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玲,杜鵬輝,劉 欣,呂 靜
(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醫(yī)院,武漢 430074;2.江漢油田總醫(yī)院,潛江 433124)
乳腺癌作為臨床上常見的婦科腫瘤,其病理學特征決定了臨床治療方向及預后[1]。超聲彈性成像包括應變力彈性成像(SE)和剪切波彈性成像(SWE)[2]。借助SE 中的面積比、應變率比值以及SWE 中的最大彈性模量(E max)、最小彈性模量(E min)、平均彈性模量(E mean)、E radio 值,能夠腫瘤病灶組織硬度進行定量分析和評估,進而分析病灶組織的病理學特征[3]。本研究在術前對120 例乳腺癌患者進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
通過分析、判斷超聲彈性成像各定量參數(shù)與乳腺腫瘤大小、類型、分級、免疫組化特征、分子亞型、淋巴結轉移等病理學特征的關系,旨在探討超聲彈性成像在評估乳腺癌病理學特征的臨床應用。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 年8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4~68 歲,平均年齡(45.29±6.17)歲。病灶大小8~37mm,平均病灶大?。?5.39±2.83)mm。納入標準:(1)均經(jīng)術后病理學明確證實為乳腺癌,符合《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9 年版)》[4]中關于乳腺癌的診斷標準;(2)對本研究詳細知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術前積極配合完成乳腺常規(guī)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排除標準:(1)入院前有放療、化療等相關腫瘤治療史者;(2)處于妊娠期、哺乳期者;(3)乳腺內(nèi)有假體以及病灶緊鄰位有癜痕者。
1.2 方法
1.2.1 超聲彈性成像檢查采用Sonic Imagine Aix Plorer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所有乳腺癌患者術前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探頭頻率4~15MHz?;颊呷∑脚P位,必要時可取側臥位或坐位。首先進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以明確病灶形態(tài)、大小、邊界、內(nèi)部回聲、后方回聲及周圍組織與內(nèi)部血流情況。之后選擇乳腺腫瘤及周圍正常組織作為感興趣區(qū)(ROI),對于病灶邊界模糊的可依照彩色彈性圖作為參考,將病灶邊界自然延續(xù)的彩色彈性圖的異常表現(xiàn)區(qū)域包含在ROI 內(nèi)。確定感興趣區(qū)后調整取樣框大小,取樣框直徑設定為病灶大小2 倍,深度從皮下脂肪層到肌層。啟動應變力彈性成像(SE)模式,實時調整探頭角度,保證探頭與皮膚垂直并輕微按壓病灶區(qū)域,壓放頻率控制在3~4 為宜,待圖像穩(wěn)定后測量腫瘤組織區(qū)域的彈性成像面積比及應變率比值,同一病灶取兩個相互垂直的切面進行評估,計算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之后啟動剪切波彈性成像(SWE),默認量程為0~180kPa,待圖像穩(wěn)定持續(xù)時間超過3s后定幀保存。同一病灶重復定位、測量3 次,記錄。采用Q-Box 工具測量ROI 區(qū)域的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獲得組織最大彈性模量(E max)、最小彈性模量(E min)、平均彈性模量(E mean),測量完成后計算E radio 值。
1.2.2 病理學分級及免疫組化將120 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學標本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厚度為4μm,病理學分級依據(jù)《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9 年版)》[4]中的相關分級標準進行。采用全自動免疫組織化學及原位雜交染色機對所有組織學樣本的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和Ki-67 表達進行檢測。HER2 染色診斷標準參照檢測指南進行評分,Ki-67 陽性表達則依據(jù)細胞核內(nèi)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的比例進行,<14%代表陰性,≥14%代表陽性。
1.2.3 分子分型標準依據(jù)《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9 年版)》[4]進行分子分型,具體可分為3 個類型:Luminal A 型(ER 和/或PR 陽性,HER2 陰性,Ki-67 低表達)、Luminal B 型(不滿足Luminal A 型條件的Luminal 樣腫瘤)、ERBB2+型(HER2 陽性,ER 和PR 陰性)、Basal-like 型(ER 陰性、PR 陰性、HER2 陰性)。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 對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雙側t 檢驗進行,以P<0.05 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120 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學結果及影像學特點
120 例乳腺癌均經(jīng)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其中導管癌97 例、小葉癌8 例、黏液癌5 例、髓樣癌3 例。腫瘤分級:Ⅰ級36 例、Ⅱ級53 例、Ⅲ級31 例。分子亞型分類:Luminal-like 型86 例、ERBB2+型23 例、Basal-like 型11 例。從超聲彈性成像結果上看,乳腺惡性腫瘤多不規(guī)則,呈橢圓形,腫瘤邊界模糊,腫瘤內(nèi)部多表現(xiàn)為低回聲,且回聲分布不均勻,見圖1~3。
圖1 導管癌Ⅰ級
圖2 小葉癌Ⅱ級
圖3 導管癌Ⅲ級
2.2 不同腫瘤分級乳腺癌患者的各項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腫瘤分級越高的患者,各項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值越高,不同分級乳腺癌的各項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不同分子亞型乳腺癌患者的各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
不同分子亞型乳腺癌患者中,ERBB2+型的各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值最高,Luminal -like 型次之,Basal-like 型最低,組間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不同病理分級乳腺癌患者的各項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值比較
2.4 超聲彈性成像面積比、應變率比值與乳腺癌組織病理學特征的關系不同ER、PR、HER2 及Ki-67表達患者的面積比、應變率比值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腫瘤直徑、腫瘤類型、腫瘤分級、分子亞型患者的面積比、應變率比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不同分子亞型乳腺癌患者的各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值比較
表3 超聲彈性成像面積比、應變率比值與乳腺癌組織病理學特征的關系
2.5 E mean、E radio 與乳腺癌組織病理學特征的關系不同ER、PR、HER2 及Ki-67 表達患者的E mean、E radio值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腫瘤直徑、腫瘤類型、腫瘤分級、分子亞型患者的E mean、E radio 值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乳腺癌作為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盡管已知環(huán)境因素、生活方式會對其發(fā)病造成一定影響[5],但約有60%的乳腺癌患者并未見明顯危險因素。因此,及早診斷、治療是降低其死亡率,改善預后的關鍵所在[6]。目前,影像學檢查、免疫組織化學檢查、基因檢測等多種手段均已應用于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診斷和評估中,超聲檢查因其無創(chuàng)、簡便、可多次重復檢查而廣泛應用于乳腺癌的臨床診斷。超聲彈性成像作為近年來發(fā)展的超聲顯像技術,可根據(jù)不同組織間存在的硬度差異疊加組織彈性圖,經(jīng)不同的色彩編碼而呈現(xiàn)出組織硬度的差異性[7~8]。另外,超聲彈性成像還可借助相關參數(shù)對病灶進行定量分析,通過比較各定量參數(shù)間的差異,能夠從另一個角度體現(xiàn)腫瘤組織的物理學特性及組織內(nèi)部結構特征[9]。
腫瘤分級越高,反映其細胞生長及分化狀態(tài)的細胞核內(nèi)DNA 異倍體率越高,此時腫瘤細胞浸潤周圍組織的能力和浸潤面積均隨之增加[10]。腫瘤病灶及周圍組織在浸潤和反浸潤過程中在病灶邊緣產(chǎn)生疏松的水腫帶,水腫帶外緣組織則富含脂肪成分,且有部分炎性細胞浸潤及纖維組織增生[11]。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腫瘤分級越高的患者,超聲彈性成像面積比、應變率比值、E max、E min、E mean 以及 E radio 值越大,組織硬度越大,與上述結果一致。
表4 E mean、E radio與乳腺癌組織病理學特征的關系
另外,本研究結果還發(fā)現(xiàn),Basal-like 型的面積比、應變率比值、E max、E min、E mean 以及 E radio 值等各項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值偏低,結果提示其病灶硬度較低,這可能與其細胞結構、組織血管密度、壞死以及纖維化程度有關[12]。另外,不同分子亞型乳腺癌患者中,ERBB2+型的各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值最高,Luminal-like 型次之,Basal-like 型最低,超聲彈性成像可作為臨床預測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輔助手段[13]。然而,不同分子分型乳腺腫瘤之間的硬度值仍有較大重疊,且不能排除病灶大小、病理類型、腫瘤分級等因素的影響[14~15],因此單獨依靠超聲彈性成像并不能確定其分子分型,仍需進行病理學檢查。
既往研究結果顯示,浸潤范圍越大、分級越高、淋巴結轉移的腫瘤,其組織硬度越大。腫瘤可促進結締組織增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16],間質水腫較明顯,進而導致腫瘤組織及其周圍硬度發(fā)生變化,因此腫瘤越大,其組織硬度越大。腫瘤的轉移生長主要依賴于腫瘤內(nèi)部新生血管的形成,淋巴結轉移的腫瘤,病灶及周圍的淋巴管、微血管較多[17],因此其組織硬度偏大。本研究就面積比、應變率比值以及E mean、E radio 與乳腺癌組織病理學特征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腫瘤直徑、腫瘤類型、腫瘤分級、分子亞型患者的面積比、應變率比值、E mean、E radio 值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與上述結果相符,結果說明面積比、應變率比值以及E mean、E radio 等超聲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能夠為乳腺癌的臨床診斷、病情評估提供重要信息[18~19]。目前,SE、SWE 對于乳腺癌病灶組織硬度的評價僅限于病灶最硬部分,若能繪制出僵硬區(qū)域的范圍則能夠有效量化腫瘤基質的交互作用,對于進一步分析、判斷乳腺癌的病情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20]。
綜上所述,超聲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與乳腺的病理學特征存在一定關聯(lián),通過對其腫瘤組織硬度進行評估,對于乳腺癌的病情評價及預后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