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無論是對學生的思維發(fā)育還是綜合發(fā)展來說都有諸多裨益。而小學高年級數學知識相對于低年級來說更為復雜,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數形結合能力、數學基礎水平等都有著較高要求,很多學生到高年級尤其是升到六年級后,其數學知識學習明顯感覺吃力。為此,教師就應該從學生的特性著手,以教材內容為基礎,思考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就對如何打造小學高年級優(yōu)質數學課堂進行探究,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優(yōu)質課堂
小學高年級學生雖然從思維發(fā)展水平與理解力等方面較低年級而言有較大提升,但在學習過程中依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模式影響下,許多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將重點放在題型講解與分數提升上,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與數學學科的探究性發(fā)揮,再加上六年級數學本身的復雜性,學生往往難以真正理解知識內涵,經常因為一節(jié)課跟不上而越落越多,以至于失去學習興趣或對數學學科產生反感,在此情況下,教師就需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創(chuàng)造優(yōu)質課堂,給學生更多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的機會,在學習數學知識中得到全方位成長,為其日后長遠發(fā)展提供助力。
一、有效開展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是教師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著足夠的提升與發(fā)展空間,都能學好相關知識。小學高年級學生在長期的學習與實踐過程中知識儲備更加完善的同時,其個體差異也更加明顯,在此背景下,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特殊需求,采用成績劃分、與學生及其家長進行溝通等方法,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學習能力強、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為A層;成績中等,理解力強但學習方法不得當、數學基礎不扎實的學生為B層;學困生為C層。對待不同層級的學生要有相應策略,對于C層學生來說以提高其學習自信與主動性為主;對B層學生要在扎實基礎的同時,指導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要為A層提供更大的提升空間,滿足對知識的迫切渴求。
人教版數學教材是多年教育實踐的精粹,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有力引導,但從其難易程度上分析,卻更適合B層學生的需求,但未能照顧到A、C兩層學生的具體需要。A層學生嘗不到“甜頭”,學習積極性降低,C層學生學不懂,學習信心受到打擊。因此,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就需要兼顧A、C層學生的感受,適當引入課外內容,在活躍氛圍的同時吸引學生注意力。如在學習“百分比”這一課時,在學生熟悉百分比概念后,明顯感覺A層學生“沒吃飽”,這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銀行存錢,需要扣除20%的利息稅,那么為什么不可以直接把利息下降20%?”這是一道涵蓋金融與社會知識的題目,與生活息息相關且趣味性較強,教師應先給出相關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1-利息稅稅率),并引導學生以小組探究的方式去分析公式中各要素間的關系,學生立馬活躍起來,不論學生能不能得出正確答案,在探究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加深對百分數的理解,且其屬于一道課外拓展題,教師要開導學生放下心理包袱去正面迎接挑戰(zhàn),重在參與和思考,要注重對過程進行評價,用激勵性的語言激起學生昂揚斗志,用表揚性的語言增強其自信心,滿足各層級學生的實際需要。
二、有效開展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相互取長補短的好方法,在組內合作與組外競爭的大環(huán)境下,有助于其發(fā)散思維,形成對知識點的全面認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有效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率,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設置相應的生活化問題來創(chuàng)設探究背景,起到渲染氣氛、烘托主題的效果。如在“圓的周長”一課中,教師可先準備教學用具,在投影儀上打出餐廳的畫面,碗里的粥、盤子里的菜等,并準備相應的塑料盆、塑料碗、塑料盤等平均分配到每個小組,隨后提出問題:“我們吃飯時常用的容器都有圓形,和小組成員一起用你們手頭的工具去量一量碗口、盤子和盆的周長,看看哪個小組量得又快又準確?!蓖ㄟ^生活化元素的融入,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在合作學習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掌握各小組的探究進度,及時解決各小組內出現的問題與矛盾,引導學生朝正確方向思考,以免浪費時間,提高探究效率。在探究結束后,每個小組要選派代表表述成果,教師不僅要對其答案的正確性做出評價,還需要對其探究過程進行總結,更可采用小組互評的方式讓學生認真聽取他人發(fā)言,讓學生在提升參與感的同時學會尊重與聆聽。
三、結束語
我們不難看出打造小學高年級優(yōu)質數學課堂的重要性,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轉變傳統教育教學觀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融合的方式,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為其數學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唐嬌嬌.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22,25.
[2]吳文濤.探討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