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怡園小學 崔 瑩
【設計理念】
《我的拿手好戲》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習作。小學第二學段的習作目標是寫清楚,第三學段的寫作目標是寫具體。第三學段寫一件事情的重點是內(nèi)容具體和感情真實,其中“內(nèi)容具體”也就是說寫出事情中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感情真實”就是寫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寓理于事,寄情于文。六年級習作的一個教學目標是圍繞習作目的篩選材料,確立主次,學習編寫習作提綱。
在教學設計上,筆者在動力激趣和思維操作兩個方面下功夫,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達成。在動力性方面,一個是寫作前的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引趣;一個是寫作后互評自改,賞評習作,廣義發(fā)表。在思維操作上,通過展示文章圖樣、結構思維分析,仿寫重組提綱進行展開。通過以上設計,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寫作事業(yè)心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作文核心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能仿寫提綱,學習怎樣構思自己的拿手好戲。
2.寫自己的拿手好戲,能把重點部分寫清楚。
3.寫之后能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重難點】
1.能夠運用提綱構思自己的拿手好戲。
2.在敘事中能夠?qū)懗鍪虑榈牟ㄕ?,把重點部分寫清楚。
【課前準備】
請學生們在課前完成《我的拿手好戲調(diào)查表》。
1.能確定自己的拿手好戲。
2.能仿寫提綱構思自己的拿手好戲。
3.寫自己的拿手好戲,能把重點部分寫清楚。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引趣
1.拿手好戲,原來的意思是演員擅長的戲曲劇目,現(xiàn)在指擅長的本領。學了第七單元課文,我們知道伯牙鼓琴、戴嵩畫牛、貝多芬創(chuàng)作鋼琴曲,都是他們的拿手好戲。相信大家都有拿手好戲。這個拿手好戲或許已是“聲名遠播”,或許還沒有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管怎樣,都算是自己的拿手好戲。透過拿手好戲,回首過往的趣事,那些場景還歷歷在目?恰是這一份份回憶,給我們的學習、生活以及成長增添了色彩。(教師相機板書課題“我的拿手好戲”)
2.播放相關課文的圖片以及學生常見的拿手好戲照片,豐富學生對拿手好戲的感性認識,創(chuàng)設分享的真實情境。
3.同學們,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宋业哪檬趾脩颉硌菽g。(老師隨機拿出魔術道具,夸張表演)
4.同學們在課前完成了《我的拿手好戲調(diào)查表》,大家都確定了自己的拿手好戲。俗話說,分享是快樂的源泉。若你獨自享受練成拿手好戲的樂趣而無人分享,不能不說是遺憾。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敞開心扉,把自己的拿手好戲分享給同學們,使樂趣越分享越多,使真情越分享越濃。今天,就讓我們好好分享一下自己的拿手好戲!請同學們交流一下。
(隨機請學生說自己的拿手好戲,并適當做出肯定和互動,還可以請學生現(xiàn)場露一手。)
【設計意圖:從單元課文閱讀和學生調(diào)查實踐切入,現(xiàn)場進行魔術小表演,創(chuàng)設分享的真實情境,能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p>
二、閱讀趣事,讀懂范文
(一)閱讀趣事
學生快速瀏覽介紹拿手好戲的文章《三招挑西瓜》。
三招挑西瓜
(1)我的拿手好戲是挑西瓜,用“三招”就能夠挑出美味可口的西瓜。
(2)我的拿手好戲是怎樣練成的呢?這可是爺爺傳給我的呢。每當夏天到來,爺爺總是帶我到超市去買西瓜。在他的熏陶下,我的挑瓜技術也與日俱增,他稱我是“挑瓜圣手”!
(3)①我和同學們一起郊游挑西瓜的趣事真令人難忘。那天,烈日炎炎,我們個個口干舌燥。只見,前方路口有一位農(nóng)民伯伯在賣西瓜?!翱次襾斫o你們挑好吃的西瓜!”我拍了拍胸脯,大聲地說。瓜柄是綠色的,瓜體光溜溜的,就是好西瓜。我先用第一招“看”,選了五個大的西瓜,放在一邊。然后,再用第二招“聽”和第三招“拍”,我把西瓜一個一個放在耳朵邊,用手拍了拍,把有“嘭嘭”響聲的瓜挑了出來。我很自信地選了兩個大西瓜?!斑@兩個,肯定好吃!”我又拍了拍胸脯,大聲地說。②小胖先切第一個西瓜。他拿著刀,左手扶住西瓜,右手對準西瓜中部切了下去,只聽“咔”的一聲,西瓜被他切成了兩半。鮮紅的瓜瓤里鑲嵌著一顆顆烏黑的瓜子兒。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罢婧醚?!”“嗯,真甜啊!”“真是挑瓜圣手!”聽到同學們的贊美聲,我很得意。③小胖又拿過第二個西瓜,用刀切下去?!皳溥辍币宦暎鞴戏殖闪藘砂?。我一看,傻眼了。和第一個完全不同,這個瓜里面發(fā)黃,黃里還帶著點白?!斑@是個生瓜!”“什么‘挑瓜圣手’啊?”同學們炸開了鍋。我好尷尬,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我的拿手好戲演砸了!
(4)長城不是一天壘成的,做什么事都要有個勤學苦練的過程,挑西瓜也不例外。
(二)讀懂范文
(1)閱讀之后,交流:這篇文章你讀出了什么內(nèi)容?
(2)小結:主要講了我三招挑西瓜的趣事,三招挑西瓜就是我的拿手好戲。(板書:三招挑西瓜)
【設計意圖:這篇范文承載著兩個功能,一個方面是作為例文展示,啟發(fā)學生整體上的構思;另一方面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提綱,為下面的提煉提綱做準備,從而體現(xiàn)本堂課的一大教學特色——列提綱教學,通過列提綱教學生展開作文思路。】
三、提煉提綱,講清波折
(一)提煉一、二級提綱
1.再次瀏覽文章,小組合作討論交流2分鐘:《三招挑西瓜》這篇文章是從哪三個部分來寫的?
2.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進行小結,列出一二級提綱。(板書:簡單點題 簡單介紹 詳寫趣事)
(二)講解波折,提煉三級提綱
1.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2分鐘:你覺得《三招挑西瓜》怎么樣?有趣嗎?
預設有學生會說描寫生動,可進行如下啟發(fā):這里“我”生動地描寫挑兩個西瓜,如果這兩個西瓜都是熟的,好嗎?都是生的呢?那如何才好呢?
2.這篇文章寫得這么有趣,它是怎么寫清楚的?
根據(jù)學生回答,提煉文章第三部分提綱如下:
我用“看、聽、拍”三招自信地挑了兩個大西瓜。
第一個西瓜很好,得到同學的夸贊,我很得意。
第二個西瓜沒熟,我很尷尬——拿手好戲演砸了!
(隨機板書:自信 得意 尷尬)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要有波瀾起伏。
通過有趣的事來寫這個過程,不能總寫成功,也不能總寫失敗。而是寫到成功,也寫到失敗,出現(xiàn)變化。寫出波折,形成對比,寫出過程,敘事有變化,事情就有趣。
這里有一個寫作的秘密,那就是波折。(隨機板書:波折)
【設計意圖:通過列提綱的方式逐步推進寫作技法,用范文巧妙地簡化了寫作的技法。先提煉一、二級提綱,理出文章主干部分,再通過分析文中的波折,提煉出三級提綱,理出行文思路。這是一種基于思路或結構還原的范例重構,能使靜態(tài)文本過程化、文章結構可視化,有助于給學生提供寫作支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p>
四、仿寫提綱,交流提綱
(一)仿照范例,列出提綱
要和同學們一起分享自己的拿手好戲,就得寫下來。
好的習作往往要胸有成竹,再按部就班地寫,否則就會腳踩西瓜皮,廢話連篇。怎樣做到呢?就是列提綱。下面請仿照教材里《三招挑西瓜》,列出自己的習作提綱。另外,大家可以像教材那樣,根據(jù)自己所敘述的故事,給習作取個漂亮的題目。
學生仿寫提綱,教師巡回指導。
【設計意圖:正如《文心雕龍·熔裁第三十二》中所言:“若術不素定,而委心逐辭,異端叢至,駢贅必多?!边@確實道出了習作成功的一個秘密:只有列出提綱,讓習作全局在胸,才能“委心逐辭”,寫出精彩,否則往往會廢話連篇。當然列提綱有些難度,不過,學生仿寫問題就不大了。】
(二)交流提綱,展示提綱
通過列提綱,相信每位同學都弄清楚寫什么和怎么寫了。下面請大家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提綱,再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說不定你會獲得更多的習作靈感。
1.學生按照提綱內(nèi)容,自由組合成體育組、藝術組、手工組、科技組、玩耍組、勞作組等,如果組內(nèi)人數(shù)較多,可以再分組。
2.組內(nèi)學生先介紹自己的提綱,聽取同學的意見,再轉(zhuǎn)換成讀者的角度對其他同學的提綱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指出不足。
3.找兩位同學展示自己的提綱,老師進行點評。
教師把學生述說中的好詞佳句以及運用課文的某些表達方法,適當板書,用以指導學生具體習作。比如,要表達清楚自己的感受、看法;在敘事時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的方法,使故事內(nèi)容豐富,生動感人。
4.學生再適當修改自己的提綱。
【設計意圖:仿寫了提綱并不意味著徹底解決了怎么寫的問題,而是要讓學生完成從讀者到作者的角色轉(zhuǎn)換,同學之間合作完成對提綱的修改。讓兩名學生細說要寫的內(nèi)容,再讓其他學生轉(zhuǎn)變角色,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提出疑問,旨在解決學生習作中容易忽視的重要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從與人交流的意義上引導學生進一步理清了習作思路,掃清了寫的障礙?!?/p>
五、再理思路,重組提綱
1.引導學生從開頭、結尾、中間內(nèi)容的變化再重新思考提綱。
(1)選材、立意的新穎
(2)開頭與結尾的變化
開頭的變化:或采用倒敘,引起回憶;或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或引用詩句,總領全文;或開門見山,點明好戲……
結尾的變化:或發(fā)表感想,得到啟迪;或簡單回憶,練成好戲;或首尾呼應,收束全文;或抒發(fā)感情,升華中心……
(3)中間部分內(nèi)容的變化
敘事過程中先后順序的變化
敘事過程中過程多少增減變化
敘事的詳略變化
2.對自己的習作提綱再做適當調(diào)整,進行重組與創(chuàng)新,完成下列提綱。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是仿寫提綱,就會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情況,這時候可以一方面肯定其優(yōu)點,另一方面指出學生的共同點,引出習作變式提綱,進行適度啟發(fā)點撥。】
六、獨立實戰(zhàn),現(xiàn)場寫作
圍繞自己的習作提綱進行習作,要求把重點部分寫清楚,寫得有波折,注意語句通順,描寫生動。
學生撰寫,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學生寫字姿勢。
1.能夠根據(jù)評價量表評價習作。
2.能根據(jù)要求修改自己的習作。
七、繼續(xù)習作,完成習作
學生撰寫,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學生寫字姿勢。
八、師生共評,小組互評
(一)展示評價量表
明確本次習作的評價目標,從仿寫提綱、重點部分寫清楚、語句通順三個方面展示評價量表。
(二)師生共評
1.教師選擇好、中、差水準習作各一篇進行展示和朗讀分享,引導學生進行評議,欣賞優(yōu)點,發(fā)現(xiàn)不足。
2.引導學生在語句是否通順、有無錯別字、重點部分是否清楚等方面明確評價標準。
(三)同桌互評
1.同桌或小組之間,相互交換習作,按照評價量表進行評價和修改。
2.修改完畢后,和同桌一起討論修改意見。
(四)自評自改
自己針對評價量表及師生共評的標準,根據(jù)大家形成的評價意見,再把自己的習作輕聲讀一讀,進行自我修改,要求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
【設計意圖:評價量表能夠激發(fā)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發(fā)揮小組合作互評的效能,充分發(fā)揮教師因材施教的評價功能。在講評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參與,評價與寫作目標緊緊結合,讓學生有章可循?!?/p>
九、賞評習作,體驗快樂
修改后,可以讀一讀自己的習作中最滿意的段落,進行自我賞評,再請其他同學從讀者的角度進行賞析、點評。
【設計意圖:寫完習作后,引導學生確定習作評價標準,再根據(jù)標準去賞識同學習作優(yōu)點,指出不足,把分享和交流落到實處,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的習慣?!?/p>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