪者認為,該介紹并沒有什么幫助。隨后,筆者就樣本內容、語言結構、用詞、語法4個方面進行問卷詢問,以便找出外國游客認為此樣本沒有幫助的原因。
如圖2.2.2,大多數(shù)受訪者能夠理解樣本內容并從中獲取有效信息。但因為樣本中語言結構不清晰,語法錯誤等原因,有小部分受訪者并不能完全理解樣本內容并獲取有效信息。
大部分外國游客普遍認為所選取的樣本介紹是清晰而有邏輯的。但仍有受訪者直接指出此樣本存在印刷錯誤、結構混亂、語法錯誤等問題。
本次問卷采訪有力地佐證了深入調研西安大雁塔景區(qū)主要景點公示語英文翻譯是十分必要且有意義的。結合受訪者提出的意見建議,筆者針對大雁塔景區(qū)英文公示語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修改。
三、大雁塔景區(qū)英譯文本狀況一覽
對大雁塔景區(qū)采集到的所有景點英譯原始語料進行分析和歸類后,發(fā)現(xiàn)問題涉及如下七大類型。(見表一)
表一、圖二顯示,大雁塔景區(qū)內各大景點英譯問題出現(xiàn)最多的是語法錯誤。語法錯誤指的是翻譯中出現(xiàn)的句法、時態(tài)、詞性、單復數(shù)等方面的錯誤。例如,觀音殿簡介中“has become a everlasting culture of believing in Avalokiteshvara.”一句冠詞錯誤,應改為“has become an everlasting”;還有多處明顯的拼寫、標點錯誤。所以前期翻譯工作完成后,校對工作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次大雁塔一處公示牌把“芙蓉西路”的翻譯直接采用了全拼音,這樣的翻譯幾乎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在外國游客眼中只是堆砌的字母文字,即便是能夠讀出讀音,也根本不了解其中含義。此類名詞的翻譯完全可以采取“專名+通名”的方法來翻譯,將通名“西路”翻譯為“West Road”,再用拼音加上專名即可翻譯為“Furong West Road”。
通過整理外國游客對于本篇文章所給出的反饋,現(xiàn)對樣本文章提出以下改進措施:
1.文章整體通順,不影響整體理解。
2.個別拼寫、語法錯誤,如“It was originally built in 652 A.D. to preserve the Buddhist sutras. figurines and relics brought to China from India by the eminent monk Master Xuanzang along Silk Roads.”(大慈恩寺塔,始建于公元652年,是玄奘法師為保存其經(jīng)絲綢之路由印度帶回的經(jīng)卷、佛像、舍利而建。)一句中,語法結構混亂,對比漢語翻譯,Buddhist sutras與figurines和relics三個詞為并列關系,因此其后的“.”改為“,”;brought在此處不能作為謂語出現(xiàn),所以在其前加上“which were”變?yōu)槎ㄕZ從句。又如“A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e brick pagoda in the structur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ooden Chinse architecture skill. Great Wild Goose pagoda is both unsophisticated and intact.”(大雁塔作為唐代磚仿木結構樓閣式塔的代表、印度佛教建筑形式中國化的典型物證,形制古樸、保存完好,自古以來都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筑。) 一句中的“Chinse”明顯拼寫錯誤。
3.用詞不當導致邏輯混亂。其中A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e brick pagoda in the structur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ooden Chinse architecture skill. Great Wild Goose pagoda is both unsophisticated and intact.(大雁塔作為唐代磚仿木結構樓閣式塔的代表、印度佛教建筑形式中國化的典型物證,形制古樸、保存完好,自古以來都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筑。)一句,unsophisticated與對應中文所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反,造成誤解,改為sophisticated。
4.中式英文。A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e brick pagoda in the structur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ooden Chinse architecture skill. Great Wild Goose pagoda is both unsophisticated and intact. It has been the landmark of Xi' an City since it was constructed.(大雁塔作為唐代磚仿木結構樓閣式塔的代表、印度佛教建筑形式中國化的典型物證,形制古樸、保存完好,自古以來都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筑。)
四、大雁塔景區(qū)公示語英譯規(guī)范化建議
通過以上的案例分析和問題原因總結能夠發(fā)現(xiàn),大雁塔景區(qū)公示語翻譯存在的問題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能夠提升的空間也很大。在此筆者提出幾點建議:
1.公示語翻譯首先應參考陜西省地方標準,通用公示語應該以地方標準為主,或者查閱英文資料,以便使譯文符合受眾讀者的習慣,不引起歧義。
2.涉及文化背景的公示語翻譯應當在充分理解中文含義的基礎上采用Eugene Nida功能對等理論進行翻譯,避免缺譯、漏譯、文化信息不對等的錯誤。
3.提高翻譯人員素質與責任感,避免低級失誤;同時嚴格要求雕刻印刷團隊,因為很大一部分錯誤來源于后期標識制作過程。
4.嚴格校對翻譯文本,及時找出英譯文中的錯誤。
景區(qū)標識的英文翻譯質量對介紹和推廣中華文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是單純追求形式對等,很可能掩藏源語的文化意義并阻礙文化交流。我們要采用靈活的對等方式在詞匯、語法、語義和文體等不同層次上,通過改變原文形式,保存原文內容,用譯語最貼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把原文內容表達出來,有效地實現(xiàn)旅游英文標識翻譯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曉旭.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麗江景區(qū)公示語翻譯問題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17(8):99-103.
[2]王卉.西安大唐芙蓉園公示語翻譯的再思考[J].作家雜志,2012(10):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