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秋燕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其重點在于一定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在此基礎上,我們更要訓練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帶領初中生在英語乃至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不斷進步,將英語這門知識學好、用好。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自主;培養(yǎng)
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受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人們深知,學習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是需要與時俱進的,是學無止境的。在義務教育階段或者未來的學習深造、工作生活中,不可能有教師隨時跟隨在學生身邊進行傳道指教。學生只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才可以做到跟隨時代的步伐而進步,才能為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所以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初中英語課堂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很重要。
一、轉變教育理念,開放課堂氛圍
首先,建立師生平等對話機制。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是教與學結合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需要給學生一個寬松、自由、愉悅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身處學習主體地位被重視、被鼓勵。這意味著教育工作者要拋棄傳統(tǒng)的“我的課堂我主導”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注意聽取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的體驗,為學生提供一個平等對話、反饋意見的機會。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釋放出一個友好的信號,鼓勵學生就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出現(xiàn)的想法去和教師溝通。隨著師生之間的友好互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壓抑、緊張甚至抗拒情緒也就會大幅消減,從而在學習中有更積極的態(tài)度和更主動的思維,這正是形成自主學習意識的重要條件。
其次,著眼素質教育,關心學生發(fā)展。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中,學生只要能有良好的考試成績就夠了。這也導致教師的教學以提升考試能力為目的,對于一些字詞、短語等要求死記硬背,或者實行題海戰(zhàn)術,這也就造成了英語教學的枯燥乏味,創(chuàng)新不足,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熱情大打折扣。在新時代,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以及教育治理體系、教育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理念的提出,英語學科的教育也更加傾向素質教育。這包括英語學科核心素質教育,以及對學生的立德樹人教育引導,意味著要讓學生在英語語言的文化傳承、文學鑒賞、口語交際、語言應用等各方面具備更好的表現(xiàn)。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活動中要把握深層教育目標,以此指導自己在教學方法、教育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構建多彩英語課堂,為學生更好地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構建思維導圖,培養(yǎng)聯(lián)想思維能力
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讓學生在學習方法、思維模式上朝著自主學習轉變。而思維導圖的構建正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因為思維導圖本身是有著緊密的邏輯關系和相對開放的思維路徑的。學生掌握了思維導圖的學習模式,即可在日常學習中將各項知識融會貫通,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
對于思維導圖的構建,我建議是以教師帶領學生親自去做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進行。我們盡量不要直接把一份做好的思維導圖呈現(xiàn)給學生,因為這樣就缺少了思路的發(fā)展過程和思維的拓展的階段,學生很難把握思維導圖的內在規(guī)律。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英語What color is it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想要帶領大家重新回顧我們所學到的關于color 的知識,同時靈活運用這堂課的Whatcolor is it句型來造句,形成一份完整的思維導圖,就要在課堂上以color這個單詞為核心來發(fā)散思維。
教師先問學生:How many colors can you tellme in English?這句話是問學生可以用英語說出哪些顏色的單詞。這也是構建思維導圖的第一步,引領大家思維去發(fā)散。有的同學回答Red,有的同學回答:Yellow,有的同學回答:Green。教師把大家的答案組合起來,就包含了Black、White、Purple等很多不同色彩的英語單詞。在此基礎上,教師會問學生第二個問題:Can you give me something that havecolor like the words?在這里教師想要讓學生繼續(xù)發(fā)散思維,找出具有相應色彩的物體。比如red,它對應的物體可以是flag或者blood。接下來教師會請學生圍繞某個單詞造句。比如red里面的blood,可以造句為:The cat catch a bird,and have a big din?ner, then he leaved with little red blood on theground.這樣的造句就是在鍛煉學生的造句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三、開展情境教學,鍛煉學生的語感
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需要學生多聽、多看、多說、多練。但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知識的狀態(tài)比較被動,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我認為,開展情景教學對幫助學生形成多聽、多看、多說、多練的英語學習習慣是有幫助的。我們要借助情景教學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種活躍的、主動的語言感知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由自主地想要學英語、用英語。
例如,在學到My names Gina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材中構建了一個學生在班級里相遇交談的情景。其中的學生要么在打招呼,要么在做自我介紹,氣氛熱烈而歡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模擬這個情景,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交流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沒有預先的演練,學生需要進行臨場發(fā)揮。這個臨場發(fā)揮的過程顯然是自由寬松的,對啟迪每個學生的語感認知,活躍學生的對話思路有積極的作用。
四、組織合作學習,拓寬思路視野
其實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一個概念,即自主學習能力和完全一個人學習是不一樣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具備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自覺,并且能在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想辦法,向教師、同學或者網絡尋求幫助。事實上,當學生學會從別人的身上取長補短,借鑒好的經驗方法的時候,就已經是具備了很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會經常在課堂上組織合作學習活動,圍繞某個課題,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互動。組內合作討論構建英語對話情景,組內合作討論某個寫作課題的提綱及句法的運用,或者組內合作討論對于某篇文章的理解等。通過組織學生的合作討論,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掌握更加靈活透徹,對英語課堂的參加熱情也更高。因為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不會直接干涉學生的討論過程,同學之間的對話就會更加輕松自如,不會有面對教師時候的緊張感。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氛圍,獲得良好體驗之后,其對同學之間的交流意愿也會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