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研社一年級起點小學英語教材中各個單元主題有所不同,教師基本上是圍繞單元話題展開內容教學,極少涉及英語基礎知識規(guī)律方面的教學。如若英語教師將英語主教材與自然拼讀進行融合,從單詞拼讀角度出發(fā),將詞匯的音、形、義串聯(lián)起來,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學生的記憶負擔,并夯實其語音建構、單詞拼讀以及閱讀理解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英語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主教材;自然拼讀;英語教師
【作者簡介】張妙麗,福建省泉州實驗中學豐澤附屬小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自然拼讀融入小學英語主教材的應用研究”(課題立項號:Fzjk21-138)的研究成果。
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主要通用語言,現(xiàn)已成為我國學生重點學習的第二門語言。相關研究表明,小學是學習英語的最佳階段,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頭腦較為靈活,且語言與認知能力在飛速提高,其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不會有任何束縛感,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小學生語言開發(fā)黃金期開展英語教學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英美國家中,教師一般是采用“自然拼讀法”來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前提與基礎,學生對單詞的掌握與記憶能力直接關系到整體英語學習,因此,教師應當將主教材與自然拼讀進行有機融合,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一、自然拼讀法的意義與內涵
眾所周知,任何英語單詞均是由26個英文字母組合而成的,自然拼讀法的特點是引導學生學習英文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fā)音,以此掌握單詞拼讀的一般規(guī)律,讓學生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能夠達到“見到單詞就會讀”的程度。對于我國小學生而言,由于沒有良好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教師的教學方式又相對枯燥無味,學生只能依靠單詞記憶來學習,英語學習難度可想而知。自然拼讀法是一門具有較高使用價值的學習方法,具有簡單、高效等特點和優(yōu)勢,是契合人類學習語言規(guī)律的一種學習方法,如若能為小學生所掌握,則小學生無須通過音標也能正確讀出許多從未學習過的單詞,達到“看字讀音,聽音拼字”的效果,單詞學習便不再需要依靠死記硬背,英語學習效率自然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小學英語主教材與自然拼讀融合路徑
1.更新教學理念與行為。自然拼讀法與傳統(tǒng)死記硬背學習方法截然不同,學生從死記硬背的苦海中脫離后,開始學習更為便捷的自然拼讀方法,這其中有一個思維轉變的過程。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其也應當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在進行單詞教學的過程中將一個個單詞拆解成音素,并讓學生跟著音素學習拼讀,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當然,這需要英語教師具有較強的融合意識和音素水平,在教學時能夠游刃有余地拆解單詞音素,以最小的語音單位為出發(fā)點,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像壘金字塔一般學習拼讀單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指導、糾正,直至其完全掌握拼讀方法。在指導學生學習詞匯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進行音素拆分,而后拼讀成一個單詞,比如:/d/-/o/-/g/*-dog;也可以先讓學生聽整音,再進行音素拆分,比如:dog-/d/-/o/-/g/。
2.結合字母進行拼讀教學。低年級小學生學習英文字母的同時也在學習漢語拼音,為了避免學生將兩者相互混淆,英語教師在進行字母教學時可以按字母名進行英語大寫字母教學,按字母音進行小學字母教學,并為每一個字母都配上象形動作,從而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記住每個字母的發(fā)音要領。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參照語文拼音教學方法,在教授新單詞之前先進行輔音音素教學,讓學生先掌握輔音音素再學習單詞,學習效果會更進一步。
英語教師每日在開始英語課堂教學之前,先帶頭引導學生唱一些英文兒歌,比如A is for apple,讓其在唱歌過程中反復感知和記憶26個英文字母的音素,以及以該字母為首音的單詞。課堂教學開始以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拼讀練習的方式來學習新單詞,以外研社一年級起點“Hello”章節(jié)為例,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英文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介紹一般以:“Hello.I'm...”開頭,教師在教授新詞匯的時候,先教首音H、I、M的字母音,隨后進行音素拆分:/h/-/e/-/l/-/l/-/o/*-hello;/I/-/m/-I'm ,以此幫助學生盡快掌握這兩個詞匯的寫法與讀法,這樣不僅能避免學生陷入死記硬背的死循環(huán),還能提高拼讀的準確率。
除此之外,英語教師在開展詞匯、句型等教學時,應盡可能采用自然拼讀法來引導學生學習。對于一些日常學習交流經常用到的高頻詞匯,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收集和歸納,先了解詞匯的意思和讀法,再將詞匯放到具體的語境中進行練習。以外研社一年級起點“It's a red dog”為例,這個單元的新單詞均是可進行拼讀的單詞:/d/-/o/-/g/*-dog;/r/-/e/-/d/*-red。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新單詞的時候,可先將單詞拆解成音素來進行呈現(xiàn),并把每個單詞的讀音讀出來,讓學生通過讀音進行將字母組合成新單詞。隨后,教師帶領學生開展拆分音素拼讀單詞練習,比如“Is this a ...? Yes.”這個句式中包含了4個運用頻率非常高的詞匯,分別是is、this、a、yes,教師先詢問學生有幾個音素、分別是什么?怎么拼讀?待學生回答出來后,教師再讓其將這些常用詞匯放置到具體的情境中進行練習,實現(xiàn)學以致用。由此可見,自然拼讀法具有簡單、高效等優(yōu)勢,學生甚至可以在一節(jié)課內掌握一個章節(jié)的單詞和詞匯,并懂得準確運用單詞和詞匯進行造句,學習效果顯而易見。
3.開展有趣的案例教學。自然拼讀在英語課程中具有較高的運用價值,教師可以圍繞自然拼讀法開展有趣的案例教學,讓學生在案例情境中學習和提高。當學習到“How are you?”的內容時,本單元的 Story time基本上圍繞打電話場景來展開的,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根據章節(jié)內容將教學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教師在課堂開始前,先播放一些有關于“生病”“吃藥”內容中文對話,讓學生了解這個章節(jié)主要學習的是有關人的身體狀態(tài)的內容,以此引出本章節(jié)的學習重點,即“How are you?(你怎么樣?)”如何詢問別人的狀態(tài)。
第二階段:教師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英文打電話視頻,對話內容包含著這個章節(jié)重點拼讀的詞匯。視頻播放結束以后,教師讓學生嘗試著猜測視頻中兩個人的電話內容。待學生回答結束以后,教師引導學生找出重點單詞或詞匯,比如:speak、matter、fine等,了解這些單詞具體由哪些字母組成、如何拼讀?隨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圈出本章節(jié)重點學習的句型,比如:“what's the matter?”“I'm fine.”等句式。待學生基本了解相關知識與內容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回顧性學習視頻中的對話內容。
第三階段:引導學生學習自然拼讀規(guī)則。首先,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標出“speak”的音標[spi?k],隨后讓學生回顧以往學習過的單詞,并說出一些與“speak”發(fā)音比較相似的單詞。
學生1:look(看);
學生2:work(工作);
……
學生發(fā)言結束以后,教師應給予其充分的表揚與肯定,并適時補充一些學生學過但沒想到的單詞。隨后,教師再用同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matter”這個單詞,有了剛才的經驗,學生很快掌握了“matter”單詞的重點在于尾綴的“er”,并以此列舉了一大堆尾綴為“er”的單詞:leader、singer、better……學生熟悉并掌握此類音節(jié)的發(fā)音方式和規(guī)律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其閱讀主教材中的對話,并簡要概括對話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將以上提及的發(fā)音方式及規(guī)律展示出來,不斷強化學生對單詞、詞匯拼讀規(guī)律的印象。
4.幫助學生掌握拼讀規(guī)律。不同的字母經過組合可以演變?yōu)橐粋€個單詞,對于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小學生而言,要其在短時間內掌握由26個英文字母組成的單詞或詞匯,其必然會感到困難重重,尤其是部分英文單詞具有較高的相似性,學生經常會出現(xiàn)混淆單詞的情況,從而導致其對英語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在此種情況下,英語教師可以對英文字母進行歸類與組合,使得不同字母組合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性,教師通過幫助學生掌握這個規(guī)律,幫助其提高單詞或詞匯的記憶效果,降低學習難度,從而消除其對英語的抵觸情緒。
以字母A為例,該字母在name、cake、baby等單詞中發(fā)音為[ei];在bag、back、dad等單詞中發(fā)音為[?];在orange、China等單詞中的發(fā)音為[?]。對于教師而言,如果在教學中只是單純告知學生字母A在不同組合下的發(fā)音差別,沒有任何的意義與價值,學生即便記住了也很快忘記。而且要求小學生記錄如此之多的字母在不同組合下的發(fā)音,學習負擔實在太過沉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相關字母組合的規(guī)律,并掌握同一字母在不同組合中的發(fā)音。比如當單詞的結尾系“元音字母+e”時,則讀字母音,以下單詞:tee、blue、tie中,這幾個元音字母e、u、i的發(fā)音分別為[i:]、[u:]、[ai]。由此可見,不同字母在不同組合中的發(fā)音是有跡可循的,教師應當善于鉆研,為學生找到較為簡單、容易記憶的拼讀方法。
5.開展聽音辨音訓練。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需要學習的語法知識越來越多,想要其徹底理解這些英語語法知識,不僅需要長期的積累,也需要持久的運用。在課堂上開展聽音辨音練習,既有助于學生盡快消化相關的語法知識,也有助于提高其聽力水平。首先,教師先播放一段英語聽力,并要求學生邊聽邊寫出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待學生完成該項任務以后,教師對聽力進行重播,并要求學生根據首字母拼寫出完整單詞或默寫出句式。隨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聽力內容,讓學生進行對照修改,及時了解自己拼寫錯誤的地方,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修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每個句子的首字母都需要以大寫的方式來呈現(xiàn),很輕易地記住了這個規(guī)律。通過反復地聽音辨音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越來越高,并且基本能準確寫出每一個聽力句式。
總而言之,自然拼讀法作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盡快掌握單詞、詞匯拼讀規(guī)則,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中將主教材與自然拼讀進行融合,可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值得注意的是,學習自然拼讀方法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學生需要接受長期的訓練和學習才能逐步掌握自然拼讀方法。對于英語教師而言,應當根據當前的教學實際情況將主教材內容融入自然拼讀當中,為學生量身定做高效、可行的訓練計劃和目標,并通過更新教學理念與行為、開展有趣的案例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拼讀規(guī)律、開展聽音辨音訓練等方式來不斷提高自然拼讀與主教材的融合度,讓學生得以盡快熟練掌握拼讀技能,并學會自主進行拼寫和閱讀,不斷發(fā)揮自身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逐步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并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不斷夯實個人的英語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高勝男.打開英語閱讀的大門——用Phonics(自然拼讀法)和Sight words(視覺詞)發(fā)展學生閱讀能力的文獻綜述[J].小學教學研究,2018(25):8-11.
[2]郁姣.自然拼讀,開啟語音教學新天地——淺析如何將自然拼讀法應用于小學英語語音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