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霏霏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和人們對教育事業(yè)的廣泛關注,音樂教育的教學模式得到了豐富和創(chuàng)新,而大部分音樂教師也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有效融合,提高了音樂教學質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越來越注重對孩子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西洋管樂作為西方流行音樂形式近年來廣受聽眾喜愛,并廣泛流行于中國音樂當中。目前西洋管樂也是部分學校的音樂教學內容之一,而如何提高學生在西洋管樂中的實踐能力是每位音樂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西洋管樂 ?音樂教學 ?實踐方法 ?發(fā)展歷史 ?問題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0)22-0142-03
西洋管樂器是目前比較常見的管弦樂器,憑借著獨特的發(fā)音方式和優(yōu)美的旋律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是目前部分高校甚至中小學的重點音樂教學內容。但是在西洋管樂教學的過程中受各種限制因素的影響導致教學效率不高,主要體現(xiàn)在專業(yè)樂器的缺乏、課程安排不合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和學生自身問題等等,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實踐教學的缺乏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對西洋管樂的音樂實踐教學具體方式和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同時探討了西洋管樂以及教育在我國的發(fā)展史,現(xiàn)進行如下闡述。
一、西洋管樂器基本簡述
西洋管樂器(Wind Instruments)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組樂器,是組成管弦樂隊的重要部分,在管弦樂隊中主要承擔著色彩性聲部和和聲支持聲部的角色。西洋管樂器作為一組樂器出現(xiàn)在管樂隊中主要包括吹孔氣鳴樂器、單簧氣鳴樂器、雙簧氣鳴樂器和純黃氣鳴樂器等四種,其中吹孔氣鳴樂器還分為長笛與短笛,該樂器的發(fā)聲原理主要依靠唇和氣流的相互作用來完成。單簧氣鳴樂器包含單簧管和薩克管樂器組,其發(fā)聲原理是通過直吹來刺激激振器并通過固定將氣流引入到空氣柱中從而發(fā)出聲音,氣流進入管內要經過哨片和嘴子,達到振動發(fā)音的目的。雙簧氣鳴樂器主要包括雙簧管和大管等,樂器形狀呈圓錐形,同樣采用直吹的方式,演奏原理是通過葦制簧片和激振器將氣流引到管內激發(fā)空氣柱,從而發(fā)出獨特的音樂。而唇簧氣鳴樂器則具有較多的樂器種類,最具代表性的是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更加細化具體的還包括軍號、喇叭、短號、長號和薩克號等,每種樂器還有不同的規(guī)格,不同規(guī)格的樂器音色不同,由低到高,最多達到十幾個泛音,因此在學習西洋管樂器時首先要熟悉每種類型樂器的基本知識和特點,打好理論知識基礎,在熟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融合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yǎng)。
二、我國西洋管樂的發(fā)展歷程
西洋管樂在鴉片戰(zhàn)爭時期就已經傳入了中國,建立西洋管樂隊是在清朝末期,是中國最早期的西洋管樂隊,在中小學堂已經出現(xiàn)了完整的西洋管樂教學體系,也是西洋管樂教育的開始。在20世紀初期,我國受戰(zhàn)爭的影響,西洋管樂的發(fā)展受到了影響,直到五四運動后才有了起色。20世紀40年代,我國中央音樂學院在西洋管樂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為現(xiàn)代西洋管樂教學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實施為西洋管樂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條件和環(huán)境,迎來了西洋管樂隊的繁榮發(fā)展,促進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尤其在音樂方面,實現(xiàn)了西洋管樂與中國傳統(tǒng)古典音樂的共同發(fā)展。目前西洋管樂在我國的發(fā)展前景越來越好。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各年齡階段的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視,更加注重音樂素養(yǎng)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作用,掌握一門音樂技能為學生今后走入社會夯實了文化基礎,而西洋管樂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因此學校加強西洋管樂教學、組建管樂隊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西洋管樂教學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時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阻礙了我國音樂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西洋管樂在我國的發(fā)展不過幾十年,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一方面師資力量方面還存在明顯不足,部分音樂教師音樂素養(yǎng)不高、資歷不夠。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和途徑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欠缺,此外還包括教學環(huán)境、基本國情等因素,都制約了西洋管樂實踐教學的進步和發(fā)展。
三、西洋管樂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目前我國部分學校已經開設了西洋管樂實踐教學,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但是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問題。首先在西洋管樂器材方面存在著教學器材不夠的情況,由于部分學校受資金緊張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在西洋管樂樂器教學過程中學生人數(shù)遠遠高于樂器數(shù)量,因此教師只好將學生分為幾組,每組分配一臺樂器,這樣不僅浪費了有效的教學時間,還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分化了學生的西洋管樂器實踐演奏時間。其次存在著部分音樂教師教學資歷不夠的問題,造成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這種現(xiàn)象在小學內比較普遍,西洋管樂教學只是重于形式,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較為嚴重,忽視了實踐教學在西洋管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在西洋管樂實踐教學中還存在著管樂團組建不合理的問題,管樂團的排練方式存在嚴重偏差,只注重合排實踐教學,忽視了分排實踐教學。同時學校建立的管樂團的成員流動性太大,隊員不固定,骨干學生升級后就會重新面臨招募的問題,這樣對于管樂隊中其他隊員的日常訓練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影響西洋管樂器實踐排練教學。
四、如何實現(xiàn)西洋管樂實踐教學
目前在我國西洋管樂器教學中主要涉及到兩組樂器,分別為銅管樂器和木管樂器,其中木管樂器是由爐管樂器發(fā)展演變而來的,主要包括雙簧管、巴松、單簧管和長笛等樂器,在音色上具有木質感,但是缺乏金屬質感,因此被稱為木管樂器。而銅管樂器在音色上則具有良好的金屬質感,它與木管樂器相輔相成,銅管樂器組主要包括大、中、小號和圓號以及中音號等,與木管樂器共同組成了西洋管樂器,能夠組成不同音樂風格的音樂演奏形式,通過重奏、獨奏等演奏形式可以將音樂旋律優(yōu)美的展示出來。實踐教學是我國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教學內容,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自主探索與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然在西洋管樂教學中也不例外?;诖耍疚膹囊韵聨讉€方面對西洋管樂教學中實踐教學的具體方法進行了深入分析。
(一)帶入情境
情景教學是實踐教學的重要教學方式,情景教學通過對實際生活情景的模擬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則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音樂的獨特魅力,基于此音樂教師們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對西洋管樂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是對一項事物保持長久熱愛的基本條件。情景教學包括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為帶入情景、優(yōu)化情景、憑借情景和拓寬情景。其中帶入情景是通過音樂教師的引導和鼓勵實現(xiàn)西洋管樂器實踐教學的方式。在西洋管樂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習內容主要以樂譜和樂器基本知識學習為主,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造成曲不成曲和調不成調等問題,為此音樂教師們應該通過帶入情景的方式引領學生做好西洋管樂入門階段的學習。
例如在長笛課教學當中,教學曲目一般選擇《天山之歌》,作者為黃虎威。在這首歌曲學習之前教師可以采用帶入情景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教學導課,教師首先要講解《天山之歌》創(chuàng)作背景,聲情并茂的闡述歌曲表達的主題內容,利用多媒體播放該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實際生活情況,渲染天山氣氛。學生在了解歌曲背景的情況下更容易主動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當中,不斷激勵學生接觸長笛,培養(yǎng)學生對長笛的學習興趣。
(二)優(yōu)化情境
通過帶入情境教學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西洋管樂音樂課堂的學習當中,接下來為了保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要做好優(yōu)化情境教學。優(yōu)化情境教學不單單是書本教材中簡單知識的灌輸教學,而是要在西洋管樂器技法訓練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音樂教師可以在簡單的旋律中添加富有感情色彩的旋律,通過情感飽滿的教學語言對學生進行感情引導,在旋律演奏的過程中釋放學生的情緒,使其更好的靈活掌握西洋管樂器。在西洋管樂器的學習中學生作為演奏者,需要對歌曲中的旋律有自己獨特的情感理解,這才是西洋管樂器學習的主要目的。
在西洋管樂器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應該不斷優(yōu)化情境,譬如在單簧管樂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枯燥的調音階學習中增添靈活的演奏技巧教學,給學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學習途徑,使學生在演奏技巧學習中優(yōu)化情境。單簧管樂器演奏技巧主要包括姿勢、吐舌和呼吸口型幾個方面,在運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運指比喻為大海中的海豚,引導學生在運指中能夠感受到大海的波濤洶涌,在演奏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歌曲中優(yōu)美的旋律,放飛學生的思緒,讓學生在想象中飛翔,有助于學生掌握單簧管樂器的演奏技巧,同樣這種教學方式也適用于中音號和小號等西洋管樂器實踐教學當中,能夠促使學生在課堂中一直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憑借情境
憑借情境是指借鑒其他人的所思所想,通過融合自己的思想從而實現(xiàn)豐富自身情感的教學模式。掌握基本的西洋管樂器演奏技巧是最基本的演奏基礎,學生在處理好基本表情色彩之后,如何實現(xiàn)感情的升華是西洋管樂器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與此同時加強學生對樂譜的深度理解也是教師的教學重點,基于此音樂教師們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在西洋管樂教學中的引領作用,幫助學生完成演奏過程中的情感升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教師情感理解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感受,對此教師們首先應該對歌曲與西洋管樂器演奏中所體現(xiàn)的中心思想進行研究,并作為憑借情境教學的主要依據(jù)。在西洋管樂器曲目教學中引導學生借鑒自己的情感感受,加上學生特有的理解,最終實現(xiàn)每位學生思想的升華,增強學生在西洋管樂器學習中的領悟能力,另一方面還豐富了學生的內心情感,從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西洋管樂器教學的目的。
(四)拓寬情境
拓寬情境是情境教學中的最終環(huán)節(jié),也是深入了解歌曲作品的重要途徑。西洋管樂器教育以美育為中心,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西洋管樂器所體現(xiàn)的音樂素養(yǎng),為社會帶來美的音樂感受,最終服務于社會,實現(xiàn)人類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升華。為實現(xiàn)這一音樂教學目標,音樂教師應該致力于拓寬西洋管樂教學的實踐教學情境,在西洋管樂器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對美的感知力,讓學生開拓自己的心境和視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實現(xiàn)拓寬情境的高效教學,對于作品的作者生活社會層次要進行深入了解,結合作者時代背景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教學,實現(xiàn)對音樂作品和西洋管樂器的深層理解。
(五)在西洋管樂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
實踐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操練各種西洋管樂器演奏技巧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放手,學生作為學習中的主體之一,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開展西洋管樂器演奏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實現(xiàn)自主探索與創(chuàng)新。在西洋管樂實踐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基本認知來制定教學計劃和目標,堅持分層遞進的教學原則,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進行優(yōu)化,對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論,對于不同學生的不同音樂感知能力要授予不同的思維系統(tǒng)。其次要知道教師在西洋管樂器學習中不是萬能的,不同的教師在演奏技能與經驗中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樂器的指法技巧訓練不一定適合每位同學的習慣,因此音樂教師應該把實踐教學作為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體現(xiàn)出每位同學的特殊之處。
五、結語
綜上所述,西洋管樂目前在我國作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音樂藝術表現(xiàn)形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能夠實現(xiàn)演奏者與觀眾之間的共鳴。經過本次研究,了解了西洋管樂在我國的發(fā)展歷程,從西洋管樂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出發(fā),加強情境教學,在帶入情境、優(yōu)化情境、憑借情境和拓寬情境中實現(xiàn)西洋管樂的實踐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實踐演奏教學中實現(xiàn)音樂素養(yǎng)的升華,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旭.西洋管樂在音樂教學實踐中的探索[J].青春歲月,2018(19):114.
[2]張麗娟.淺談西洋管樂教學[J].商情,2019(25):170.
[3]鄧韜.西洋管樂教材創(chuàng)新與探索——以ABRSM薩克斯管考級教材為例[J].當代音樂,2017(20):99-100.
[4]周媛媛.劇目教學在西洋管弦樂合奏課中的運用——以大連藝術學院為例[J].明日風尚,2017(08):243-243.
[5]金恩軍.學校管樂社團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8(02).
[6]李炳帥.淺析管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與探索[J].通俗歌曲,2016(11):111-112.
[7]賈海銳.試論西洋管樂合奏教學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7(08):218.
[8]張亞鑫.試論管樂室內樂教學中合奏能力與整體音樂效果的關系[J].通俗歌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