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話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建立在學生多種語文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基礎之上。這些語文能力和思維能力主要包括對畫面內容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對寫作內容的運用能力、寫作效果的鑒賞能力等。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相應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開展這些具體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從而幫助學生了解寫話的具體要素和基本方法,促進學生寫話能力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寫話;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 引言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口語交際能力、審美鑒賞能力以及實踐探究能力,才能夠積累豐富的寫話素材、提升寫話的生動性與趣味性、增強寫話的思想性,促進寫話效果的綜合提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考查學生在寫話方面存在的問題,展開多樣的教學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各種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讓學生深入把握寫話的具體要素,不斷提升寫話效果。以下就基于兒童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談一談寫話教學的策略。
二、 培養(yǎng)觀察能力,搜集寫話素材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經常會以看圖寫話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寫話活動。而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畫面內容進行全面的認識,在了解畫面中人物與事物特征的基礎上,才能夠具體地展開寫話。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畫面特征進行提取,從而搜集豐富的寫話素材。
例如,在學習《青蛙寫詩》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圖畫進行多角度的觀察,促進學生展開內容豐富的寫話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宏觀的層面對畫面內容進行觀察。比如,可以讓學生思考“畫面中有哪些事物呢?這些事物分別分布在畫面的哪些角落呢?”對此,學生通過具體的觀察,能夠發(fā)現(xiàn)畫面中有池塘、小草、蝌蚪、青蛙、雨點、蜻蜓等事物,并能夠發(fā)現(xiàn)小草生長在池塘中、青蛙跳躍在荷葉上,從而產生對這些事物的特征進行描寫的意識。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微觀的層面對這些事物的具體特點進行觀察,讓學生展開具體的寫話活動。比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畫面中的小草有怎樣的特點呢?”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小草的顏色、小草形狀的大小等方面進行描寫。學生由此能夠寫出“細嫩的小草生長在水面中,在微風的吹動下輕輕地搖動”等內容。又比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畫面中的青蛙具有怎樣的形體特點呢?青蛙做出了怎樣的動作呢?”學生由此能夠寫出“青蛙有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碧綠的皮膚。它站在荷葉上歡快地跳動”等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展開相互討論活動,讓學生們相互交流自己觀察圖畫內容的角度,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觀察思路,在相互幫助中搜集更多的寫話素材。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對畫面中的事物特點進行具體的觀察,從而為寫話搜集豐富的素材,推進寫話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 培養(yǎng)想象能力,提升寫話趣味
通過對學生進行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的有趣事物,運用語言文字表現(xiàn)日常生活中的樂趣,不斷激發(fā)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構想出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沉浸在童話的氛圍中,獲得豐富的寫話樂趣。
例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培養(yǎng),提升學生寫話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畫面內容進行觀察,然后讓學生思考“畫面中有哪些植物媽媽?畫面中的植物做出了怎樣的動作?”對此,學生結合兒歌內容,能夠發(fā)現(xiàn)畫面中有蒲公英、蒼耳、豌豆等多種植物。并能夠結合“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等課文中的詩句,分別寫出“在蒲公英媽媽的鼓勵下,細小的蒲公英們張開了降落傘,向著遼闊的天空飛去”“蒼耳媽媽鼓勵自己的孩子勇敢地跟隨山羊、兔子等動物,把自己緊緊地粘貼在他們的皮毛上,跟隨他們越跑越遠”“豌豆媽媽告訴豌豆們不要害怕炎熱的陽光,豌豆孩子們壯著膽子躺在陽光下,它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大,一個接著一個發(fā)出了劇烈的響聲”等內容。在寫話完成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寫作的內容進行自由的想象,讓學生進一步沉浸在自己的寫話內容中,增強想象的意識。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相互交換自己的寫話內容,相互想象自己描寫的情景,并對他人的內容進行再一次的改動,進一步增加各自寫作內容的趣味性。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充分的培養(yǎng),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對寫話內容進行有效的拓展,不斷增強寫話的趣味性。
四、 進行口語交際,運用寫話內容
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而言,寫話活動也是一種運用語言文字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活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口語交際的方式開展寫話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對寫話的內容展開運用,通過一定的語氣和肢體動作對寫話內容進行生動的表現(xiàn),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良好的寫話能力對于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學生對寫話活動重要性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找春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口語交際的方式開展寫話活動,增強學生對寫話內容的運用能力。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大家可以相互分享自己在春天的有趣經歷嗎?”對此,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時間進行自主寫話,然后利用寫話內容展開口語交際。比如,一些學生能夠描寫自己在春天和小伙伴在田野中放風箏的故事。從而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能夠表達出“春天到來了,我們高興地拿著風箏來到了田野里,風箏被我們越放越高,就像一只小鳥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之后,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寫出相應的話語,與該學生繼續(xù)展開交流。對此,一些學生能夠寫作出“我們也十分喜歡放風箏,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只風箏。大家將風箏全部投放到天空中,那種景象真是太美麗了”等文段。從而能夠相互對放風箏這一話題進行豐富的交流。一些學生能夠寫作出“我們在放完風箏后,又在小溪邊玩耍。我們看到了幾只魚兒在小溪里歡快地跳躍,一些小草生長得越來越碧綠”等文段,從而與他人針對春天的經歷進行豐富的交流。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做出手舞足蹈、歡快跳躍的動作,對寫話的內容進行更為生動的展現(xiàn)。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發(fā)揮口語交際能力,進行特定主題的寫話活動,深入體會良好的寫話能力對于人際交流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優(yōu)雅的談吐和溫和的表達態(tài)度。
五、 培養(yǎng)鑒賞能力,提升寫話效果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還缺乏充足的寫作經驗。在寫話活動中經常會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寫話詞匯過于貧乏、寫話內容缺乏邏輯、不夠具有趣味性等。對此,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以情景體驗、有感情的誦讀等方式對各自的寫話內容進行評點,讓學生在鑒賞活動中對寫話內容進行不斷的改進。
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鑒賞能力,提升寫話效果。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思維方式和知識修養(yǎng),對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進行看圖寫話。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自由交流活動,讓學生以多種方式對他人的寫作內容進行鑒賞,展開相互評價。比如,一名學生能夠寫作出“小蝌蚪們有一天發(fā)現(xiàn)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他們在池塘里四處尋找,遇見了鯉魚、烏龜?shù)葎游?,最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媽媽是青蛙”等文段。對此,一些學生可以根據這些內容在腦海中進行想象,從而能夠發(fā)現(xiàn)該學生的寫話內容過于單一,不夠具有生動性,對于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表現(xiàn)得過于平淡。這時,教師可以讓該學生對該文段提出修改的建議。該學生可以嘗試通過神態(tài)描寫和動作描寫,對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進行更為豐富的表現(xiàn)。又比如,一些學生可以對該文段進行誦讀,從而發(fā)現(xiàn)該文段的語句缺乏朗朗上口的特點,并且不能夠表現(xiàn)出小蝌蚪希望找到媽媽的迫切情感。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一同對該文段進行再次修改,通過使用大量的形容詞和一些排比句以及比喻句,增強寫作內容的藝術性。同時,一些學生還可以發(fā)現(xiàn)該文段在寫作上具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對于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能夠有比較真實的展現(xiàn)。其他學生在寫話時也可以借鑒該文段中的優(yōu)點,讓寫話內容更緊湊。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相互之間能夠對寫話內容進行多方面的評比,不斷發(fā)掘各自在寫話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促進自身不斷創(chuàng)新寫話的方法,調整寫話的思路,從而有效提升寫話能力。
六、 開展實踐活動,拓展寫話思路
寫話活動也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認識與感悟。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多種類型的實踐探究活動,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了解更多的新鮮事物,搜集更多的寫作素材,進一步增強寫話內容的新鮮性與獨特性,讓學生將日常生活中的感悟融入寫話中來,促進寫話效果的綜合提升。
例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開展實踐活動,不斷提升寫話能力。通過課文的學習以及教師對雷鋒故事的介紹,學生能夠對雷鋒所具有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進行深入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像雷鋒一樣樂于助人的人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實踐,進行相應的寫話活動。對此,一些學生可以對馬路上的清潔工進行觀察與采訪,從而寫作出“在天蒙蒙亮時,清潔工阿姨就來到了街道上,他們清掃著街道上的落葉和垃圾,為我們營造干凈整潔的城市環(huán)境”等文段,表現(xiàn)對清潔工人的獨特認知。一些學生可以對自己的鄰居進行了解,從而寫作出“我的鄰居王叔叔十分樂于助人,小區(qū)中的大媽要搬運一些箱子時,他總會幫助大媽將箱子搬上樓;每次過春節(jié)的時候,他都會向鄰居們分享很多美食”等文段,從而表達對生活中優(yōu)秀人物的深刻認識。又比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雷鋒紀念館。讓學生根據紀念館中的事物進行寫話活動。學生能夠寫作出“雷鋒叔叔真是一個善良而又樂于助人的人,我們都十分崇敬他,要向他學習”“雷鋒叔叔有著寶貴的精神,我們要像他一樣幫助更多的人,努力地學習,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等文段。從而有效提升寫話的哲理性。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實踐活動,在良好的實踐能力的帶動下,不但拓寬了寫話的思路,增強了寫話的深度,有效發(fā)揮了寫話活動對學生精神與品質的綜合塑造作用。
七、 結語
綜上所述,寫話活動是一項綜合性的語文教學任務,需要教師通過多方面的教學活動來進行綜合開展。同時,這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口語交際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實踐探究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這些方面對學生的相應能力進行具體的培養(yǎng),讓學生不斷豐富寫話的素材、提升寫話的趣味性、增強寫話的哲理性,促進學生深入交流寫話經驗、深入體會寫話的意義。從而讓學生在寫話活動的帶動下展開全方位的學習,獲得知識修養(yǎng)、思維能力以及道德品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蔣桂蓉.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現(xiàn)狀及改進對策[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17.
[2]覃秋艷.城鄉(xiāng)一體化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7.
[3]黃紅.長春市朝陽區(qū)鄉(xiāng)鎮(zhèn)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現(xiàn)狀調查與建議[D].延邊:延邊大學,2016.
[4]高雅.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6.
[5]高敏.小學低年級寫話現(xiàn)狀及教學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葉小青,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