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林雄 何 斐 泮瑛瑛 張 偉 應 巧
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DR)是導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1]。我國DR 的患病率為24.7%~37.5%,其具體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給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2]。尋找DR 致盲相關標志物對DR 診治具有重要意義。微小核糖核酸(miRNA)作為一種高度保守的短小RNA,在細胞增殖、凋亡,腫瘤發(fā)生、免疫反應及血管新生等多種生物學行為中有重要作用[3-4]。本研究擬檢測老年DR 患者血清miR-29b、miR-126 水平,探討血清miR-29b、miR-126 水平異常與老年DR 發(fā)病及進展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浙江省臺州市立醫(yī)院2017 年5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老年DR 患者126 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2002 年國際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分期標準[5]對DR 患者分期,將單純2 型糖尿病患者納入DM 組(42 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作為NPDR 組(40 例),增殖性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yōu)镻DR 組(44 例),同時,選取40 名年齡≥60 歲的老年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批準編號:倫審-2017-0039)。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中2 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6];(2)經(jīng)裂隙燈顯微鏡、間接檢眼鏡和眼底血管造影檢查確診為DR;(3)年齡≥60 歲。排除標準:(1)患有微血管異常者;(2)臨床資料不詳細;(3)惡性腫瘤及其他眼內疾病者。
1.3 試劑及儀器 Trizol 總RNA 提取試劑盒(美國Invitrogen 公司,批號15596018);逆轉錄試劑盒和熒光定量PCR 試劑盒(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批號B532435-0020、B532461-0001);紫外分光光度計(美國HACH 公司,型號:DR6000 型);熒光定量PCR 儀(美國ABI 公司,型號:7500 型);血糖儀(德國羅氏診斷有限公司,型號:Accu-Chek Active)。
1.4 指標測定 (1)測靜息狀態(tài)下右臂肱動脈收縮壓(SBP)、舒張壓(DBP);(2)早晨空腹抽取受試者外周靜脈血15mL,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指標;(3)另抽取兩管5mL 靜脈血于EDTA 抗凝管中,離心后分離血清備檢。利用Trizol 總RNA 提取試劑盒提取血清總RNA,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查樣品RNA 濃度,取A260/A280≥1.80 樣品完成后續(xù)實驗。將總RNA 逆轉錄成cDNA(按Qiagenmi Script Reverse Transcripition Kie 說明書進行)。取逆轉錄產(chǎn)物為模板,利用定量PCR 試劑盒以及miR-29b 和miR-126與管家基因U6 為內參的特異性引物進行實時定量PCR 檢查(miRNA-29b 上游引物5'-UAGCAUCACAGAAAUAUUGGC-3',miRNA-29b 下游引物5'-CAAUAUUUCUGUGCUGCUAUU-3';miRNA-126 上游引物5'-UGAGAACUGUAUUCCAUGGGUU-3',miRNA-126 下游引物5'-UGAGAACUGAAUUCCAUGUGUU-3';U6 上游引物5'-GCCAAGGCTGTGGGCAAGGTAT-3',U6 下游引物5'-TCTCCAGGCGGCACGCAGAATG-3'。以上引物由上海豐壽實業(yè)有限公司合成),所有反應均設置3 個復孔,反應條件為95℃15min、94℃ 15s、58℃ 30s、70℃ 30s,30 個循環(huán)。采用實時定量PCR 儀進行檢測,以U6 為內參照,使用2-ΔΔCT 法計算miRNA-29b 和miRNA-126 相對表達量。(4)使用血糖儀測量患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 血糖(2hPG)。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不同組血清miR-29b、miR-126、FBG、2hPG、HbA1c,多重比較采用LSD-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的采用率和構成比描述;采用二分類Logistic 逐步回歸分析探討老年糖尿病患者視網(wǎng)膜病變的影響因素,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四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 四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及BMI 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NPDR 組和PDR 組糖尿病病程明顯大于DM 組,PDR 組糖尿病病程明顯大于NPDR 組(P<0.05)。見表1。
表1 各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各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
注:對照組為老年體檢者;DM 組為單純2 型糖尿病患者;NPDR 組為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PDR 組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BMI 為體質指數(shù);“-”為無比項數(shù)據(jù);與DM 組比較,aP<0.05;與NPDR 組比較,bP<0.05
2.2 四組生化指標比較 四組血清miR-29b 和miR-126 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中PDR 組血清miR-29b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DM組及NPDR 組(P 均<0.01),miR-126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DM 組及NPDR 組(P 均<0.01);NPDR 組血清miR-29b 明顯高于DM 組和對照組(P<0.05),miR-126 明顯低于DM 組和對照組(P<0.05);NPDR組及PDR 組SBP、DBP 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NPDR 組、PDR 組及DM 組FBG、2hPG、HbA1c、TG、TC、HDL-C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DR 組FBG、2hPG、HbA1c、TG 水平明顯高于DM 組(P<0.05)。見表2。
2.3 影響糖尿病患者視網(wǎng)膜病變單因素分析 DR患者年齡、糖尿病病程、血清miR-29b、miR-126、HbA1c、FBG 等因素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影響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多因素分析 以視網(wǎng)膜病變?yōu)橐蜃兞浚o=0、有=1),以表3 中有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二分類Logistic 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75 歲、血清miR-126≥2.43ng/μL 為老年糖尿病患者視網(wǎng)膜病變的保護因素,糖尿病病程≥7.00 年、血清miR-29b≥8.38ng/μL、HbA1c≥6.00%、FBG≥8.15mmol/L 為老年糖尿病患者視網(wǎng)膜病變的危險因素。見表4。
DR 是一種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視網(wǎng)膜微血管出現(xiàn)功能障礙[7]。DR 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占比高達40.3%[8],目前研究認為DR 的發(fā)病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高血糖、代謝異常、蛋白質非酶促糖基化、血流動力學障礙、氧自由基形成、凝血機制異常及血管增生因子等因素。既往有研究顯示,視網(wǎng)膜早發(fā)性小膠質細胞活化、白細胞介素-18 mRNA 及其蛋白表達增加,表明視網(wǎng)膜病可能是由調控新生血管內皮細胞遷移與定位的基因促使[8-9]。
miRNA 不僅對哺乳動物細胞的生長、增殖、凋亡具有調節(jié)作用,同時在干細胞的分化過程中也發(fā)揮重要作用。DR 的發(fā)生發(fā)展需要細胞間的信號轉導,miRNA 也介導參與了DR 發(fā)生發(fā)展過程[10-11]。血清miR-29b 是微小RNA-29 家族(microRNA-29)成員之一,其通過miR-29 家族在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層黏連蛋白及I、Ⅳ型膠原蛋白等是DR 上起重要作用[12]。miR-126 作為miRNA 重要類型,定位于表皮生長因子樣結構域7(EGFL7)基因3′UTR 內含6、7,可影響EGFL7 對新生血管內皮細胞移動與定位的調控功能[13]。研究表明,上調miR-126 表達可促進血管新生,并可維持血管內皮細胞穩(wěn)定及完整性;亦有研究指出,miR-126 可通過降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而影響內皮細胞功能[14-15]。
表2 各組生化指標比較()
表2 各組生化指標比較()
注:對照組為老年體檢者;DM 組為單純2 型糖尿病患者;NPDR 組為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PDR 組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SBP 為收縮壓;DBP 為舒張壓;FBG 為空腹血糖;2hPG 為餐后2h 血糖;HbA1c 為糖化血紅蛋白;TG 為三酰甘油;TC 為總膽固醇;HDL-C 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iR-29b 為微小核糖核酸-29b;miR-126 為微小核糖核酸-126;1mmHg=0.133kPa;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DM 組比較,bP<0.05;與NPDR 組比較,cP<0.05
表3 影響糖尿病患者視網(wǎng)膜病變單因素分析[n(%)]
表3 影響糖尿病患者視網(wǎng)膜病變單因素分析[n(%)](續(xù))
表4 老年糖尿病患者視網(wǎng)膜病變的影響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PDR 組血清miR-29b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DM 組及NPDR 組(P<0.01),miR-126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DM 組或NPDR 組(P<0.05);NPDR 組血清miR-29b 明顯高于DM 組和對照組(P<0.05),miR-126 明顯低于DM 組和對照組(P<0.05 );表明血清miR-29b 水平隨病情加重而升高,與DR 患者的總體生存率獨立相關,DR 患者血清miR-29b 表達水平與DR 發(fā)病、轉移和預后密切相關,也在DR 發(fā)病中發(fā)揮重要作用,DR 患者血清高表達的miR-29b 可能通過促進視網(wǎng)膜血管生成而促進發(fā)病及病程進展;此外血清miR126 水平在DR 患者明顯降低,可能參與DR 發(fā)病過程,表明miR126可較好地判別糖尿病患者發(fā)生DR,可能成為早期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發(fā)生DR 的血液指標。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探討DR 患者的危險因素,結果顯示,患者年齡<75 歲、血清miR-126≥2.43ng/μL 為老年糖尿病患者視網(wǎng)膜病變的保護因素,糖尿病病程≥7.00 年,血清miR-29b≥8.38ng/μL、HbA1c≥6.00%、FBG≥8.15mmol/L 為老年患者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危險因素,可能是因為病程越長,機體各項功能減退越嚴重,代謝能力隨之降低,易導致血管病變發(fā)生,從而對視網(wǎng)膜病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提示血清miR-29b、miR-126 與DR 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老年DR 患者血清miR-29b 水平升高,miR-126 水平降低,二者可能成為早期發(fā)現(xiàn)DR的血清生物標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