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蓮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隨著課改的深入,閱讀教學也由傳統(tǒng)教學轉(zhuǎn)為新型的教學方法——群文閱讀教學法。本文將群文閱讀教學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相比,總結(jié)其優(yōu)勢,研究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策略,以便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切實提升閱讀效率及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寫作能力,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群文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5-01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60
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閱讀可以豐富學生閱歷,凈化學生心靈,熏陶學生情感,提升學生素養(yǎng)??墒呛芏鄷r候,不論是家長、學生還是教師,都只是把閱讀作為應(yīng)付考試的一種題型,只重視閱讀的工具性,卻忽視了閱讀的人文性。隨著課改的深入,“人文理念”越來越深入課堂,原來單一的為應(yīng)試而閱讀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過時,也無法適應(yīng)當前的新課標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群文閱讀教學法。
一、簡述群文閱讀教學法
何謂群文閱讀教學法?群文閱讀教學法是最近幾年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它是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新的一種需要教師在單位時間內(nèi)把課內(nèi)文章與課外資料相結(jié)合,并以同一個話題為線索進行的多元化的文本教學方法。這種群文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可以是跨學科的,也可以是跨語境的綜合性學習,對于篇數(shù)也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但通常以3-5篇為宜。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比合作探究的時候內(nèi)容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對寫作手法的討論,還可以是語法知識的分析、人物情感的研究或者是審美方面的賞析。總之,只要是學生在這幾篇文章中可以找出的共性或者不同之處,通過討論與交流可以達成共識的都可以用來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這樣閱讀教學可以打破原來單篇閱讀的束縛,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
閱讀的重要性日益顯著,有人說以后的語文學習主要拼閱讀的能力以及數(shù)量。通過閱讀學生的視野開闊了,思維能力上升了,而且思考問題的高度和深度也提升了,同時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也水漲船高,所以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大學,都格外重視閱讀。近幾年推出的群文閱讀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這主要是因為群文閱讀教學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相比,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勢:
(一)提高學生基礎(chǔ)知識的前提下提升學生多方面能力
傳統(tǒng)閱讀教學只注重學生的基礎(chǔ)能力以及讀寫能力,教師要求學生對文章有統(tǒng)一的理解,注重知識的準確性和語文基本功的強化,而忽略了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而群文閱讀則是在注重學生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前提下,側(cè)重于學生對文章整體性的把握,提升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質(zhì)疑問答能力以及形成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二)有利于節(jié)省時間,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情感
雖然家長、學生和教師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堅持閱讀的學生卻不多,究其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部分學生只是心里知道閱讀很重要,但是他本身不愛閱讀,沒有強勁的動力,所以缺乏有力的督促措施時這些學生是不會主動進行閱讀的;一種是自己很愿意閱讀,但是限于課業(yè)較多,沒有專門的時間進行閱讀。
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主要以課本為主,一個主題單元內(nèi)的文章一篇一篇逐篇講解,而每篇文章平均需要兩課時,并且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把文章分解得支離破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是碎片化的。而群文閱讀教學則是用一定的方式把很多篇相似的、相關(guān)的文章結(jié)合在一起閱讀,快速找尋幾篇文章在情節(jié)、語言、結(jié)構(gòu)、情感、語法、審美等方面的異同點。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讓學生從整體上感悟了不同文章或者同一類型文章的異同,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情感,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凸顯“以生為本”的理念,讓學生具有成就感
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一般會把文章根據(jù)寫作思路或者情感變化或各種分析手法把文章劃分開來,劃分成許多片段進行理解,如對文章進行人物性格分析、情感賞析、寫法研究等,幾乎面面俱到,而且一般答案都是標準化的,包括課后練習和配套練習冊的答案都是統(tǒng)一的。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差異得不到發(fā)展,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將語文學習視為一種負擔,枯燥乏味。而群文閱讀教學則可以凸顯“以生為本”的理念,多篇文章學生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長期訓練可使學生的視域變寬,思維活躍,閱讀積極性增強。教師再及時地進行因材施教,因生評價,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會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與體會,加上教師及時的鼓勵性評價,相信每個學生都會獲得成就感,樹立起學習信心。
三、群文閱讀教學應(yīng)用策略研究
(一)群文閱讀要有計劃性、目的性與層次性
群文閱讀不是說隨便拿幾篇文章就是閱讀教學,教師必須在課前認真篩選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對于語文教師來說,群文閱讀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群文閱讀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前認真選擇與教學計劃、課文內(nèi)容相統(tǒng)一或者具有對比性的文章,要訓練學生哪方面的能力教師要課前做到心中有數(shù),設(shè)置的問題要有層次性,以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維能力都可以得以有效的提升。所以說群文閱讀要有計劃性、目的性和層次性。切忌閱讀內(nèi)容過于簡單或者晦澀難懂,或者文章之間沒有實際的聯(lián)系性。太簡單或者晦澀難懂的文章都無法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反而影響了課堂的效率。文章之間聯(lián)系不大的群文讓學生無法找到其中的關(guān)聯(lián)而無法進行對比學習。
(二)群文閱讀教學要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就一篇文章進行字詞片段的理解與賞析,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只是被動地跟隨教師的授課教案進行思考,內(nèi)容單一,問題答案往往就在文章中。這種學習方式已經(jīng)深入學生的意識,所以如果要改變這種學習方式進行群文閱讀,那么教師就必須進行有效的指導。因為群文閱讀教學是三五篇文章放到一起閱讀學習,如果不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與點撥,學生將無從下手,而且這個方法的掌握也是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不可能一兩節(jié)課就掌握的。具體方法指導如下:
1.閱讀前想一想。在進行群文閱讀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讀”“怎樣讀”“本文適合以什么方式來閱讀,精讀、瀏覽還是朗讀”……這樣用合適的方法、有目的地進行閱讀教學,閱讀效率會大幅提升。例如,八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藤野先生》的時候,我們可以選取《魯迅自傳》《夜》《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的老師》等幾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這些都是名篇,而且課文較長,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瀏覽或者速讀,明確閱讀目的,就是為了研究這幾篇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時整合成自己的主張和看法。
2.閱讀中思一思?!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無論何種學習方法都要經(jīng)過大腦思考。閱讀教學也是一樣,邊讀邊思,不僅要了解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還要進一步認真思考故事中的哲理、人物性格及其描寫手法等。例如上面所說的學習《藤野先生》時,我們要通過和《魯迅自傳》的對比,理解魯迅當年棄醫(yī)從文的觀念轉(zhuǎn)變的原因以及過程;通過與《夜》的對比,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什么叫雙線結(jié)構(gòu)、明確雙線結(jié)構(gòu)的作用;通過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比較,我們掌握對人物描寫要注重細節(jié)描寫,特別是具有代表性的動作、神態(tài)、外貌等描寫要細致生動;通過與《我的老師》的比較,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老師的濃濃的思念以及感謝之情……通過不同文章的閱讀,不同方面的思考,學生學到的知識是不一樣的,感悟和體會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要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探究課文的內(nèi)容和情感以及寫法。只要是合理的,哪怕學生只有一點點的發(fā)現(xiàn),教師也應(yīng)及時進行鼓勵。這樣的訓練下,學生的視野得到了拓展,視域?qū)掗熈?,思維也就活躍了,各方面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3.閱讀中與閱讀后要寫一寫?!安粍庸P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記得把文中優(yōu)美的語段,重要的信息,精辟的言論或其他有價值的資料做圈點和批注,也可作摘要和索引。這樣可以把自己一閃而過的靈感或者困惑之處記錄下來,方便閱讀之后與師生進行交流研究。另外閱讀交流后要合上文章,反思一下幾篇文章中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把自己獨特的閱讀體會寫出來,特別是要仿寫這幾篇文章中的一些新穎的寫作手法。這樣以讀促寫,讀寫結(jié)合,不僅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還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學習《我的老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幾篇與老師有關(guān)的課文時,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作者是如何描寫自己的老師的,并認真閱讀與老師交往的幾件事,再引導學生研究模仿課文中的動作、神態(tài)、外貌等描寫手法,寫一篇自己與老師交往的作文。之后教師還可以利用作文課進行點評,與前面的文章進行對比學習,進行作文指導,找尋學生寫作上的差異,這樣的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更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的興趣。
四、結(jié)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組織學生有效廣泛閱讀,擴展視野,積累素材,群文閱讀教學是目前來說非常高效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增加學生閱讀量,豐富學生情感,并且可以凸顯“以生為本”的理念。因此在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努力探究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靈活運用群文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從而使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陳華君.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課外語文,2016(10).
[2]楊改英.語文教學之中的閱讀教學法探析[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7).
[3]謝紹賢.走進群文閱讀 拓寬閱讀天地[J].新教師,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