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貴
【摘?要】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強調的是老師主體地位,著重于老師口傳與身教,現(xiàn)場感尤其重要,學生要完全領會與學會老師所教的內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美術課程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一旦脫節(jié)就會無從著手,并且一節(jié)課學生眾多,不可能一對一單獨、重復指導某個學生,除了與老師所教的方法、時間、內容等有關外,還與學生自身的悟性有關。因此,即使是同一個老師,同一班的學生,同一時間接受知識培訓,但是在學習效果上仍然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差距。但多媒體技術有聲有色、畫面感強烈,可以很好的打破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局限,而且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摩,用心模仿,以此來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激發(fā);潛能;創(chuàng)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美術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不但刺激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而且還激發(fā)出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為學生理解美術知識、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提供了無限的資源。
1 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標準的理念之一就是以生為本,將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很好的落實這一理念。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多是以教師為主導,通過老師在講臺講解灌輸,學生在臺下被動的接受,而且美術課容易受場地與環(huán)境的制約,無法全面的體現(xiàn)教學的直觀形象,再由于美術教學的技法往往需要重復多次的講解與面授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生不免覺得單調、枯燥、乏味,某些時候還因為某些高難度的動作無法理解,無法完成而感到沮喪與挫敗,甚至產生厭倦心理,如此,便極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的學不好,教的更加沒動力。而多媒體由于其更新快、信息量大、色彩豐富、動態(tài)畫面常新、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增強美術教學的魅力,營造出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并且多媒體技術可以將美術教學過程進行有效拆解,使抽象的描述更加具體化,更利于學生加深理解,激發(fā)其深層意愿,變被動為主動,徹底扭轉課堂局面,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能使美術教學變?yōu)榻處熢附獭W生愿學的一門學科,而不是帶著任務式的被動去學。
2 多媒體教學有助于上好美術欣賞課
小學美術教材也在不斷的進行改編,新教材對欣賞課做了大量的安排,不僅在每一冊的扉頁有大圖欣賞,還在它的右上角做了小圖欣賞。在以往的欣賞課當中,這樣的課主要以老師的講解為主。老師滔滔不絕的講,學生昏昏欲睡的聽,導致老師和學生對欣賞課都沒有興趣。有了多媒體教學,欣賞課立刻就煥發(fā)出了他的生命力。比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鳶尾花》這一課中,(1)利用多媒體出示鳶尾花,給學生一個視覺上的沖擊,導人新課。(2)讓學生先觀察畫面的內容,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3)利用多媒體展示梵高的自畫像作品,介紹梵高,激發(fā)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4)利用多媒體放大鳶尾花,讓學生談談自己看到作品后的感受,在色彩上有什么特別的沖擊力?(5)利用多媒體放大課件鳶尾花作品,開始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與介紹。左邊的白花與左方的淺藍色的花相呼應,中間的綠葉將聚散得意的花朵上下分開,起到了一個穩(wěn)定畫面的效果,又使蘭花富有動感;在和諧的蘭花間點綴著黃色,又在綠葉下方安排著紅褐色,使畫面的色彩對比更加的明亮,富有韻律般的視覺美感。畫家細心安排花朵的位置是為了引起觀者的視線,使整個畫面充滿律動及和諧之感。(6)利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梵高的其他作品《星月夜》、《向日葵》、《阿爾的吊橋》。整堂課利用多媒體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分析,提高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水平和對梵高的認識。
3 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潛能
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提到,“理想的美育應該是一種創(chuàng)造美育,應該注重在美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沖動與欲望,享受創(chuàng)作的快樂”。多媒體教學應用于小學美術課堂,他打破了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方式,它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學生欣賞到了傳統(tǒng)美術教學方式無法看到的圖片以及視頻,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展了課外知識,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使不同基礎,不同水平的學生,在美術課上都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也進一步深層次的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作欲望,提高了學生美術方面的綜合能力。比如,在教學二年級《小畫框》這一課時,我一開始便運用“畫框小故事”配制作畫框的視頻,激發(fā)學生對畫框的興趣;接著讓學生先說后畫自己以前印象當中的畫框;再出示課本中小朋友用手工制作成的獨特的小畫框;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兩者的不同之處,然后再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行改造和創(chuàng)新,制作出一個獨一無二的小畫框。下一節(jié)美術課讓學生將自己制作的小畫框掛于黑板前面介紹自己的作品。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他會不局限于課堂展示出畫框的制作方法,他還會運用鐵絲,橡皮泥,剪紙,線團,等制作出的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小畫框。我們教師在學生展示作品、介紹作品時再給予及時恰當?shù)脑u價與鼓勵,就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就更加符合了新的美術教育理念,我們小學美術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為了培養(yǎng)專業(yè)的美術人才,而是讓學生學會欣賞美,能運用美術知識去美化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全面來臨,”互聯(lián)網 +”已經極大的改變了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習慣,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其豐富而便捷的表現(xiàn)形式和特征,非常契合當前學生的的現(xiàn)狀,在在充分尊重個體,提倡個性化的新時代,多媒體技術在學術教學中的應用具有無限可能。通過結合新時期下學生的思維特點,將多媒體技術與美術教育相融合,為學生提供全新的思考視角,培育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探索當代藝術的整體風貌,感受美術藝術獨一無二的魅力,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發(fā)現(xiàn)美,表達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生在藝術方面的認知和綜合素養(yǎng),形成學生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和美術學習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詠梅 . 機遇與挑戰(zhàn)——淺談中職院?!被ヂ?lián)網 +”形勢下的多媒體美術教學與新挑戰(zhàn) [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04):0022-0022.
[2]楊秀香.基于高效課堂構建的小學美術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教師,2019(S2):46.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汶南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