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強國”是一個內容權威、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理論學習平臺。教師應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通過研究使“學習強國”進課堂成為今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新常態(tài)。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自覺把“學習強國”進教案、進課堂、進頭腦。學以致用,找到切入點,充分運用好“學習強國”各板塊的優(yōu)質學習資源,挖掘其強大的教育功能,使平臺上豐富多樣的內容能夠與課本知識點緊密結合,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
關鍵詞:“學習強國”;創(chuàng)新路徑;課堂實踐
2019年1月1日,“學習強國”正式上線,它是一個內容權威、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容量龐大的理論學習平臺,“學習強國”不僅開設了“新思想”“十九大時間”這樣的重要欄目,也有中央主要新聞單位等“強國號”提供的原創(chuàng)優(yōu)質內容,包括海量、免費的圖文和音視頻學習資源?!皩W習強國”將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權威、最全面的信息平臺之一,是中華民族強魄鑄魂的精神家園,是全體黨員干部強筋補鈣的精神食糧[1]!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他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2]。學校一定要充分利用道德與法治課堂這個重要的陣地,要用強國理論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要用強國理論的海量知識武裝學生;要用強國理論的精神食糧哺育學生。少年強,則國強!
一、“學習強國”進課堂的實踐意義
首先,“思想田野里的每一寸躬耕,總能在實踐中尋得收獲”。[3]“學習強國”這個平臺相對于校本教材,更新速度快、容量大、知識新、時效性更強,它也是當代學生及時了解國家形勢與政策的很好的學習平臺?!皩W習強國”這個平臺可以讓學生增長知識,深化自己的見解,提升自己學習的境界。思政課堂上,將“學習強國”平臺應用于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將學習平臺每日推送的時政要聞與課本知識點結合起來,正成為道德與法治課堂新時尚。全新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方式不僅改變了學生傳統(tǒng)的學習、閱讀習慣,也為廣大教師備課、充電提供了載體和平臺。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把“學習強國”融入課堂,可以促使學生充分利用這個學習平臺的強大功能,爭做學習達人、實踐達人。
其次,提升民族素養(yǎng)、凈化社會風氣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而學校是主要的陣地和窗口,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又是最核心的參與者、主導者。上好道德與法治課,目的是讓學生從入學那一天起,就能夠明確正確的價值取向、人生追求,從學生時代就樹立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崇高理想,成長為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國家繁榮昌盛的需要、民族復興的需要。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上更是如此。教師怎么才能蓄上“一桶水”?“學習強國”為道德與法治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供了平臺,為備課、充電提供了載體。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就要充分運用好這個“指尖上的大課堂”,沉下身、靜下心,圍繞滌蕩思想、凈化心靈、提升自我的目的認真學習。
最后,“學習強國”是新形勢下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網+理論武裝”的有益探索,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不斷深入的重要舉措。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我們要積極探索“學習強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運用模式,使“學習強國”進課堂成為今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新常態(tài)。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應該把“學習強國”進教案、進課堂、進頭腦作為自覺行為,認真研究教材,找到切入點,充分運用好“學習強國”各板塊的優(yōu)質學習資源,挖掘其強大的教育功能,使平臺上豐富多樣的內容能夠與課本知識點緊密結合,讓它服務于我們的智慧課堂,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
二、“學習強國”進課堂的具體做法
1.使之成為黨的政策的宣傳站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當前道德與法治課的首要任務[4]。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可以結合學科實際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社會熱點,關心國計民生讓教學緊密結合社會生活,把課堂建設成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愛國情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例如,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踏上強國之路”,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習強國”平臺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和視頻“改革開放40年”,引導學生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深入學習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偉大號召,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2.使之成為道德建設大講堂
習近平強調,“……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5]。從課程實施看,思政課教師可以借助教材知識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引導。教師可以根據中學生思想實際結合課程內容,將道德與法治課堂打造成道德建設大講堂。例如,在教學“延續(xù)文化血脈”時,教師可以鏈接“學習強國”平臺上的《孟子》《岳陽樓記》《朱子家訓》《論語》等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典籍,這些資源為教師實施道德教育,提升學生道德認知,引導學生道德實踐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在“學習強國”平臺上學唱道德歌曲,學生可在娛樂中受到教育;在“學習強國”平臺上觀看道德事跡,學生可產生深思;在“學習強國”平臺上誦讀中華傳統(tǒng)道德經典篇章,學生可產生道德心。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傳播凡人道德故事,推動先進道德理念入腦入心,外化于行,營造濃厚的人人向善、人人向上的和諧氛圍。
3.使之成為法治教育的播種機
法治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進一步明確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總體目標。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要將法治教育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對中學生實施法治教育。例如,在教學《維護憲法權威》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習強國”平臺上“憲法宣傳日”微視頻、時政新聞,并鏈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的內容,開展“向憲法宣誓”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憲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深刻理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依據,遵守憲法是我們國家和人民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法治保障。
4.使之成為文化自信的根植地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要結合教材,積極思考和探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方式和途徑,努力展現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讓學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血脈,以民族精神豐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皩W習強國”平臺上有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充分運用這一文化載體,營造具有文化韻味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欣賞和品味中受到文化的浸潤,獲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例如,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綻放生命之花”時,可以播放“學習強國”平臺上“經典永流傳”中的歌曲《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痹谝曨l中,學生不僅受到了優(yōu)美音樂的熏陶,還觀賞到了苔萌發(fā)生長的動態(tài)場景。這一資源營造了“青春具有蓬勃生機”的情感氛圍,也為學生的思考奠定了情感基調,傳遞了優(yōu)秀文化經典中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助于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加深了解。
5.使之成為核心價值的培育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習近平強調,“要抓住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關鍵時期,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鄙鐣髁x核心價值觀是道德與法治課實施的重要內容?!皩W習強國”平臺也是思想的百花園。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理念、“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處世哲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規(guī)范、“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進精神、“言必信,行必果”的行為規(guī)范、“正心誠意,修齊治平”的心性修養(yǎng),等等,都是這座花園中的艷麗奇葩,采擷一枝進課堂,定當迎來撲鼻香。例如,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學“少年有夢”時,不僅可以鏈接“學習強國”平臺上的經典格言,激勵學生立志、勤奮;還可以通過“學習強國”平臺,展示中國的歷史進程,取得的偉大成就,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引導學生傾聽中國故事,感受中國速度,弘揚民族精神,從而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結語
“學習強國”是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幫手,我們還應把這個平臺在學生中推廣,全面地實現“學習強國”進校園、進教案、進課堂,進頭腦,發(fā)揮其強大的教育功能,優(yōu)化道德與法治課課堂結構,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使“學習強國”成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有益平臺。
[參考文獻]
[1]李 斌.用“學習強國”激發(fā)學習力量[N].人民日報,2019-1-15(05).
[2][4]習近平.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EB/OL].http://news.cctv.com/2019/03/18/ARTIQ fuAgYriqdIP8wfUszCe190318.shtml?spm=C94212.PV1fmvPpJkJY.S71844.135,2019-03-18.
[3]習近平.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EB/OL].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8-12/31/c_1123923896.htm,2018-12-31.
[5]習近平.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02).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課題“學習強國進課堂實踐與探究”(2020XXSZGZYBKT37)。
作者簡介:王金創(chuàng),高級教師,甘肅省瓜州縣第二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