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作為對話輸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筆者主要借鑒圖式理論,以期對教師有所啟發(fā),提出初中英語有效寫作的見解。
【關鍵詞】圖式理論;英語寫作;指導
【作者簡介】楊小輝(1982.03-),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qū)第三中學英語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引言
形式構架則是指對原文本的語法結構,或原文本中包含文本的各種知識。有關符號,語音,詞匯,句法和語義結構的知識。
一、圖式理論
我們所說的“圖式理論”,就是人們把新事物、已有知識、經驗組織在一起,以便于保存和處理信息。圖式分為兩個類別。一種是形式體系結構,另一種是內容體系。形式的提綱是指語法(語音、詞匯、句型等)和各種文體知識(說明、解釋、討論、詩歌等),以及其他與組織結構有關的知識概要。長期以來,應試教育思維阻礙了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必須非常注意,合理運用圖式教學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分配若干作文題目,小組成員相互討論,并且形成提綱脈絡圖,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二、圖式理論對寫作過程的影響
1.規(guī)劃流程。規(guī)劃過程還包括目標設定、生成、組織三個子過程。在寫作過程中,設定目標是確定寫作的特定目標。它要求作者能夠快速地在頭腦中得到相關主題的大綱。作者能夠逐個記錄、研究和選擇那些在腦海中浮現(xiàn)的概念。舉例來說,如果在家庭電腦題目中,寫作目標被認為是“家用電腦的優(yōu)點和缺點”,那么撰稿人需要在腦子里迅速地獲得家庭電腦的模式知識。家庭電腦的優(yōu)點包括:網上閱讀、網上購物、網上聊天兒、不用出門等。在這一點上,作者需要激活相關的段架構知識,如拆分段落、段落結構、章結構、章的一致性、章的結尾以及其他結構知識。假如家庭電腦需要用到有爭議的文字,作者就應該立刻激活與之相關的有爭議的結構模式。
2.轉換程序。轉化過程就是把產生的想法轉化成文字的過程。將被激活的主題體系結構及片段結構知識轉化為英語表達方式。語言寫作的目的是使外語作者與外語母語人士進行有效的交流。外文作者或母語作者缺乏相應的文化結構,寫作中存在理解障礙。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應給學生分配一些設定主題,引導學生就自由設計具有獨特風格的圖式。運用英語寫作,學生可以提高英語思維能力,在寫作過程中體會到寫英語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外界輸入的信息以人腦可接受的形式進行整理,并嵌入到人們現(xiàn)有的知識網絡中,形成長期記憶并保存下來。在體系結構網絡中,代碼構成了特定的格式。成為不同節(jié)點、形成特定配置的框架,提供了一種前瞻性的認識狀態(tài),使人們可以預期語言資料中所含的東西和內容的開發(fā)過程和鏈接,作為整理(編碼)輸入的作用信息處理過程中的信息和匹配作用。當題目為《海外旅行》時,相應的概念將被激活,信息將被整理,有關旅行的行為和習慣就會浮現(xiàn)在人們心中。假如文章的內容是陌生的,雖然文字上沒有障礙,但還是很難理解。也就是,頭腦若沒有提綱,就無法指望理解文章的內容。反之,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標題,頭腦中會浮現(xiàn)出相應的圖式概念,理解文章的內容就容易了。
3.檢查程序。評審分為評估和變更兩個過程。評語就是重讀文章,判斷文章質量,找出不滿意之處。修訂本就是對文本進行重寫和重組,以使文本更加完整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作者需要重新激活主題模式的知識,在完成第一篇草稿后,需要對文章進行審閱和修改。本階段若無疑問,則應從語段的排列、語篇的種類、詞匯量、語法知識等方面進行微觀評價,并據(jù)此修改文章。一看這門課,一目了然地了解了這位學生的談話模式。除了文本形式之外,完整的散文必須包括三個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結尾。但從這段文字的開頭到結尾,只有一個身體部分。文章的完整性也很差。作者為列舉幾個喜歡計算機的原因而辛勤工作,讀者們有什么理由來詳細說明呢?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打火機沒有很好的邏輯連接詞。還有一些語法上的錯誤。若能主動調動自己心里對綱要的認識,在寫完隨筆后客觀評價和修改,也能寫出好的筆記。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到,架構知識在變化過程中仍然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初中階段的學生寫作需要標準化,大多數(shù)學生在用英語寫作時喜歡用中文的思維方式寫英語。教師不但要教學生寫英語的方法,還要規(guī)范英語寫作。對于課堂上學生英語的寫作方式,語法教師應注重句子模式的規(guī)范化。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學生的英語寫作邏輯,讓學生忘記中文寫作的習慣,提高英語寫作的整體水平。
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在修改學生作文時,不僅要注意語法、詞匯方面的錯誤,而且要注意寫作邏輯。通過英語思維,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三、基于圖式理論構建教學模式
1.輸入語法。提出各主題寫作訓練的主要語法。通過有意義的訓練,鼓勵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書面上,并把語言規(guī)則內化,使之達到自主性。通過單句子和文本的提煉訓練進行訓練寫作需要實質性內容和適應形式的有機結合。一是模式理論與英語寫作教學相結合,激發(fā)和調動現(xiàn)有的英語寫作模式;二是向學生提供實質內容模型,三是需要對學生提供幫助的自適應表格模式。不斷創(chuàng)造新事物。能夠提綱,列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寫作指導的角度來看,基本五句話的分數(shù)較低,五句不佳的學生很多。語法,實際上是表達思想的語言框架。學生發(fā)現(xiàn)寫基礎文章很難。大部分學生使用語法規(guī)則的原因是他們運用不好。掌握基本句型后,重點在于使學生理解形容詞短語、狀語、名詞詞組等復句的基本用法,通過實際練習了解其用法。
2.專題訓練。沒有學科基礎的語法訓練是毫無意義的訓練,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綜合口語或運用特征從句子組合結構表達。在演示結果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將三個句子轉換為“主句+分詞+形容詞短語”結構。在翻譯生日的時候,筆者要求學生翻譯“主語+同格+關系從句+其他部分主句”。這類分主題的訓練,利用學生熟悉的話題,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賦予一定的成就感。很多同學都很滿意能用高級文章介紹身邊的人物,有很高的成就感。筆者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能寫隨筆的基本內容,但缺乏連貫性和結構性。圖式理論理論表明,許多談話能力較差的學生,其腦內獨立觀點較多,但缺乏識別、內在化、激活、提取和構造結構的方法,也就缺乏特定的對話模式。讓學生歸納背誦一些連詞,并運用課文連詞填補空白,練習用獨立句子形成長句,增強學生課文的凝聚力。三是以任務為基礎的寫作需要訓練學生根據(jù)所提供的重點來寫作主題句。外語學習不僅僅是單詞、詞組、句型的學習,更是觀點的形成,使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積累更多的文化背景。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中國和外國的各種節(jié)日進行分類,并在其中添加圖片和文字,讓學生覺得十分生動。與此同時,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和習俗,以及一些節(jié)日的趣聞以留言板的形式公布,學生可以邊讀邊學。通過寫出“我喜歡的節(jié)日”,學生可以更具體地了解各種節(jié)日。
寫法多樣化能夠使寫作更有趣,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注重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方法與技巧。新穎的故事通常很吸引學生,不但有趣,而且是很重要的學習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小說本身往往以獨特的角色和鮮明的故事情節(jié)為特點,能深刻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情感反應,豐富和深化其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運用歷史故事教學法,要注意選擇故事。假如許多學生讀不懂故事,不管故事有多精彩,學生也不想聽。所以要注意,在選擇故事時,要選擇易于理解和清晰的故事情節(jié)。對主題的模仿并非完全復制,老師可以讓學生模擬課文或練習提問,但不能限制課文和詞匯練習。寫前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程度的高級詞匯,讓學生根據(jù)所提供的詞匯模擬課文及其他課文的語法形式。
3.對話結構。在主題訓練后,學生必須按照特定的邏輯來建構主題內容,從而更好地建構句子與段落之間的轉換與總結。在完成了題目的表達之后,筆者會要求學生寫完筆記。在角色介紹主題中,學生完成主題訓練后,給出一些有條理的詞匯,選擇適當?shù)脑~匯,將作文寫成整章,以區(qū)別學生之間的差異。結尾方法以課堂表現(xiàn)。從而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相互借鑒。一個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文法和文法能力,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寫得好。結果發(fā)現(xiàn),有些基礎較好的學生,詞匯量較少,往往成為高分。其主要原因是學生語言積累不足,相關題目無話可說。這對于幫助學生建立重要主題內容結構、提高學生寫作質量和寫作速度至關重要。一是要鼓勵學生帶頭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筆記,對筆記進行分類。教師可委派每位學生做筆記。每日的閱讀訓練中,學生會有意識地搜集與此類主題相關的內容,并在心里充實內容架構。其次,教師對學生進行特殊的寫作訓練。例如,自我推薦主題、環(huán)保主題、局部照明主題、圖表照明主題等。因為通過分主題的訓練,一方面給學員提供相關的詞匯和句型訓練,另一方面學生形成了主題內容的概要,學生在寫作相關題目時不會感到無語。因此,教師可以用圖式理論來指導學生英語寫作,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激活已有圖式并構建新的圖式。對于不同的文體寫作,有特定的規(guī)范要求。比如,故事需要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等元素,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故事。小說通常用過去的形式表達過去的事物。記事本記錄一天中有意義的事、經歷和感受。常用第一人稱,常用于過去或現(xiàn)在。學習一門外語必須在豐富自然的基礎上積累語言和相關知識。輸入語言信息較多,累積量達到一定水平后,學生才能展示和模擬信息,形成自然流暢的表達。寫作引用時,可以在平時積累初中習。一般情況下,利用現(xiàn)有的英語報紙和雜志,為學生提供閱讀補充性材料,介紹著名諺語,每日添加生詞,幫助學生逐步增長知識和語言技能。恰當評價與分析,并及時提供反饋,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步。所以,在常規(guī)的輔導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作文的審閱時間。修正程序要求記錄學生常見的、典型的錯誤,并收集數(shù)據(jù)進行評審。最好寫信與同學分享,或在評論和鼓勵時對同學發(fā)表意見??偠灾岣邔懽骷记尚枰托暮统掷m(xù)努力。當代寫作指導方式已不再是教師無限指導、學生機械地背誦,而是綜合多種形式進行全面教育。在教學中應注重選擇正確的寫作材料,鼓勵學生寫作,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鼓勵學生講英語,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好的寫作成績來自泛讀、專業(yè)訓練和大量的練習。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作文指導,不僅可以培養(yǎng)寫作能力,還可以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商丹.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4 (34):21.
[2]王梅.圖式理論研究及其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39):85.
[3]羅興寶.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探討[J].語數(shù)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8):126.
[4]林杏嫄.圖式理論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J].基礎教育研究,2010(2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